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北京
更多应用 |
官方:微博/微信
| 车展 | 专题 | 车商通 | 商用车

凤凰网汽车

凤凰网汽车>全媒体>正文

【汽车人】英国MINI产能迁移中国的“骨牌效应”

2022年10月22日 17:44:01
分享到:
来源:汽车人传媒

MINI产能放在中国,特别是电动产线将来要整体搬过来,将会引起欧盟和英国关税区的反弹。一旦走到中英或中欧汽车贸易争端的时候,宝马将相当尴尬。

作者丨齐策

编辑丨田草

出品丨汽车人全媒体

炒饭的秘诀是用剩饭,旧闻翻新,必有缘故。

10月15日,《泰晤士报》称,宝马打算停止在英国牛津工厂生产MINI电动车,并将于2023年底前将该生产线转移到中国。

该媒体还称,这是英国绿色能源汽车产业雄心的一次“重大打击”。

宝马发表声明否认

10月18日凌晨,宝马发表声明否认了该报道,称MINI燃油车继续在牛津生产。

MINI新任CEO斯蒂芬妮·沃斯特表示,牛津工厂“没有为电动车做好准备”,因此下一代纯电车型MINI Aceman将在中国生产,纳入到长城宝马合资项目(光束)当中。

斯蒂芬妮·沃斯特还解释称,这与“脱欧”造成的供应限制无关。因为牛津工厂共线生产燃油车和电动车,效率不高,因此未来该厂专注于燃油车。而MINI Countryman将放在德国莱比锡工厂生产。

但是中国这边的合作方,对此反馈是:“这不是去年就定下来的事吗?”

华晨中华破产的时候,沈阳市政府促成了宝马向中国转移MINI项目。但种种迹象表明,沈阳大东区华晨中华工厂,改造后用来生产MINI燃油版。在此之前,沈阳大东厂给MINI做配套,都有半年多了。

MINI电动版则的确属于“光束”项目,产线放在张家港。这就解决了各路消息“互洽”的问题。看上去,大家对同一件事的不同部分,做了自己愿意看到的解读。

给首相特拉斯上眼药

为什么现在把一年前的决定翻出来,而且只传递了信息的一部分?

与《卫报》正相反,《泰晤士报》政治立场向来偏保守,通常愿意替英政府辩护。双重诡异透露的不寻常,其实有个很合理的解释,那就是特拉斯政府已经终结,历时44天。

人家治大国若烹小鲜,特总治小国如颠大勺。很多人对英国是“小国”有看法,毕竟“五常”之一,纵然不是当年“不列颠治世”,咋就小国了?

这得看什么维度。就汽车生产这块,谁见过中国媒体,把4万辆年产能当回事,一旦这4万辆没了,就声称对中国的汽车产业构成重大打击?一个大产线“月调”下来的产能,都不止这点。

特拉斯竞选的时候,就声称要减税。果然一上台就提出激进减税计划,包含削减印花税、取消上调国民保险税、降低基本所得税、取消把企业所得税从19%升到25%的一揽子计划。

减税“组合拳”总成本430亿英镑,被称为“迷你预算”。从额度上看不出胆量,但政府出面借钱减税(借贷填补税额亏空),确实刷新认知。

英国金融市场做出激烈反应,债市、汇市、期货市场被血洗。英国央行被迫紧急购债+购入英镑,避免债汇双杀的金融危机。

新经济方案只坚持了10天,特拉斯只好拿财政大臣兼其忠实盟友克沃滕开刀祭天,把党内对头的杰里米·亨特请回来。后者一回来就叫停了减税。

两个180度大回转,之前就被人诟病“没立场”的特拉斯,被预言为最短命首相。果然,一语成谶。

《泰晤士报》选择时隔一年才把这种坏消息端出来,无非是给特拉斯上眼药。现在看,眼药上的非常及时到位。保守党将在下周举行党内选举,新首相要收拾特拉斯的烂摊子,而特拉斯正是因为用强硬手段收拾约翰逊的烂摊子,才有此下场。

虽然从卡梅伦开始,保守党领袖一蟹不如一蟹(也就是梅首相稍好),但搞到在大政方针上十几天两次打脸的份儿上,还是令人匪夷所思。

英国汽车工业已经完了

英国的汽车工业已经完了。如果2016年脱欧消息只是“病危通知”,这两年疫情+能源价格折腾,相当于“棺材扣上盖”。而眼下英国舆论来这一手,不啻于钉上钉子。

2016年英国汽车产量还有175万辆,此后一路下滑到2021年的85万辆,今年继续下滑无悬念。

而去年英国产能当中,有82%出口,出口的56%去了欧盟。英国的零部件,只有30%自产,一半以上的零部件来自欧盟。

英国很快就发现脱离欧盟关税区有多么愚蠢,因此2020年底与欧盟签了临时性协议,英国和欧盟汽车及零部件进出口免关税。这个协议只能覆盖到2026年。

为了解决能源带来的生产成本飙涨,特拉斯政府从10月起,将企业用户的电力和天然气价格设定为市场价的50%。问题是,进口的2/3零部件,如何进行能源补贴?继任者必须接下这个锅。

