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北京
更多应用 |
官方:微博/微信
| 车展 | 专题 | 车商通 | 商用车

凤凰网汽车

凤凰网汽车>全媒体>正文

马斯克预言:所有美国车企都会倒闭,除了特斯拉和这家车企!

2022年06月18日 19:51:01
分享到:
来源:功夫AUTO

最近,马斯克又开始放飞自我了。

他在接受采访时谈到了两家美国造车新势力Rivianicon和Lucid,表示除非它们接下来的技术路线发生重大变化,否则破产会是唯一的出路。

同时马斯克还强调了一点,成本可能会是这两家公司最大的问题,如果不能发生根本性的改变,最终会陷入大麻烦,除了特斯拉福特,可能其他的美国汽车厂家都会进入汽车墓地。

马斯克的这一番话,几乎是给这两家洋造车新势力判了死刑。

为什么马斯克认定这两家没有机会了呢?它们的经营状况究竟如何呢?让功夫汽车带大家一起看一下。

(1)成本优先,新势力已经亏不起?

提起造车新势力,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烧钱”。特斯拉足足烧了十年,直到最近两年才开始盈利。蔚小理在上市前,基本上也都是“烧钱”大户,如今也就是将毛利转正。还有更多的是花掉几十亿,最终连量产车都没有,或者是只推出了一款老爷车,然后迅速倒闭。

因此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新势力亏钱并不稀罕,也并不是什么问题。

作为美国新势力的Rivian和Lucid,自然也是个中“高手”。

今年第一季度,Rivian的亏损额达到了15亿美元,毛利率依旧为负,Lucid也是差不多的水准。

可以看得出来,这些美国新势力,亏起钱来比中国新势力们更狠。

但情况相比以往已经发生了变化,今年以来,理想和小鹏都已经“毁约”了应届生,本质上讲其实就是为了控制成本。

很多人表示疑惑,小鹏们上市之前,或者刚刚上市的时候,销售额和利润与现在都没法比,为何当时都是财大气粗。而现在销量都达到了年销十万的规模,研发费用也平摊得差不多了,为什么反而变得“小气”了。

这个其实与形势的变化强相关,就像滴滴、快的刚出现的时候一样。那时候就是血拼,为了战略市场。厂家在招人、营销方面可以说是无所不用其极,预算都是上不封顶的。但等到市场格局形成了,立马就开始节省开支,补贴退坡。

如今的汽车市场也是一样,今年新势力们大规模股价下挫,背后就是资本市场的策略调整。

Rivian和Lucid就是赶上了这个“第二阶段”,它们前期投入了不少,终于把车造出来了,然后发现市场已经变了,大家开始进行成本比拼了。

最直接的反应,就是最近Rivian宣布将大幅上调旗下电动车的售价,车型的平均涨价幅度在12000美元左右,最高的甚至可以达到2万美元。更过分的是,即使是几年前就已经预订的买家,也同样会被本次涨价波及。这样的动作,无疑是非常败好感的。

但以现在Rivian的经营状况,不涨价是死,涨价也大概率是死,可以说是两难的抉择。因此马斯克说它们如果控制不了成本,结局就是破产,倒是一点也不夸张。

(2)特斯拉奇迹难复制,机遇窗口已关闭?

在美国,Rivian和Lucid对标的都是特斯拉。尤其是Lucid,它的12位高管中就有6位曾在特斯拉工作过,目标也一直是击败特斯拉。但从现在的发展状况来看,似乎机遇窗口正在关闭。

特斯拉一路崛起,其实都是有贵人相帮的。早期肯定是美国本土的支持,比如2019年之前,特斯拉消费者可以得到1875美元的联邦税收抵免,还有相应的补贴和政策性贷款。研究机构数据表示,美国本土给予特斯拉的这些支持折合现金超过49 亿美元。

Rivian和Lucid作为美国新势力,自然也有类似的照顾。但它们起步要晚一些,吃到的红利自然也就少一些,这是没办法的事。

但饶是如此,特斯拉在很长的一段时间依然处于亏损状态,因为造车实在是太“烧钱”了。

特斯拉的第二次机遇发生在2018年,这一年它被上海允许在当地建设超级工厂,一举解决特斯拉的产能问题。

为了引进特斯拉这条“鲢鱼”,上海给出的条件是提供200亿年利率3.9%的超低息贷款,并且以一成的价格让特斯拉拿下了上海临港的土地。相当于建立工厂的土地,建立工厂的起步资金,都是上海提供的。有人调笑,这个政策给到贾跃亭,他都能把车造出来。

当然上海也是有额外的“对赌”条件的,那就是从2023年开始,特斯拉在上海的年纳税额要达到22.3亿元人民币。一旦达不成,上海可以无条件收回土地。从结果来看,特斯拉牢牢抓住了这次机遇,也给了上海丰厚的回报。

借着上海超级工厂的建立,特斯拉实现了蜕变,大幅降低了成本不说,还打造了一个出口欧洲市场的桥头堡。而对于Rivian和Lucid来说,不会再有这样的机会了。

(3)技术突破难,机会已越来越少?

对于Rivian和Lucid们来说,降低成本确实是一件非常难的事。它们的主战场是人工费用极高的美国,并且汽车制造这个行当与规模是强相关的。规模上不去,成本就高,然后车就更卖不动,恶性循环。

而在特斯拉的带动下,目前电动车行业的技术路线已经无限趋同,都是基于纯电架构打造,都是采用接近的电驱动以及BMS技术。

现在全电动化的难点,大约是集中在两个方面。首先是车机控制领域,除了高通、博世这些厂家之外,英伟达因为灵活的技术方案,越来越受到汽车厂家的方案,包括比亚迪都已经将英伟达列为战略合作伙伴。

再就是华为、苹果这些“跨界”厂商了,华为的鸿蒙座舱已经适配了越来越多的车型,它的交互能力,反应速度,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好评。苹果最近将Carplay升级到了第二代,可以实现更多的车内控制,同时也在积极造车,预计会推出更高智能化的车型。

对于Rivian和Lucid们来说,要打败英伟达、华为、苹果这些巨头,难度可想而知。

智能驾驶也是一个重要的方向,但经过早期的“野蛮”发展之后,目前行业内也基本达成了共识。

那就是视觉AI 融合传感器的方案会是主流,当然也有特斯拉丰田本推崇纯视觉AI方案,但那更多还是成本方面的考量而已,并没有太大的冲突。

按照现在各大智能驾驶团队传出来的信息,短时间内大多数厂家都只能汇聚在L3之下,这是由当前AI的能力决定的,它还不能百分百模拟人的思考方式。Rivian和Lucid们想要从这个方向突破,同样也是障碍重重。

(4)功夫拍案

Rivian和Lucid所遭遇的困局,其实本质上源于市场形势的变化。在特斯拉们大肆“烧钱”的时代,电动车行业还是一个绝对的风口,是各色资本角逐的重要领地。那时候的新势力,都过得非常滋润,根本没有生存之忧,也都能“做自己喜欢的事”。

但此一时彼一时,今年以来市场形势已经完全变了。各大新势力都在“节衣缩食”,以便早日毛利转正。依然在大幅度亏损中的Rivian和Lucid,经营状况就岌岌可危了。

目前来看,它们能走的道路不多,降低成本太难,技术突破也同样不易。不出意外,新势力洗牌即将开始了?

  • 凤凰网汽车公众号

    搜索:autoifeng

  •  官方微博

    @ 凤凰网汽车

  •  报价小程序

    搜索:风车价

责任编辑:张佳栋 PA011
网友评论
0人点赞
|
评论0
加载中...

大家都在看

趣图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