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北京
更多应用 |
官方:微博/微信
| 车展 | 专题 | 车商通 | 商用车

凤凰网汽车

凤凰网汽车>全媒体>正文

L4自动驾驶出车祸司机将无责,潘多拉魔盒欲将开启?

2022年11月12日 20:17:01
分享到:
来源:爱车兵团

在燃油车时期,车机的智能网联系统是相当封闭的,因此一直以来并不会引起各方的关注。现在随着软件定义汽车与“新四化”浪潮的来临,智能化、网联化成为当下汽车最关键的两项配置。智能化、网联化带给用户更好的出行体验之时,不可避免地也带来了个人隐私泄露和用车安全问题。

比如近两年出现某新势力品牌收集用户的头像、语音、行驶路线等隶属个人隐私的信息,因此引发了大家对用车隐私边界的大讨论。除了隐私泄露,还有我们今天讨论的出行安全问题。

11月9日,百度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在联想创新科技大会上发言时谈到了个人对自动驾驶的见解。他说道:“L2之后,率先进入商用的很可能是L4,而不是L3。因为L2和L4的事故责任界定都是清楚的,L2出了事,责任在司机,L4没有司机了,运营商要为事故负责。而L3则是司机在需要时进行接管,事故责任很难界定,因此L3的普及需要更长的时间。”

从上述的话语之间,可能你不一定了解L2、L3、L4级自动驾驶辅助功能的区别。然而,必然对“L4级自动驾驶出车祸司机将无责”这句话惊愕失色,极度惊慌。因为,它可能会引发居心叵测之人利用无人驾驶车辆做违法犯罪之事,犹如潘多拉魔盒即将开启,我们如何去堵住智能出行伴随的技术漏洞?

是否记得,《速度与激情8》电影中上演超壮观一幕:黑客远程控制千辆无人汽车街头狂飙。那么,惊心动魄的电影场景是否会在现实世界上演?所以,如何在智能驾驶实施与规避风险之间做好对策,相当考验相关部门的政策实施。

在展开自动驾驶的未来出行场景之前,我们不妨先了解一下L1、L2、L3、L4、L5级(自动)驾驶辅助功能的分级。根据SAE International(国际汽车工程师协会)所制定的标准更容易理解它们之间的区别。

L1级(驾驶辅助):一般包含车道居中控制、车道偏离辅助、车道保持辅助、并线辅助、定速巡航等等,均属于L1级驾驶辅助的范畴。

L2级(半自动驾驶):自动泊车、自适应巡航、钥匙遥控控制、记忆泊车等。

L3级(高度自动驾驶):结合高精地图,在区域性道路上可以实现车辆完全自主控制。

L4级(超高度自动驾驶):无需驾驶员接管,车辆全程皆可实现自动驾驶。

L5级(全自动驾驶):智能远程控制、无方向盘、油门刹车等

在L1-L5级驾驶辅助分级中,其中L1、L2、L3级均需要驾驶员参与,否则车辆无法完成全程自动驾驶;L4、L5级则无需驾驶员参与。

值得一说的是,现在越来越多的车企推出了驾驶辅助系统+高精地图相结合的智能驾驶系统,可以达到L2+级或L3级。因此,有时候很难用所谓的标准去标定某些驾驶辅助是L2级或L3级。

比如蔚来的NAD自动驾驶辅助,目前是L2级水平,但是未来随着测试里程增加,智能算法的提升,软硬件升级,L2级同样可以进化到L3级甚至L4级的水平。

据兵哥了解,目前可以合法商用的L3级别自动驾驶的车是本田里程(Legend),该车在2020年底通过日本政府的审查。另外,在2021年底,德国联邦汽车运输管理局的批准正式批准梅赛德斯-奔驰的Drive Pilot(L3级自动驾驶)的商用,据悉搭载Drive Pilot的奔驰车预计很快落地。

在中国大陆,百度、小马智行已经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多地特定的区域开展L3级自动驾驶的示范应用和商业运营试点。甚至我们可以在广州黄埔区,或者其它区域特定的工业园区见到越来越多的无人驾驶车辆。

那么,自动驾驶车辆发生交通事故引发的责任划分问题,自然不能滞后,更需要提上日程。其实在这方面国家相关部门已经为自动驾驶试点铺路和立法做了准备。

在2022年11月2日,工信部会同公安部发布《关于开展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工作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并公开征求社会各界意见。

有关事故责任判定的问题,在《征求意见稿》的“上路通行试点”内容中的第13项有详细说明:

试点车辆在自动驾驶系统功能激活状态下发生道路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按规定赔偿后不足的部分,若由试点车辆一方依法承担赔偿责任的,由试点使用主体承担。

试点汽车生产企业、自动驾驶系统开发单位、设备提供方、车内安全员等相关主体对交通事故发生有过错的,试点使用主体可以依法追偿。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人刑事责任。

李彦宏所说,L4级自动驾驶发生交通事故司机无责,而是运营商负责,此处所说的运营商即是《征求意见稿》内容上所陈述的“试点使用主体”。当然,如果是自动驾驶系统开发单位的设计故障,试点使用主体可以依法追偿。

然而,还是那一个现实的问题,无人驾驶汽车商用之后,虽然给出了事故责任划分的标准,但是如何规避黑客挟持之类的事情发生,目前仍然没有完美的办法解决智能化出行带来的弊端。虽然《征求意见稿》对自动驾驶准入试点有要求,具备量产条件的搭载自动驾驶功能的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在准入门槛上提高了自动驾驶的安全标准,但是随着科技的进步,以及软件BUG的存在,风险依然难以消除。对此,你怎么看?

  • 凤凰网汽车公众号

    搜索:autoifeng

  •  官方微博

    @ 凤凰网汽车

  •  报价小程序

    搜索:风车价

网友评论
0人点赞
|
评论0
加载中...

大家都在看

趣图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