切换城市:北京
更多应用 |
官方:微博/微信
| 车展 | 专题 | 车商通 | 商用车

凤凰网汽车

凤凰网汽车>全媒体>正文

镍、钴价格疯涨的背后,隐藏着新能源车的不堪一击

2022年04月07日 20:03:04
分享到:
来源:My车轱辘

新能源车能有多骄傲,不堪一击好不好。

撰文丨HAO

责编丨MANGO

设计丨PinZwo

年初的补贴退坡,各大新能源车企还有“招架之力”,顶多是维持原价销售。 但电池原材料的上涨,却令新能源车企“撑不住”了。 因此,进入3月,以特斯拉为首,比亚迪、小鹏、五菱为伍,一批又一批的新能源车企陆续发出涨价通知,各车型都迎来不同幅度的增长,少则数千,多则过万。 如此高的涨价幅度,在此前的新能源车发展进程中从来没有出现过,因而令聚光灯再次射向新能源车市场。

理想汽车创始人李想曾表示,动力电池涨价并非个体现象,而是行业普遍趋势,在第二季度,将有更多品牌会发布涨价消息。此次动力电池原材料的上涨有多狠?新能源车涨价是长期现象还是短暂阵痛?面对动力锂电池涨价,各车企又有什么应对措施?这一系列问题,也许能在下文找到答案。

电池原材料涨幅“非常离谱”

目前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组以三元锂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为主,其中,三元锂电池拥有密度高、容量大的优点,是不少车型的主流使用方案;而磷酸铁锂电池则有着安全性高、成本较低的优势,是比亚迪及部分车企所青睐的选项。

三元锂电池是一种以镍钴元素为正极材料、以锰盐或铝盐作稳定化学架构的锂电池,主要分为镍钴锰(NCM)和镍钴铝(NCA)。在镍钴锰电池中,又分为NCM111、NCM523、NCM811多种形式,其中的数字代表的是镍钴锰的比例。镍含量越高,电芯的能量密度越高,容量则越大,因此不少看重长续航的中高端车型,采用的都是NCM811电池。

受近期俄乌战争影响,国际镍价突飞猛涨,李想甚至用“非常离谱”形容涨幅。据相关投行预估,镍价的上涨,将直接导致一台纯电动汽车的生产成本增加1000美元,约合六千多人民币。

除了镍价上涨,钴价也同样飙升。截至3月28日,国内电解钴现货均价报57万元/吨,较去年初售价涨了超93%;而钴粉的价格也创下近三年的新高,现货均价报64.8万元/吨。以一辆生产特斯拉车型为例,其需消耗13.68公斤的钴,成本增加了七千多元。由此可见,电池组原材料镍、钴的价格上涨,对新能源车制造成本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三元锂原材料激增,给了磷酸铁锂突围机会?

镍、钴的价格上扬,导致三元锂电池成本激增,是否令磷酸铁锂电池有了突围的机会?很有可能。磷酸铁锂电池材料的价格虽然不及镍、钴等金属高,但涨幅同样不低。

磷酸铁锂的生产价由原来不到10万元/吨的价格,上涨到目前超15万元/吨,涨幅接近六成,同样惊人。因而,以磷酸铁锂电池为主路线的比亚迪,早在3月中便发布了涨价消息,只是涨幅没有特斯拉、小鹏的大。

原材料的上涨,对于三元锂电池的影响最大,若价格持续上涨,将有更多的新能源车企转投磷酸铁锂电池阵营。

在国内目前销量前十的新能源车型中,绝大部分车型都提供磷酸铁锂电池的版本,比亚迪更是其中的“忠实拥趸”。虽然磷酸铁锂电池组的容量密度不及三元锂电池高,但得益于CTP技术的出现,令磷酸铁锂电池在能量密度上有了“叫板”三元锂电池的实力,像是搭载“刀片电池”的比亚迪唐,已经拥有565km的NEDC续航能力。

成本更低的磷酸铁锂电池,将逐渐成为动力电池市场的主流技术路线,除了比亚迪、宁德时代,LG新能源也正开发磷酸铁锂电池,预计今年底在国内投产,将进一步扩大磷酸铁锂电池的市场份额。

实际上,除了改走磷酸铁锂路线,部分车企也提出了新的电池应用方案。像是蔚来在去年推出“三元铁锂”电池包,将三元锂电芯和磷酸铁锂电芯以混合排布的方式组合,在增加电池容量的同时,降低制造成本,做到两兼顾。

而宁德时代也将资源相对丰富的钠加入到动力电池中,研发出钠离子电池,有效地降低电池成本,同时增加安全性。据悉,第一代的钠离子电芯体量密度达到160Wh/kg,高于刀片电池,而第二代钠离子电池能量密度有望突破200Wh/kg,预计2023年开启商业化应用。

“中间商赚差价”才是原材料上涨的原罪?

导致新能源车成本上涨的原因绝不仅电池原材料一项,俄乌两国除了掌控大量电池原材料资源外,还控制制造芯片、汽车线束等相关原材料资源。其中,俄罗斯诺里尔斯克镍业公司是全球最大的镍生产商,年产镍量占全球一成左右的份额,而整个俄罗斯的纯镍供应量更是占全球15%的份额,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全球芯片所需的原材料氖气有七成以上都来自乌克兰,而全球40%的钯金属由俄罗斯掌控。在战争、疫情、政治制裁等外部不利因素的持续影响下,电池原材料将呈持续增长的发展态势,短时间内难以出现回落迹象。

即便有平替选择,三元锂电池仍是汽车动力电池市场不可或缺的角色,因此,中长期如何维稳原材料价格,是电池制造商乃至车企值得深究的课题。除了上述提到的外部因素影响价格,原材料上游企业也是影响原材料的重要部分。诸如赣锋锂业、天齐锂业等企业,今年初的营收和利润都有大幅的增长。

换言之,在动力电池涨价的过程中,上游企业控制了主要的利润,而高成本则转嫁至车企和消费者端。外部因素虽不可控,但内部可通过成立相关的贵金属原材料联盟,与上游企业提出议价,从而降低成本。

相比此前的市场不买账、消费者不认可、接受程度低等问题,新能源车企真正的发展瓶颈才逐渐显露出来,对于以电池为核心的新能源汽车而言,原材料的波动,不仅影响车型的生产,更可能掣肘车企的长远发展。相比担忧石油危机而摒弃燃油车型,无法掌控原材料的新能源车才是真正的被“捏住喉咙”。

  • 凤凰网汽车公众号

    搜索:autoifeng

  •  官方微博

    @ 凤凰网汽车

  •  报价小程序

    搜索:风车价

网友评论
0人点赞
|
评论0
加载中...

大家都在看

趣图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