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北京
更多应用 |
官方:微博/微信
| 车展 | 专题 | 车商通 | 商用车

凤凰网汽车

凤凰网汽车>全媒体>正文

直营是不是伪命题? ——汽车产业转型思考(3)

2022年05月19日 11:46:03
分享到:
来源:七星斋主

原创 李钢

这个话题的观点,也许让新老势力的朋友都像“踩了猫尾巴”似地跳起来!

一、试图颠覆

《2021—2022中国汽车流通行业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底,乘用车经销商总数为29,318家,同比增长3.9%,其中,自主品牌网络强势增长,即使新冠疫情肆虐也挡不住。

与此趋势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所谓造车新势力主张的“直营”营销模式。一些传统车企为了与自己的过去决裂,也成了践行直营模式的追随者。

有媒体最近撰文说,“在打造一条从矿山到维修的全新产业链,并试图牢牢掌握链条上的每一个关键节点。”

被称为“新汽车”的制造商,特指这个链条包括自研、自制、自销、自服的新型产业链分工模式。因为他们史无前例把IT技术引进到汽车产业,认为自我救赎才是征服传统产业的“独门暗器”。

一直以来,制造商主导了产业的发展,上游的供应商,下游的经销商,都围着主导产业的制造商转。始自特斯拉,“造车新势力”或者说“新汽车”,正试图颠覆这一传统模式。

制造商自研自制自销自维护,意味着社会化、专业化分工行将消失,“小而全、大而全”的企业业态死灰复燃。

尽管我们不能给谁扣上历史倒退的大帽子,但是把供应商、制造商、经销商全链条重新组合成一个巨大的的企业实体,企业自身投入和管理成本都将匪夷所思。

颠覆的指向是4S店。其整车销售(Sale)、售后服务(Service)、零配件供应(Sparepart)及信息反馈(Survey)的功能,可能被易手直营模式。

以4S店为特征的乘用车经销商模式,本质上是BtoB,经销商在商品流通过程中,扮演一手托两家的角色,一头是制造商,另一头是消费者。

经典经济学理论告诉我们,生产、流通、消费,构成了商品全流程的基本逻辑。说到商品流通环节,就不能不提到 “经营”一词,事实上,企业经营的意义,在买方市场中得到了实质上的强化,因为仅仅“产品为王”是不够的。

经营、营销、经销,在企业运作中,分属于三个层面。“经销”是“营销”的一种方式,指经销商批量购买制造商的商品(BtoB),然后再零售给最终用户(BtoC)。

在汽车产业由化石能源转型新能源的历史时期,造车新势力要去中间环节,要革经销商的命,要直接面对消费者。这种主观上的标新立异,也有消费者客观上的诉求。

所以,制造商所主张的自销、自服,本质上是BtoC。这与以往经销商的BtoB概念完全不同。

二、很不确定

直营的制造商多了,经销商不就少了吗?

其实不然。《报告》给出了一个客观数字:“2021年,新增4S经销商2,468家,新增主要来自豪华品牌以及自主和新能源品牌。” 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也为经销商带来新的机会,头部经销商集团更不会抱残守缺,纷纷布局新能源汽车。

针对一些制造商直营的初衷,《报告》显示出了不同的业态现象:“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迅猛,带动了新能源汽车渠道网络的快速扩张,并在渠道形态上逐渐形成4S销售商、展厅/体验中心、售后服务中心三大类承担不同功能的网络。”

显然,乘用车流通环节从渠道、终端到基本模式的变革,是在继承性的进化路径上不断试水。

权威人士梳理汽车经销商现状认为,2021年呈现四大趋势。其一,新能源销售渠道共网和分网并存。其二,经销商集团加大豪华品牌及新能源布局。三是,新老势力都在探索渠道变革,“骑墙”让模式之间界限模糊。四是,新能源汽车服务渠道正在重塑。

事实是,各个品牌在不断探索渠道变革过程中,无论新势力还是传统车企,他们实际的营销模式都很不确定。

有考察表明,新势力中的蔚来采取直营+代运营模式、小鹏采取直营+代理模式;传统车企则从某款车型入手,试水更多模式。

而宣称直营的始作俑者特斯拉,现在仿佛大梦初醒,一边开始借重经销商,一边继续运作商超网点。

有业内人士评论,当制造商规模达到年销30万辆以上时,还能坚持直营吗?

