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北京
更多应用 |
官方:微博/微信
| 车展 | 专题 | 车商通 | 商用车

凤凰网汽车

凤凰网汽车>全媒体>正文

相遇上海的北欧灵光——节选自《从哥德堡到外滩》

2022年06月06日 13:30:01
分享到:
来源:禾颜阅车

烫热的杯子在你两手之间,

早晨蒸发而去,

过一会儿我们重把它取回,

色彩将浮出,绿黄。

—— 【瑞典】约尔根·加斯里尔维斯基

(Jörgen Gassilewski,诗人)

每到深秋季节,上海的媒体都会发布一个落叶不扫景观道名单,暖黄的法国梧桐落叶,堆积在这些路边,引来众人驻足拍照。一条街道的温暖色调,有时候正是来自于对自然万物的尊重,自然天生就具有随意赋形的能力,就像诗词所云,“天然去雕饰”。天然、自然,这样的词汇如何与一座现代大都市的形象结合起来?这似乎是个难题,但是在设计师的观念中,好的设计拥有一种魔力,延伸现代生活的触感,将自然引入生活的各个细节之中。

在全世界,来自瑞典、丹麦、芬兰、挪威、冰岛这北欧五国的设计风格早已化身一个专业名词“北欧风格” (Scandinavian Design)而广为熟知,科灵、赫尔辛基等城市也是公认的“设计之都”。“北欧风格”在意的是带来简洁纯粹的幸福感,在漫长的寒冷季节创作生动的情绪色彩,无论是成年人还是儿童,都能身处其中获得点滴的乐趣。

近些年的上海公共文化生活,对设计美学的需求和提升在不断提升蔓延,年轻群体不仅熟谙北欧风格,而且也善于创意化的将这个风格与本土生活方式结合起来,从家庭内部陈列到社区改造微更新再到街边全新设计的店铺,人与城市之间的关系不再是从属或寄居,而是充满情感的对话,畅所欲言的交流,把城市变成共享的“诗意客厅”,属于每一个自我。

北欧设计为城市日常点亮灵感之光

在热闹非凡的商业街淮海中路出现一道北欧极光会如何?

夜晚降临,走到淮海中路陕西南路街口的人们,会发现在环贸商场沿街处,出现了一处绽放极光色彩的空间。那里是沃尔沃品牌体验中心。它独具创意地将店内灯光墙模拟成北欧极光的效果,这道极光效果模拟自瑞典北部拉普兰省的“极光胜地”阿比斯库村,那里浓缩了北欧的自然景观,雪山、河流、湖泊,还有北欧的各种动物,构成了一幅色彩鲜明的北欧风景画。沃尔沃将这道极光放入自己的品牌体验中心,绽放在上海的夜晚,其用意不言而喻:北欧商业之所以成为一种文明范式,在与它将生活日常体验视为核心理念。

淮海中路周围,聚集了上海64条永不拓宽的街道,其中有一条长度不长却是历史保护建筑密度最高的马路,它就是延庆路。在20世纪初这里挤满了洋行与欧洲侨民,如今经过一系列改造翻新涌现出许多特色店铺。一家曾经是上海国营粮油铺的门面,被改造装修成了北欧风格的咖啡店,拥有了一个有意味的名字,Allongé。这是法语当中一个芭蕾舞动作的名词,代表着一个缓慢的美的瞬间,看似简单,背后却倾注了许多力量和感受。店中摆放着来自芬兰的经典中古家具,瞬间能让来客感受到如何准确捕捉北欧生活气质的词汇,是的,那种向往的生活方式就是Allongé,在缓慢流动的美好中感受纯粹简单的生活气息。

店中的家具都是超过半个世纪之久的北欧经典设计,它们背后是设计大师的名字——阿尔瓦•阿图(Alvar Aalto)、依马里•塔皮奥瓦拉(Ilmari Tapiovaara)、夏洛特•贝里安(Charlotte Perriand)、南娜·迪策尔(Nanna Ditzel)等人的椅子、灯具为整个小店营造了温暖生动的色彩。当上海冬日的阳光透过玻璃窗打在门口的椅子上,灰色墙面上序列整齐的光影,与椅子的色彩形成时光悄然掠过的气息。设计,就是如此隐于生活帷幕之后,露出一点惊喜,持久漫长。