所以,跑路是必然选择。本田已在今年初关闭英国斯文顿工厂;日产则宣布将于2024年关闭桑德兰发动机厂,其实今年1月就事实上关闭了(理由是供应中断);而丰田则威胁称,如果2030年英国禁止销售燃油车,就关闭博纳斯顿工厂。

这些关闭动作,都是在2017-2018年宣布的。亚洲生产商在英国没有政治包袱,说撤就撤(现代汽车在英国没有部署产能)。就连PSA在2019年也宣布关闭柴郡工厂。

但是,宝马在2017年逆势宣布在牛津生产MINI,英媒当时解读为对英国脱欧之后的汽车生产和市场有信心。

现在,英国的电池订单已经出了大问题,原因是MINI下单的英伏公司(Britishvolt Ltd.)正在打算卖掉电池生产线。

而在中国,电池供应显然没问题,这里聚集了全球70%的动力电池产能。当前宝马的电池供应商是宁德时代和亿纬锂能。来中国是很自然的选择,这一部分舆论已经有很多分析,不赘述。

中英汽车贸易战的风险

唯一有问题的是,MINI的目标市场。所有跑到中国、目标市场大部分仍在欧美的产能,都将面临市场准入的问题。

还拿MINI为例。2021年MINI全球销量30万辆,其中电动车销量5.32万辆。从区域销量来看,中国销量2.51万辆,德国销量4.3万辆,英国销量3.1万辆,这意味着至少MINI品牌重点市场仍是欧盟+英国,以及北美。

当然,宝马中国寄望于在中国扩产宝马电动(光束项目规划16万辆/年),改变全球经营重心。

但在此之前,宝马必须要考虑,MINI产能放在中国,特别是电动产线将来要整体搬过来,将会引起欧盟和英国关税区的反弹。

以前大家难免顾忌一下WTO的规则,现在发现,美国用“卡预算”的方式令仲裁庭停摆,虽然无法效仿,但可以学美国抵制不利判决,俗称“耍赖”。

今年7月,WTO仲裁机制表面上恢复,但是已经再也回不到规则时代,进入新丛林时代。这就意味着,只要不怕对方报复,就可以大胆地施加贸易歧视政策,无须理会争端解决机制约束。

今年,欧盟整车产能与市场需求之间的缺口,可能高达20%。而英国去年的市场缺口则高达90%(去掉出口),缺口都靠进口填补。

中国车企因此加快了向欧洲进军的步伐。中欧整车贸易争端已经越来越近了。当然,即便争执,也不会扩散成中美那种全面的贸易战。

中美贸易战的结果,大家都看在眼里。何况,就算祭出美国那种一口气加税25%的辣招,也无法平衡英国的整车成本劣势。

但不妨碍英国下绊子,如果欧盟+英国汽车关税临时联盟,无法用普通贸易救济抵挡中国车涌入的话。特拉斯模仿撒切尔,遭到彻底失败,但继任者恐怕仍有兴趣在对华经贸关系上再秀一下强硬,毕竟还有伦敦金融城的老底子可卖。

中方对重启“中英关系黄金时代”早就不抱希望了。英国那点转移产能,中国也不会太当回事,最多就当做英国汽车工业墓志铭来看。

英国被排斥到欧盟汽车供应链之外,比对华转移问题严重多了,也没看到英国有什么像样的应对。

一旦走到中英或中欧汽车贸易争端的时候,宝马将相当尴尬,就像中美贸易关系恶化的苹果。

此前跨国车企在中国的产能,一般只针对中国市场。第一个大规模将中国产能纳入全球调配体系的,是通用汽车而非特斯拉,欧洲很少有企业这么做。

但如果规模大到一定程度,政策反弹随时会来。相比束手束脚的欧盟,英国更乐于挑起与中国的贸易争端。汽车工业几乎跑光的英国,还有什么可顾忌的呢。【版权声明】本文系《汽车人》原创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凤凰网汽车公众号

    搜索:autoifeng

  •  官方微博

    @ 凤凰网汽车

  •  报价小程序

    搜索:风车价

网友评论
0人点赞
|
评论0
加载中...

大家都在看

趣图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