从深层次研究,特斯拉造车伊始宣称的直营,与其说是独辟蹊径,不如说是初期的一种无助和无奈,因为车企没有规模经销商如何赢利。

传统的经销商服务模式,除了4S功能,还有一个重要功能,就是“蓄水池”作用。

产成品的“蓄水池”,是制造商绕不开的刚需。市场需求的随机性与企业均衡生产的基本要求,形成了一对矛盾,这就需要经销商来中和矛盾,在这个环节上调适对立统一的关系。

而直营模式,矛盾很难得到缓冲。即使将来做到按订单组织生产,生产一台汽车跟炸一根油条,流程与时效,悬殊巨大,市场根本等不及,叫苦连天的订户一定会毁了某个品牌的美誉度。

当然假如制造商直营的魄力爆棚,完全可以自建“蓄水池”,当然这个投入跟成本,需要实力大于魄力,否则驾轻就熟的经销商睡觉都会笑出声来。

三、渐入佳境

以4S店为特征的乘用车经销模式,能够历经百年金身不倒,肯定有它存在的道理。而在新的历史阶段,市场细分化、产品智能化和用户个性化需求升级的巨大变化,肯定对乘用车的营销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经销,营销,一字之差,概括了新形势下,面对消费环节,生产和流通企业都不能单打独干,必须优势互补创新合作机制,必须系统性地流程再造,必须继承性地创新服务功能。

不要再强调什么“新势力、旧势力”了,更无所谓“旧汽车、新汽车”。围绕着汽车产业转型与进化,所有的人做的所有的事,都是朝着一个明确的方向探索前进。所以,多做实事,少贴标签,清心醒脑。

所以,新势力试水的城市中心、品牌空间和商超展示,有效拉近了与消费者的距离;前卫的传统车企在4S基础上,增加了社交(Social)、分享(Share)两个S的新功能,彻底打通了生产、流通与消费环节的链路。正说明了新旧势力的殊途同归。

除线上渠道外,在城市繁华地段,建立的城市中心和城市空间,都是展示产品、彰显品牌、互动认知、构建共情的绝佳场所。

与燃油汽车交付不同,设立专门的网格化区域交车中心,把电动化、智能化的“黑科技”、新功能传授给用户,把“交车”与“教车”融为一体,让用户物尽其用、融会贯通。

新的营销模式,前卫的车企探索实践,有了丰富多彩的试乘试驾体验。他们开展不同规模的用户试驾活动、多场景的媒体试驾品鉴活动、权威机构专业赛道场景实测活动,以及研发制造基地深度体验等等。

这一切思考和探索,从根本上说,就是最大程度上缩短跟用户的距离。缩短跟用户的距离,被认为是企业决定成败的关键。

更深入的合作与创新业已浮出水面。制造商与经销商实现股权合作,把从前的两家人变为“一家亲”。OtoO的数字化网络手段,更加便利地实现资源共享,产销一脉相承,大大提高了亲近消费者的效率,大大改善了与用户的共情关系。

更加开放的社会化合作初见端倪。以前固守在4S店的售后服务,制造商开始以特约和特许的方式,令优质的专业汽车维修网点大显身手,就近就便,受到车主欢迎。

专业的汽车维修企业,一些老板颇具先知先觉的头脑,在新能源车入市之初,就针对“三电”技术和智能化知识,物色人才、专业培训、购置设备,他们准备好了,要打一场有准备之仗。

人们发现,制造商还有一种探索实践:直营以我主导。所有的合作资源,不求所有,但求所用。这种既有社会化分工又能相得益彰的高级合作形式,使主导方、合作方和消费者实现最大程度的共情共创共赢。

采访一位营销经验丰富的高管,他被传统车企从新势力“挖来”加盟全新电动车品牌,经过一段实操对比,认为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直营模式,最接近理想模式。

资本市场绝不仅仅看好产品发展,传统经营模式的进步与进化,更看重与用户共情的创新,而这种创新,才是市场变现的强大动力。

消费在升级,进化在继续,改革在路上,无论内容还是形式!

  • 凤凰网汽车公众号

    搜索:autoifeng

  •  官方微博

    @ 凤凰网汽车

  •  报价小程序

    搜索:风车价

责任编辑:张佳栋 PA011
网友评论
0人点赞
|
评论0
加载中...

大家都在看

趣图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