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北京
更多应用 |
官方:微博/微信
| 车展 | 专题 | 车商通 | 商用车

凤凰网汽车

凤凰网汽车>全媒体>正文

【汽车人】用谁的电池?车企要自己掌控

2022年06月17日 14:21:01
分享到:
来源:汽车人传媒

无论未来走向如何,车企正逐渐把控制电池技术走向的主动权抓到手里。

作者丨齐策

编辑丨大华

出品丨汽车人传媒

最近一段时间,业内分歧最大的固态电池,貌似又向实用化迈了一步。

近日,三星SDI建了全球第一条全固态电池试验线。LG、SKI则落后一点,都在开发阶段。韩企的目标,都是2030年开始量产。

固态电池弯道超车?

跨国车企不约而同,都将固态电池视为电动技术的“拯救者”。福特奔驰宝马丰田本田日产都制定了固态电池装车之后的商业规划,并不遗余力地支持供应商开发。

今年4月,日产还声称要亲自下场,建立固态实验室,2024年在横滨设立生产线,2028年实现正式装车。本田则表示,将投资43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21.3亿元)建立示范生产线,2024年春季投产。更早喊出2025年固态电池产业化的丰田,仍然坚持目标时间节点。

看上去,跨国车企都希望固态电池能尽快扮演“关键第三方”的角色。现在似乎轮到跨国企业希望弯道超车了。

这也是为什么三星比LG要更积极的原因。经过多年竞争后,三元和磷酸铁锂(LFP)是当前乘用车很难撼动的两条主流路线。而三星在三元上竞争不过SKI,遑论LG,LFP业务更是无从追起。

理论上,固态电池因为硫化物或聚合物作介质,安全性更好;石墨硅或者锂金属作负极,可增加能密,导热性好也可以将电池单体做得更大;“双极电芯”创新,更能提升能密。

但是,在固态电池工程化上,仍然存在技术障碍(主要是材料成本和负极稳定性)。

国内车企其实也有类似计划,诸如比亚迪、蔚来、北汽新能源东风汽车、上汽集团长城汽车等企业,只不过喊得不如外企凶。其中,蔚来愿意用“半固态”作为过渡方案,尝试上车。

基于同样的理由,电池业务大厂都对此表示谨慎。宁德时代暗示,不会早于2025年之前,部署小规模试制生产线。

有固态电池布局的,还有弗迪(比亚迪)、孚能科技、蜂巢能源等。它们都和宁德时代一样,没有在2025年前商业化部署的意思。

但是二线电池供应商的热情就比较高涨了,5月28日,国轩高科研究院副院长出来表态说,该公司研发的半固态电池,单体能密达到360Wh/kg,系统能量密度达到260Wh/kg。今年下半年装车。

而赣锋锂业则声称,其研发的“二代”固态电池能密达到360Wh/kg。

顺便说一句,小规模试验线、示范线,都算不上商业化部署,只有上了批量,交到普通消费者手里才算。目前还没有人声称,在2025年之前就实现全固态商业化。这证明,虽然态度有差异,但是大家对固态电池的工程实现难度,还是有共识的。

这里面比较有意思的是,主机厂中间,电动业务规模愈小的,愈是喊打喊杀,似乎憋着洗牌重来、一洗当前竞争劣势。

这种态度差异,透露了一个隐含的关键信息:更换电池方案是有高昂成本代价的。

硬胜于软

电池方案包含两部分内容,即电化学部分和物理部分。前者指的是用什么正负极和介质,后者则涉及到电池单体用什么封装模式。

在固态电池上车之前,电化学方案是二选一,三元和LFP。

主机厂产能较小的时候,一般倾向于选其中一种,高性能的选三元,中低端选LFP。但是LFP现在日益侵蚀三元的地盘,以至于有些30万元的整车,都开始用LFP。大厂则更喜欢两者都要。

而物理方案则有硬壳和软壳两大流派。

硬壳有圆柱和方形,各自又可以分为钢铝外壳方案。而软壳即软包,也有铝塑膜和钢塑膜两种,但钢塑膜在动力电池里采用的太少,不讨论。

硬壳的好处很明显,就是成组结构简单、散热好,缺点是能密没有软包高;软包则相反,能密高,但机械强度差,成组结构复杂,而且防爆设计不好做。

如今,我国业内方壳占了绝对优势,大概占了七成半,圆柱占两成,剩下软包占半成。

圆柱工艺最简单,最先采用。当初特斯拉是没有别的选择,只能接受数千个电芯组成电池包,所以特斯拉算是被迫点了BMS的算力、管理的“技能树”。

圆柱改成大圆柱之后,单体数量是降下来了,但一个显著的缺点就是浪费空间严重。就算4680+CTC(无模组)封装,空间利用率也只有七成,好处就是鼓包、放气容忍度高。

方壳之所以成了主流,不仅因为机械承压好、成组方式和散热都容易设计,号称“工程师之友”,而且防爆阀很容易安排。

不过,方壳是封装,里面电芯还分卷绕和叠片。卷绕的叠放方式,好比卫生纸(再压扁);叠片则好比面巾纸。卷绕制造设备成本低,但尺寸很难改;叠片则良品率低、生产控制难。

但是,叠片不但可以做很大的极片,还可以改尺寸。到这里,大家就都知道了,长刀短刀什么的,都是叠片工艺。

所以,先开始投的都是卷绕,如今在比亚迪、宁德时代、蜂巢能源的带动下,叠片上车尚未占据实际优势,但占了舆论优势。这几位名为比武互踩,实则造成一种氛围,好像不用叠片就落后了一样。

