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北京
更多应用 |
官方:微博/微信
| 车展 | 专题 | 车商通 | 商用车

凤凰网汽车

凤凰网汽车>全媒体>正文

专访云九资本王京:今天的自动驾驶像30年前中国互联网 热身刚开始

2022年05月10日 14:07:01
分享到:

文/赵杰、叶然

作为智能汽车行业门槛最高、周期最为持久的创业赛道之一,自动驾驶近年来颇受资本的青睐,2021年的投融资规模就已达到近年峰值。而今年年初以来,资本市场的火热再次让人对这一赛道的未来充满了期待。

根据智能网联研究院的数据,今年一季度国内共发生46起自动驾驶企业融资事件,融资总金额超过17亿美元,有6家企业获得超过1亿美元融资。其中文远知行以超4亿美元的融资金额成为国内第一季度融资王,投后估值44亿美元。

从更细分的领域来看,量产型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一季度融资表现最为亮眼,吸金明显,最高融资额达到了13亿元人民币。在这一领域,资产管理规模近20亿美元的早期风险投资机构云九资本先后投资了其中的三位头部玩家,分别是图森未来(TSP.US)、文远知行和宏景智驾。

2022年第一季度国内自动驾驶行业融资情况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智能网联研究院整理,第一电动制表

在2021年快速完成两轮超亿元融资后,宏景智驾2月份再次完成过亿元融资。其2021年大规模量产落地的L2/L2+ADAS产品,今年下半年将在多个头部主机厂实现规模量产域控产品。此外,公司还计划今年正式量产L3级干线物流智能卡车HyperTruck One。

自动驾驶卡车公司图森未来于2021年4月在美国上市。刚刚过去的5月4日,其公布了2022 财年第一季度财报,公司第一季度营收226.4万美元,同比增长140%,环比增长10%。净亏损1.12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的3.85 亿美元净亏损相比有所收窄。

风险资本的持续热捧,是否昭示着自动驾驶的发展已经趋于成熟,开始步入下半场?矿车、乘用车、卡车、巴士哪条赛道会更先实现无人驾驶的商业化落地?如何对自动驾驶企业进行合理的估值?

4月28日,《第一电动》与云九资本合伙人王京在其北京三元桥的办公室进行了一场关于无人驾驶的深入沟通。有13年投资经验的王京主导完成了云九资本对文远知行和宏景智驾的投资。在他看来,自动驾驶各个赛道的实际商业化还需时间,目前仅仅还在热身阶段,需要用一个更长的时间维度去观察;从商业模式看,无人矿车和无人巴士或最早能实现商业化,但大规模落地尚需时日。

对大消费亦有关注的王京更看好“零售+自动驾驶”的模式,在他看来,未来其极有可能颠覆现在的商业形态,具有极大的想象空间。

此外,王京还分享了他的投资理念与投资逻辑。作为一位长期主义者,他更多关注企业所代表的技术高度,并强调财务回报与社会价值的结合。

以下为访谈实录,有删改。

云九资本合伙人王京

自动驾驶刚刚开始热身,远未行至中场

《第一电动》:您怎么看自动驾驶领域不同赛道的商业化前景?

王京:对自动驾驶领域的不同分类我们都关注过。在中国,我们认为无人矿车可以最早实现商业化,理由是场景单一,没有复杂的路况,产品功能简单,不管是控制系统还是使用场景,实现起来比较容易。但正因如此,其对企业来说,降本增效并不清晰可见,实际使用中大多企业只尝试购买少数几台用来体验。从投资的角度,通常分析认为这一应用落地之后,缺乏进一步想象空间。也许未来矿用自动驾驶车会非常丰富,但其商业化路径应该不是今天看到的这样发展,未来还应该会发生其他的变化。

自动驾驶卡车在海外特别是美国市场非常成熟,资本化走得也比较远,也可以和电或氢燃料结合,所以故事可以讲得很丰富。但从国内真正落地商业化角度,我个人觉得短期还看不到。它涉及到很多东西,比如政策法规、社会舆论等等。

