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北京
更多应用 |
官方:微博/微信
| 车展 | 专题 | 车商通 | 商用车

凤凰网汽车

凤凰网汽车>全媒体>正文

汽车大观|“代工大王”富士康造车的野心与现实

2022年11月02日 13:30:01
分享到:
来源:汽车大观

作者|云歌

出品|汽车大观

“苹果汽车不过是四个轮子的iPhone,我们既然能造iPhone,为什么就不能造电动车?”多年前,富士康创始人兼前董事长郭台铭曾在内部会议上直言。

可见,富士康对于进军电动车领域早已野心勃勃。

今年5月,富士康现任董事长刘扬伟提出电动车发展目标,到2025年,富士康电动汽车全球市占率达到5%、出货量为每年50-75万台。

10月18日,第三届鸿海科技日上,鸿海集团官方发布了新车Model B以及Model V,短短一年,富士康汽车家族集齐5款车型,其造车“野心”可见一斑。但是,富士康汽车命名撞车特斯拉,造型撞车大众ID.3,也在行业内引发了不小的争论。

汽车代工的路途上强手如云,对于富士康来说,更大的挑战在于能否在产业转型中寻找到属于自己的真正坐标。

造车之路

富士康的“造车梦”可追溯至2005年,经过17年的发展,角色也从汽车零配件供应商到合作商再到自主开发商,不同身份的转变印证了富士康迈向汽车领域的决心。

2005年,富士康以3.7亿元的价格收购汽车线束企业安泰电业,正式进军汽车领域。2010年,富士康成为特斯拉中控触摸屏面板、连接器、覆盖件等零件供应商,开始涉足新能源汽车领域。之后又成功进入宝马、奔驰等车企供应商目录,富士康在汽车领域的朋友圈不断扩大。

2015年,富士康与腾讯、和谐汽车成立汽车品牌“和谐富腾”,富士康负责生产制造,这也标志富士康首次将业务领域拓展到整车。

为了进入汽车圈,富士康动作频频,先是投资处于停摆状态的拜腾汽车,后与吉利宣布成立合资公司。没有造车经验的富士康,在合作阶段的进展看来并不顺利,促使了富士康2020年直接下场造车。

2020年10月16日,富士康母公司鸿海科技集团举办首届鸿海科技日,宣告正式进军电动汽车领域。在第二届鸿海科技日,富士康正式对外发布了旗下纯电汽车品牌Foxtron,并带来了三款新车,分别为中型SUV Model C、豪华旗舰轿车Model E、电动巴士Model T。第三届鸿海科技节,鸿海集团官方发布两厢轿车Model B以及电动皮卡Model V。

据富士康介绍,Model C量产版将在2023年下半年开始交付,本款车型定位在紧凑型纯电SUV,定价在100万新台币左右(约合人民币23万左右),动力方面可实现百米加速3.8秒,可输出400匹马力,续航达到700公里。

显而易见的是,手机、电脑等消费电子终端产品,市场增量已触及天花板。造车是风口,也是富士康转型的良机。

底气何来

或许是为了表达富士康进军汽车行业的决心,每次的鸿海科技日,富士康都充分地展示了自己在汽车行业的科技布局。

根据鸿海科技节发布内容来看,富士康在汽车领域的布局涵盖了动力电池、电机、操作平台、半导体等多个领域,朋友圈扩至全球多个国家,布局全产业链的富士康汽车要在造车路上大展拳脚。

鸿海集团董事长刘扬伟放言“公司要在2027年之前实现为全球10%的电动汽车供应配件”。富士康在制造领域积累的深厚经验,扎实的产业基础,强大的生产加工能力,都是其进军汽车行业的底气。

在关键零部件方面,富士康展示了自研的“EPS电动助力专项系统”,相较于传统12V电机,该系统在体积缩小20%的情况下,还能提升至48V电机,且搭配了ASIL D车辆安全性最高的控制器。

在电池上,富士康展现了多项技术,包括电池快充、低温优化、云端电池管理、高能量密度电池、固态电池等,规划到2024年推出首款商业化固态电池。

在开放平台方面,富士康与裕隆汽车合作打造的MIH平台上,未来将对外开放。

在生态系统方面,富士康推出了一个名为HHEV.OS的“软件定义的开放生态系统”,通过符合车规安全、满足低时延传输的HHEV.OS,开发者可以大幅缩短开发时间。

在半导体方面,富士康已经可以提供充电桩、逆变器、车载充电器等零件的功率芯片。

在制造方面,富士康表示将会在中国台湾、泰国、美国工厂生产上市,未来还可能会在印尼、印度等地的工厂制造。按照计划,预计美国工厂年产能将会达到50-60万辆,泰国工厂年产能到2024年将达到15-20万辆。

掌握技术,并且短时间把产能提升,是富士康多年来形成的代工优势。

为谁造车?