同时,因为钢壳太重,大家愈加倾向于铝壳,然后在底盘上想办法加强结构强度。顺便说一句,“油改电”就不用操这个心了,因为底盘结构动不了。大体而言,“油改电”无法全方位参与当前的电池技术军备竞赛。

而软包是韩国人喜欢摆弄的技术,所以美国整车企业在本土生产,都是软包。就连福特电动F150那么大的电池,也用的是双层软包。

刚才提到软包的防爆设计让工程师抓狂。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的统计,2017年到2021年,47起动力电池起火事故中,软包占了七成。通用汽车当年大规模召回Bolt,就是LG软包。国内现在采用软包电池的主机厂,要么避而不谈,要么声称有特别安全设计。

相比方壳,软包还有个要命的缺点,就是单体做不大,不能像方壳叠片那样随心所欲地改尺寸。现在方壳叠片都把电芯容量做到300Ah以上了,软包还卡在100Ah左右,只能通过将大量单体并联使用,这样就限制了电池包设计的灵活度。

当然,也有人说国内的铝塑膜工艺水平不行,产量上不去,限制了软包路线。这话搁在3年前很有道理,但现在铝塑膜供应已经没问题了。不过,已经不可能回到当初那个历史岔路口。

而软包的出路也是有的,那就是固态电池适合软包。这就很容易理解了,为什么美企对固态电池这么积极。只要固态电池上马,北美大规模建设的包装生产线,稍加改造就可以继续胜任。给供应商省了钱,就等于采购价格低,就等于整车成本低。

下一代竞争核心

国内新势力里面,特斯拉目前是坚定的圆柱派,无论它用三元还是LFP的方案;蔚来是单一的方壳方案;小鹏则是圆柱和方壳并举。

而北美的新势力,诸如里维安(Rivian)和Lucid,当前用的都是三星2170圆柱电池。

传统车企里面,大众汽车、沃尔沃、斯特兰蒂斯、奔驰宝马丰田本田,都用的方壳;而通用汽车、福特大众(MEB出台之前)、沃尔沃(二代电动平台之前)、斯特兰蒂斯旗下的克莱斯勒旧部、雷诺日产现代起亚,都是软包方案。

现在德企的心思比较活络,正谋划着换坑。宝马正忙于推出Gen5、Gen6两个面向未来的电动平台,自2020年就开始向20多家电池释放RFI(信息邀请书)。而去年一汽奥迪在升级样车模组方案,评估了8家供应商多达67版方案。

宝马的要求很清楚,800V高电压+200kW快充+后驱/四驱。如果纳入固态电池,宝马出人意料地倾向于大圆柱方案,而非软包。这与之前所有宝马旗下的电动车方案,有根本的不同。这就是彻底的跳帮了,而非骑墙。

因为特斯拉在圆柱上成功降本的经验,珠玉在前,宝马面对的主要诱惑,也是成本。其实,更大圆柱(4680、4695)是否就意味着更便宜,特斯拉也在摸索。

斯特兰蒂斯的欧洲业务,也正在寻找低成本的圆柱电池方案,这个时间点是在2025年之后,可能是对中大型电动平台高昂成本的一种纠偏行动。

而里维安、路虎奔驰、通用汽车都在考虑大圆柱电池。当然,有的考虑LFP,有的寄希望于固态。而软包则乏人问津,将来可能更加式微。

下一代电动车的核心竞争力,将是快充、大倍数放电(意味着飙出高性能),而非绝对意义上的大电量。这意味着主机厂对电化学技术发展没有寄予厚望,只好寄望在物理方案上卷出新高度了。

如今主机厂、电池供应商与市场消费者博弈的结果,让技术发展的未来愈加清晰。

2025年之前,方壳叠片+无模组技术实用性将占据绝对优势。而从长远来看,如果固态电池最终证明用圆柱更优,那么圆柱大概率和方壳分庭抗礼。即便排除固态电池加入的时间线,圆柱+LFP也将扩充地盘,不会像现在这样被方壳压一头。

无论未来走向如何,我们可以看到,主机厂向上游投入、强化自研,并不断引进新的供应商,同时作出精妙的平衡操作,逐渐把控制电池技术走向的主动权抓到手里。

当前电池供应商出来吆喝现成方案,主机厂只能被动接受、不能换坑的现状,将成为明日黄花。【版权声明】本文系汽车人传媒原创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凤凰网汽车公众号

    搜索:autoifeng

  •  官方微博

    @ 凤凰网汽车

  •  报价小程序

    搜索:风车价

网友评论
0人点赞
|
评论0
加载中...

大家都在看

趣图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