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北京
更多应用 |
官方:微博/微信
| 车展 | 专题 | 车商通 | 商用车

凤凰网汽车

凤凰网汽车>全媒体>正文

多家车企智能监控被禁用 科技时代与法治社会将如何并存

2022年06月13日 11:38:01
分享到:
来源:车镜

近日,长安汽车官宣,将于2022年6月30日起对长安汽车APP、智慧云控APP、引力域APP进行功能调整。此次调整将涉及远程监控、360全景、远程智能泊车等功能。消息一出,随即迎来了大批车主维权,因为此次调整将会涉及远程摄像头监控的禁用,也就是长安汽车曾经作为卖点的“哨兵模式”。

车主的心声则是,“不能用你当初别当卖点啊!体验了没多久开始暂停服务了?难道是要进行收费吗?”显然,是大家把事情想简单了。这些停用的功能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全部需要摄像头来辅助完成。我自己车上的摄像头碍事吗?我为了保证我的车辆安全有错吗?这些灵魂拷问接踵而至,私家车本质上属于私人财产,我们当然有权利和义务去保护我们自身财产安全,但是同样重要的还有他人的隐私权,甚至是国家安全!

大数据时代下安全隐患危机四伏

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曾经的“滴滴风波”,茶余饭后大家议论纷纷,这件事直接关乎到国家安全。我们不需要去详细了解这个事情的原委,只需要知道大数据的可怕之处。

每一台在路上行驶的滴滴网约车,卫星定位能详细记录车辆行驶轨迹,曾经为了保护我们乘车安全的语音监控,现在也成为了语音数据被后台监控,甚至有的车辆行车记录仪会记录下行车视频数据。

也就是说,这台车上的各种智能科技设备,能够有效保证我们的人身安全,以及车辆行驶安全,甚至在必要时能记录下一些重要的信息作为证据进行举证。但同时,我们的出行时间、行程路线、甚至姓名、电话、人脸信息、语音、通话内容、路线行驶视频都被详细进行了记录。但是有一点请大家不要忘记,是我们先享受了滴滴的服务在先,因此代表我们接受了这些信息采集,滴滴也确实进行了提醒,车内语音开启等隐私将被采集。

但是,随着如今科技水平的提高,智能科技普遍应用于各种领域,有些个人数据是没有被征得我们同意,甚至没有事先提醒我们就被采集走的。遍布大街的摄像头就像一双双眼睛一样,时刻盯着我们,随着越来越多的汽车开始安装摄像头,以及智能驾驶辅助系统,路上的汽车已经成为了“长着眼睛能自己思考”的钢铁洪流。

它们可以记录下我们的道路交通状况、高精度地理信息、驾驶员操作习惯、车内语音录像、车外语音录像等信息。就比如现在很多车企都在使用的“哨兵模式”(有些车企功能相近),当车辆停下来以后,车主可以通过手机远程查看车辆四周的一举一动。确实能够有效保证我们的个人财产安全,但同时对于一些有“特殊想法”的人来说,正如“哨兵模式”的名字一样,就像一个哨兵,全天24小时360度盯守着周围经过的每一个人和车。

所以,大家试想一下,当你走过一个停车场,每一台车都是一双眼睛,有多少人在盯着你的一举一动?是不是很可怕?

法律约束下多家车企功能受限

这次长安的事件只是大环境下的一个缩影,也是长安汽车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一种体现,我们没必要去过度解读。根据国家2021年10月份开始生效的《汽车数据安全管理若干规定(试行)》第八条规定:“因保证行车安全需要,无法征得个人同意采集到车外个人信息且向车外提供的,应当进行匿名化处理,包括删除含有能够识别自然人的画面,或者对画面中的人脸信息等进行局部轮廓化处理等。”

此次试行政策对很多车企的智能影像功能都有一定影响,比亚迪在今年3月关闭DiLink中的“千里眼”功能,小鹏汽车在5月份关闭远程查看车外摄像头功能,特斯拉也将该模式变成了语音文字提示和视频本地存储,不再提供手机远程实时查看。此前高合、理想等车企的远程监控功能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并进行了及时更改。同时蔚来、威马等带有远程监控功能的配置都进行了更改。

当然从另一方面,我们也看到了OTA升级的强大之处,可以通过软件更新及时对车辆的一些功能做出升级调整。

法律法规的约束是否会对智能汽车发展起到影响

去年AM车镜参加了中汽研组织的智能汽车及自动驾驶技术的行业讨论,活动中也参观了很多用于自动驾驶技术的后台设备,以及用于自动驾驶技术的最新摄像头、雷达和夜视设备等,可以说大为震撼。很多技术曾经都用于军事领域,其可靠性和安全性都十分强大。可以说以目前的技术水平,我们已经可以实现让车辆在无人状态下自动行驶。

之所以自动驾驶实施和进行得缓慢,大多来源于国情。我们国家目前人口众多、人口密度高、道路交通状况复杂多变、道路级别多且部分地区交通设施尚不完善,甚至很多人对于交通安全意识还稍显淡薄。而法律就成为了最重要的约束条件之一,保证交通参与者的安全,甚至像今天我们提到的个人隐私安全问题。

法律法规究竟会不会影响智能汽车的发展呢?当然会!但也不会!

就拿今天提到的长安汽车来说,关闭的功能中其中有一项是“远程智能泊车”,这项功能的应用场景是为了帮助驾驶员在不方便直接将车停入车位中时,依靠远程操作来控制车辆停入车位。

目前现有的量产车中,长安是唯一能做到将实时影像传输到手机上的车企。操作者可以直观且实时看到车辆周围的一举一动,而其它大部分车企有的为全自主泊车,车辆只能按照记忆驶入规定车位。有的车企则是需要在规定距离内完成,并无影像辅助。还有部分车企则是通过按键和图像完成操作,但是由于图像为拼合而成的虚拟画面,因此也相当于对图像进行了变形处理,不在此试行规定约束范围内。

所以我们可以说,一些法律法规的实施确实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智能汽车的发展。这是法律所特有的滞后性,也可以说是一种约束,是先研发出了某项产品,而后再进行的约束。但是反之,我们也可以理解为这是一项优化,让未来的智能汽车可以在更加人性化的法律法规面前,更加安全高效地进行行驶。

AM车镜总结:

通过此次长安的事件我们也不难看出车企的“两难”境地,其实长安汽车的远程系统关闭的已经算比较晚的了。但是希望大家可以理解车企这么做的初衷,同时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也能保证我们身边每一个人的隐私。

对于车企来说,未来智能汽车发展道路上类似的事件还会经常发生,短暂的关闭后要积极快速地研发替代功能,或者对于原有功能做符合法律法规的升级,争取新功能尽快上线,不要影响到消费者的日常使用。

最后希望我们大家和车企之间共同监督、共同维护我们的隐私安全!智能汽车的发展需要我们共同参与,让车企有一个纯净的开发环境,才能快速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 凤凰网汽车公众号

    搜索:autoifeng

  •  官方微博

    @ 凤凰网汽车

  •  报价小程序

    搜索:风车价

网友评论
0人点赞
|
评论0
加载中...

大家都在看

趣图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