今天的上海年轻人,如果要寻找北欧设计流行风向标的聚集地,多半会推荐每年在上海举办的一个设计大展“设计上海”,近几年陆续为北欧国家设置特展单元,综合呈现北欧设计。2020年秋天,它携手瑞典驻上海总领事馆,精选瑞典优秀品牌及设计师作品呈现给中国消费者,带来了特展“家居生活艺术展——瑞典特别呈现”。许多年轻人一定对来自瑞典的宜家很熟悉,它位于上海的旗舰店提供了一种北欧生活设计在环保、简约、可持续、易拼装等理念上的综合体验,它是一个不错的导游,吸引更多人进入北欧设计更大的世界。特展正打开了这个世界,其中有来自瑞典的家居品牌hem,它沿袭了质朴、温和的设计风格,同时又努力做到易于拼装、扁平化储存。又如深受瑞典孩子喜欢的新锐品牌AVEVA,高低长短错落的五指沙发、像麋鹿跳跃一样柔美纤巧的麋鹿沙发、善于将手织羊毛毡和木材结合,充满了“呆萌”“舒适”的童趣感。在北欧设计中,也能看到来自东方元素的碰撞,比如著名的来自丹麦设计大师Hans J. Wegner的Y chair,设计灵感就源自中国古代的明式家具,将原木与藤编结合,刚与柔的碰撞与交融,椅背细微的弧度依照人体工学设计,椅腿采用中国传统的榫卯连接,将传统与现代无缝衔接,使整体结构更具稳固性与设计感。

这大约就是北欧设计可以经典的奥秘所在吧,打通不同文明的语言,寻找人类共通的生活内在诉求,这种简洁美感,出现在北欧人的生活理念里,也曾出现在中国明式家具的辉煌里。

对生活品质提升的追求,正在成为年轻一代中国人的天然基因,在日渐丰富的物质和更广阔的世界视野中,他们越发懂得自己需要什么样的生活方式,需要以什么样的情绪去和城市交流。越来越多设计家具集合店出现在上海的马路两边,有些是专门运营北欧风格的,有些则是中古家具的宝藏地,并且在某些周末举办复古市集传播交流经典可持续的文化。

有几家店铺,在自己的招牌上写着,“春天要来了”“仲夏的花环近在眼前”。经过的顾客往往会心一笑,北欧温暖的季节总是太短,漫长的冬天让设计师们尤为注重设计带给人以情感的温度,足以融化一切寒冷,融化人与人之间的陌生,融化季节的边界。四季分明的上海,无须用设计来打破季节的过渡,然而在统一规划的住宅楼里,为自己的生活氛围增加一些自然和纯粹,窗里窗外,设计不过想做那一盏为家人带来温暖灵光的灯。

“设计之都”推动城市微妙更新

2010年,上海迎来了两件事,一个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设计之都”称号,纳入全球创意城市网络。另一件事就是举办了世博会,是中国首次举办,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两件事预示着上海的城市面貌,将发生巨大的改变,这些改变深远改善每一个人的生活品质。

之后的十年间,上海的公共空间开始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许多文化艺术公共场馆在黄埔江两岸崛起,不同区域的图书馆和社区文化中心改造升级,社区翻新工程也让许多老社区获得了生机。这里面,面向未来的设计理念起到了重要作用。

不经意间,设计也在打开阅读的视野,打开了书店与图书馆的那扇门,主动走向人群。上海有雕梁画栋、重楼飞檐、典型中式建筑的杨浦区图书馆,也有山水园林、简约明快的嘉定区图书馆,更出现了与社区文化结合的各类小型书房。阅读不再拘泥于一方空间之内,而是打开自我,与城市生活体验相结合。这方面的标杆,自然要提及那做2018年开放的芬兰赫尔辛基Oodi图书馆,它在设计理念上惊艳了全球设计界与图书馆行业。不同于传统的图书馆,Oodi图书馆是一座“向所有人开放的公共空间”,是“聚会、阅读和多样化城市体验的场所,为读者提供知识、新技能和故事,是一个获取知识、体验故事和工作及休闲的惬意空间,一个向所有的人敞开大门的灵动而功能常新的新时代图书馆”。除了传统的藏书阅读空间之外,这个图书馆还内嵌了音乐制作室、创客空间、游戏角、研讨室、联合办公场所等空间,通过超前的设计,图书馆被赋予了全新的角色,并且推动了城市形象的升级,设计师如此表达这个时代的图书馆理念:“它是公共生活、思想及生产的精通者和实践者,它坐落在正在成长中的赫尔辛基中央,将这些知识分享与众。”