不同于国内造车新势力产品直接面向C端,富士康并不希望向消费者销售自有品牌车,而是希望将其在消费电子产品方面的成功经验推广到汽车领域,为客户代工电动汽车。

刘扬伟在今年的鸿海科技节上多次强调CDMS (Contract design and manufacturing service,委托设计制造服务)的商业模式,也就是说富士康作为汽车界的CDMS,并不会直接销售自有品牌汽车。富士康的汽车商业意图不仅会继续从事代工,还会更多的参与到汽车前期设计开发阶段。

代工在汽车行业并不是新鲜事物,在“蔚小理”发展初期,蔚来找江淮汽车代工,小鹏找海马汽车代工,理想找力帆汽车代工。实际上,很多造车新势力在发展初期缺乏制造业经验,会以代工的方式快速落地产品。

按照富士康近日的声明来看,代工生意已开张。

富士康表示,已于电动汽车初创公司INDIEV达成协议,将为其生产制造首款量产原型车。

据悉,INDIEV成立于2017年,定位在纯电动车型,直到2021年10月发布了旗下首款车型INDI ONE,INDIEV选择富士康为其代工,也是想要弥补在制造业以及后来者上的劣势。与INDIEV相似的,还有是帮美国电动卡车公司Lordstown Motors代工,为了达成协议,富士康甚至还需要为其提供资金支持。

关于代工形式,威马汽车创始人沈晖曾提到“差劲的产能愿意合作,但造不出好车;能造出好车的厂商,不愿意接外包订单。”

这或许是富士康汽车的机会。

也有专业人士表示,造车新势力开始或许会采取代工的方式生产,后期还是会自建工厂。无论是“蔚小理”们都已经在自建工厂生产自家产品,还是后入局的小米汽车,都是采取自建工厂来造车。

另外,富士康在消费电子代工上的成功主要是一直在围绕龙头企业在转,从惠普和戴尔的代工厂到诺基亚、苹果、摩托罗拉的代工厂,富士康一直是服务龙头企业。只有龙头企业的大规模生产效能,才能有代工厂的利润空间。刘扬伟在几届鸿海科技日活动上频频喊话特斯拉,“希望有一天可以帮特斯拉造车”,也表明了富士康在汽车代工上依然瞄准的是头部企业。

但目前与富士康签订代工协议的两家企业,都与汽车行业的头部公司都相差甚远,靠代工获取利润的商业模式是否能够走通,目前尚不能下定论。

富士康的代工进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野心与现实

埃隆·马斯克曾对媒体直言,“相比于手机与智能手表,汽车非常复杂。你不能去找富士康这样的供应商说,给我造辆车吧。”

如今,马斯克的调侃似乎被“打脸”。

“一直以来,鸿海的愿景是为全球标杆客户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成为全方位智慧生活的提供者。”在刘扬伟看来,富士康的DNA始终都是垂直整合,像电动车这种需要高度垂直整合的产业,富士康可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我们过去造PC、造手机,未来我们造EV。”

电子产品类企业跨行造车,富士康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电动车市场已经开启战国时代,每一家造车新势力想要掀起市场浪花,都要有破釜沉舟的勇气。富士康如果想要复制其在电子消费品方面的成功经验,依然面临诸多挑战。

回到现实的汽车领域,吉利汽车凭借更成熟的浩瀚平台,想在代工领域有所施展,也是一直没有兜到生意,对比而言,吉利无论转型快慢,对电动汽车的供应链管理、生产经验,都远超富士康。吉利拿不到订单,富士康如何拿到?

迄今最为成功的汽车代工商麦格纳,其逻辑是集代工和系统供应商于一体。从简单结构件入手,逐渐走技术含量增长的道路,在细分领域(ADDS、变速箱、电控)形成品牌和规模优势,并以整体解决能力来接单。

而且,就连麦格纳本身,代工业务也在往下走。和麦格纳相比,富士康在电动车领域的积累,可能还很单薄。从“科技日”的展示来看,做出样车不等于量产能力,更不等于三电研产水平具备市场竞争力。

那么,“代工大王”富士康如何在造车的路上找准自己的定位并占有一席之地?

摆在当下的一个机会是,这几年传统汽车企业,都纷纷向电动化转型。而富士康打开转型机会的窗口,则在于传统车企只能转而寻求富士康的帮助,前提是富士康要做一个有准备的人。

  • 凤凰网汽车公众号

    搜索:autoifeng

  •  官方微博

    @ 凤凰网汽车

  •  报价小程序

    搜索:风车价

网友评论
0人点赞
|
评论0
加载中...

大家都在看

趣图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