在我投资的理念中,社会性一直是我关注的一个部分。所谓社会性,就是不管技术、资本、产品如何成熟,其所在社会的大环境或小环境能否认可它,文化、概念、意识能否接纳它,这是我对于未来世界投资的参考指标之一。

自动驾驶卡车项目我们现在也还在看,但从商业化落地,我觉得还比较远。不是短期技术成熟或产品成熟,组建一个车队或节约多少人力资本,就可以判断商业化了。

乘用车离公众最近,关注度最高,政府的支持力度也最大,可能社会舆论接受的会最早,我们也做了一些布局。但由于涉及到人的安全问题,所以测试的时间会很久,可能5年以后还是现在的在特定区域的测试状态。

与矿车相比,无人巴士落地也会很快。但这一领域更多是To G(政府客户)业务,是政府对公共事业技术升级的一种尝试,真正应用到民生或改善民生还比较难,短期内仍然只能是一个固定线路封闭区域的测试。

如果按这四类划分的话,你会发现它们离实际商业化都很远。我个人比较保守,我认为真正的商业化即以收入数字等商业化运营指标来评价,至少都需要5年以上,在此之前应该都是测试阶段。

如果对标一个“商业无人驾驶网约车”,有可能10年以后才会出现这样的场景,开个玩笑说,现在更像是一个大型游乐场的观光小火车一样,仅仅是让人体验而已。一个新产品或新技术在社会的成熟应用,不仅围绕产品或技术本身,还意味着法律法规、基础设施、交通状况甚至交通工具等都要发生改变。

越是高精尖的产品,对环境的要求越高。你很难想象一台高度智能、有自己规则的自动驾驶车辆和一群不那么严格遵守交通规则的人或车混在一起,这样的场景是不存在的。相对而言,自动驾驶卡车的场景似乎更好实现,因为路况设置起来更容易,场景更封闭。

《第一电动》:有人说,自动驾驶已经进入下半场,您怎么看?

王京:我觉得说中局都还太早。极端来说,从现在开始的5年内,任何一时间点去投都是对的。如果现在有新的团队带来新的技术、新的创新,有资本去支持,符合投资的逻辑都可以投。无论是哪个场景,都有很大的机会。

10年后再看这个市场,最有商业价值、社会价值和资本价值的是谁?也许今天还都没出来。我觉得热身刚刚开始,10年后真正影响民众生活的大概率不是现在看到的所有东西。如果非要让我类比的话,我觉得现在可能像1992、1993年的中国互联网行业。

《第一电动》:你们更愿意选择什么阶段进入企业?

王京:我愿意更早期一点,比如企业刚刚创业的时候进入。或者更晚期,比如有上市预期的企业。这些都是基于投资回报率的考量:早期企业成长空间比较大;晚期确定性相对比较强。退出的时点一般在上市后。

《第一电动》:你们每个项目的投资规模大概多少?

王京:大概在1500万美元以内,个别项目也可能多一些。

《第一电动》:对自动驾驶领域,今年在关注哪些变化?

王京:最近我们关注的大多和新能源有关,包括最新一轮的造车新势力,比如Niutron品牌我们就参与了A轮融资。

《第一电动》:我们注意到,今年一季度自动驾驶领域的融资规模和案例都高于去年同期,这一情况会增加你们对自动驾驶领域的投资比例吗?

王京:你们在这个领域,会关注这个行业的变化,这是典型的“孕妇效应”。我也很认可这个行业今年以来非常火热,但这个结论对我们不是很重要。

我们不止投资自动驾驶,相对于其他领域的投资,自动驾驶在我们的投资组合中占比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

云九有自己的投资策略。作为长期主义者,我们更关注未来3年、5年甚至10年的变化,包括上市乃至退出会怎么样,这是我要考虑的。

“自动驾驶+零售”模式想象空间巨大

《第一电动》:您怎么看末端的无人配送车?