这是一个巨大的公共空间项目,它足以让一些游客爱上一座城市,但如果要吸引更多外来者定居在此,那些日夜常伴的社区空间,才是更需要通过设计赋予魅力的。上海是中国最早开放也是最摩登的现代都市,这里的人对生活有着全方位的审视,他们往往更关心身边的空间,是否宜人舒适,是否自然和谐。从全国各地和世界各地来到上海的外来者,起初是被这里广阔的工作机遇所吸引,之后是被这里不断更新的生活体验所打动,唯有生活本身,可以长久的留住一个人。

哲学家本雅明曾描绘了一个城市漫游者的形象,去探索现代城市的丰富与奥妙,在上海也可以成为一个城市漫游者,发现这座城市不同角落绽放的设计之美。如今,许多老旧社区在内部悄然微更新,年轻的设计团队以半公益的方式投入其中,面向闲置的小区公共空间。比如普陀区石泉街道的一个老小区中心区域,以北欧风格的设计进行了改造升级,居民们可以在运动区里打羽毛球、跳绳、踢毽子、跳广场舞,休闲云廊增加了波浪型曲线的长条座椅,方便大家休憩时面对面地交流,孩子们在崭新的塑胶儿童活动区里奔跑弹跳,在五彩传声筒装置前玩耍,乐不思返。人性化的设计,凝聚了社区关系,让冷清的空间充满欢声笑语。而杨浦区的一个睦邻中心被设计成了“屋檐下的生活与诗”的概念,设计师紧紧围绕着“运动、游玩、休憩、共享、品尝、陪伴、交谈”这些社区居民的实用场景做设计阐发,重新将那些与人情感相关的体验、感受等人文关照的场景,一一再现。设计团队期待的是“一种对古老、自由和温情的邻里关系的重塑,无论从社会学、经济学还是城市管理角度来说,皆具重要意义”。

更有上海腔调的是早晨的菜市场,在许多文学作品和电影里,它都是一个充满人间烟火的暖色调地带。在艺术氛围浓郁的安福路附近,有一座乌中市集菜场,这里的微更新巧妙到不易被发现,复古的墨绿色调是上海老洋房别墅常用的色系,食材区域和餐厅区域互相交流往来,在这里既可以挑选也可以坐下慢慢享用周末时光。还有更多设计更新的菜市场陆续出现在市民眼前,刷新了大家对菜市场的认知,像扎着竹篱笆的蒙西菜场,把老房子外的竹篱笆这个典型的海派文化符号化用到了菜市场,还将沿街的“一”字状的栏杆扶手,变化成波浪曲线的一排野竹篱座椅,让买菜逛累了的市民有一方歇脚处。在另一个被江南墨瓦覆盖的永年菜场,设计师将石头替换成更有机的“松果”“麦穗”“松木”“卵石”,重新拼合出一组“断层地质图”。永年整个空间也都以“乡野”为主题贯穿,麻布店招如小帐篷般轻盈,食材以毛笔字呈现,还有投影其上的蔬果肉类的LOGO,实现了“精致的烟火气”。

或许,菜市场是现代都市人仅剩的能够直接触摸到自然的地方,通过设计将此地变成繁华都市里的“城市乡野”,实在是巧思。

这种念想,属于人类共通的情感,就像在瑞典马尔默有一座吸引游客的复古菜市场,设计师将一座旧货运车站改造成了一个现代菜市场,古朴的木材与砖石都得到了保留,设计师选择黑色作为主色调,大面积运用在了市场内部,天花板、各种建筑结构、指示牌等,于是,缤纷多彩的食物蔬果在黑色的衬托下显得更加新鲜诱人。

作为一座城市的“胃口”,菜市场的魅力最大化的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关系,许多人在这里实现了社交需求,实现了美食搜寻,更加凝聚了社区的古老意义。人与城市关系的迭代前行,是喜欢迷恋这座城最大的理由,因为设计,在上海,家居的温馨,延伸到了社区、食集、阅读、商业空间,以及更多偶然相遇的公共文化空间。

(本文系《禾颜阅车》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凤凰网汽车公众号

    搜索:autoifeng

  •  官方微博

    @ 凤凰网汽车

  •  报价小程序

    搜索:风车价

网友评论
0人点赞
|
评论0
加载中...

大家都在看

趣图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