王京:疫情这两年我们做过大量的行业研究。从用途看,分为物流和零售两种,这两类都有大量的公司。

配送包括城市道路配送、最后1公里配送、园区配送、楼宇配送和餐厅酒店机器人配送。可以看到酒店和餐饮这一块落地很多,对于企业来说,这部分的经济账能算清,被接受认可度较高,是已经被验证的应用。所以我更看好在一个封闭区域内做配送。

无人驾驶衍生的无人零售是我们比较感兴趣的一个方向,因为它可能会衍生出一种新的零售形态。可移动、可分拆、可随意组合,带来了一种新的变化和玩法,我们更愿意从零售的角度去考量它。

百年来零售行业总阶段经营原则,最根本的第一要素就是选址,有人无人并不重要。自动驾驶的出现使选址这件事情彻底被颠覆,假如便利店都可以移动,那便利店应该怎么开?人群应该怎么覆盖?过去对零售行业所有的评价体系和指标应该怎么去理解?过去说一个商场要选在商业密集区,人流量大,而移动的便利店意味着这些选址的要求可能都要有所变化了。相应的,城市的建设也会去中心化。人们不需要到一个固定的场所进行货物的交换,所有的货物自动到家门口。

因此,自动驾驶搭配零售,它可能改变零售业乃至城市的形态,这个价值会超过自动驾驶和无人配送的简单加和,其中任何一个你想象不到的点都有可能会跳出来、引爆它,想象空间很大。

云九资本投的是技术高度

《第一电动》:对于自动驾驶企业来说,合理的估值方法是什么样的?

王京:目前看很难说“合理的”估值方法是什么。商业化常用的PS(市销率)、PE(市盈率)等方法都无法算清财务的账,估值更多还是对未来的预期,缺少其他行业市场底层的支撑。这一块不像很多年前的互联网企业,虽然商业模式不清晰,但有流量、内容、访问量,这些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变现的。但自动驾驶还缺少这样的支撑,没有庞大数量在路上跑的车,就无法变化为真正的财务数据。

不过这不重要,拉长到10年的时间来看,就是一个完整的投资周期。对于投资者来说,理解周期对于自己的投资意义所在最重要。

《第一电动》:除了文远知行、宏景智驾和已经在美国上市的图森未来,在自动驾驶领域,云九资本还投资了哪些公司?

王京:从狭义的自动驾驶领域来看,目前已投资的就是这3家。我们还投资了一些国内新能源整车企业,其中也涉及到自动驾驶业务。

《第一电动》:什么样的公司你觉得值得投?是更容易商业化落地的吗?

王京:是否能商业化的落地,这只是众多投资逻辑中的一个考虑因素。对于自动驾驶这样的技术驱动赛道,我们选择一家企业,更多的是由于它的技术代表这个领域一个方向和边界,其所呈现出来的技术高度是我们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

《第一电动》:已经上市的图森未来算是一个成功的案例吗?云九资本退出了吗?

王京:从投资的角度来说,显然是一个成功案例。但如果从行业发展的角度来说,正如我前面所说,这一切才刚刚开始,我们还在期待新的技术为社会发展所带来的更多的贡献。

《第一电动》:除了资金,我们还会给被投企业哪些资源或支持?

王京:投资机构最主要的资源第一是战略方向。投资机构有自己的视角,可以和企业一起探讨这个世界是什么样子,未来会发生什么。第二是人力支持。投资机构有非常强大的人脉网络和挖掘人才的系统,可以帮助企业在每个发展阶段找到想要的不同人才。第三是资本。成熟的投资机构,对于资本的节奏都比较了解,下一轮估值如何,什么时候融资,什么时候上市,每个时间节点都会看得比较准。

《第一电动》:与被投企业日常沟通机制如何?

王京:我们比较灵活,除了一些定期董事会之外,基本上都是随时可以沟通的状态。我们内部也有每周一次的沟通。遇到一些共性的问题时,我们和被投企业一定会有沟通。

《第一电动》:云九资本今年在自动驾驶领域有没有具体的投资计划或预算?

王京:对于行业我们一直在持续关注,但不会去做“命题作文”,那样很容易“拿着锤子找钉子”,会失去对市场的客观判断。从我们的投资组合上,会有消费、科技、生物医药这样的配备比例,但很难讲“自动驾驶会投资多少”这样的话。从投资逻辑上,我们会关注、考察自动驾驶,并进行研究分类和分析,进而走访相关公司,最终形成结论。一旦这个过程完成,我们基本就形成了投或不投的判断。

比如一年以前我们在关注自动驾驶小巴,现在我们会形成对这个分类的判断,但我们还会持续关注这一领域,因为还会有新的内容和新的玩法。

自动驾驶算我们的科技板块,而科技板块是我们资产配置的重点领域,占比约1/3。除了自动驾驶,我们还在关注这一领域的人工智能、芯片、数据库等等。

成功投资是财务回报和社会效益的结合

《第一电动》:您在云九资本还担任CIC(作战情报中心)的负责人,您最初创立这个部门是怎么考虑的?

王京:简单理解这是一个投研团队,但是和传统投研团队不一样之处在于,传统的研究团队是后台或中台团队,查数据资料进行信息汇总分析研究,但CIC是前台,更像狙击手的观察员,与投资人站在一起,提供有实际价值和时效性的信息。

举个例子,对于我面前的访客,CIC会快速的给我一份简报,告诉我访客是什么背景,机构是哪家,做过什么事情,我有什么问题,应该如何应对等等。

这是一个快速响应的部门,CIC并不需要多么高级的情报人员,需要的是专注。CIC的概念最早来源于“二战”海军,由细分的情报人员比如雷达分析员或者武器系统分析员各自提供情报,最终汇总至指挥官,进行决策。

我们这个团队不需要很多人,但他们会研究很多领域,每天会给我们提供非常有益的情报,且我们的每一份情报基本都是以天甚至小时为周期来出的,时效性非常强。

《第一电动》:过往的投资案例中有没有让您个人特别满意的项目?

王京:我觉得还远远谈不上满意。我满意的标准第一是给基金带来足够大的回报,第二是解决社会性的问题,这两点缺一不可。现在很多项目只满足了其中一点。

对于我来说,与其去研究一家公司的商业模式,我更希望关注新兴的业态或产品服务是否有它存在的土壤,它的出现能给社会带来哪些改变,和社会是否匹配。过去10多年我见过太多的新技术,但真正能走进生活实现商业化的少之又少。

最近10年,能够颠覆我们生活的产品从根上来说只有智能手机,它的横空出世带来了整个生态的改变。如果我投出这样的产品,才可以说满意或成功。自动驾驶也许将来会改变我们的生活,但现在看太早了,需要从一个很长的时间维度去观察。

王京简介

云九资本合伙人兼CIC(Combat Information Center,作战情报中心)负责人。拥有13年投资及5年互联网创业经验,关注企业服务、工业互联网、产业互联网、前沿科技和生物医疗等领域,主要投资公司包括聚美优品、找钢网、文远知行、51WORLD、快塑网、ZEPP、宏景智驾、东方空间、RootPath等。

创建并担任云九资本CIC负责人。CIC旨在通过对市场信息进行全面的收集、整理、分析、研判和分发,实现快速、精准地为投资团队提供情报支持,从而协助日常投资工作的高质高效完成。

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专业,加入云九资本前,曾任险峰(K2VC)投资经理,并协助成立第一期险峰天使基金;2014年加入光速安振中国创投,担任副总裁。

关于云九资本

云九资本(Sky9 Capital)是一家领先的创业投资基金,致力于支持杰出创新者和颠覆性技术,为生态、社会和个体生命创造积极价值。

关注深科技、互联网、消费、企业服务和医疗健康等领域的创新主题,通过资本、战略和资源助力创新者,促进技术力量转化为解决社会和生态问题的钥匙。

团队由多元背景的成员组成,包括资深技术专家、成功创业者和经验丰富的投资人等。2011年至今,团队共管理多支美元和人民币基金,资产管理规模近20亿美元。

  • 凤凰网汽车公众号

    搜索:autoifeng

  •  官方微博

    @ 凤凰网汽车

  •  报价小程序

    搜索:风车价

网友评论
0人点赞
|
评论0
加载中...

大家都在看

趣图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