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北京
更多应用 |
官方:微博/微信
| 车展 | 专题 | 车商通 | 商用车

凤凰网汽车

凤凰网汽车>全媒体>正文

这一次,寒气传到威马汽车了

2022年11月23日 21:56:01
分享到:
来源:AutoLab

在我们讨论电动车降价潮的时候,威马汽车也降了,不过降的不是车价,而是员工的薪水。

11月21日,威马汽车董事长、CEO沈晖内部邮件曝光,从今年10月开始,高管降薪50%,其他员工只发放70%基本工资,取消年终奖和购车补贴。

而上一次威马汽车登上热搜,还是9月因为创始人沈晖“12亿”的天价薪酬。一边是高管的天价薪酬,一边是全员降薪,威马的境况还真是有些一言难尽。

曾经的四小龙

成立于2015年的威马汽车,出生自带光环。百度、腾讯都是它的战略投资方,在其他新造车连生产资质都没有,还要靠代工模式造车的时候,威马已经拿下了造车资质,并且自建工厂,拥有两个生产基地,年产能25万辆。

2019年,威马首款量产车EX5拿下了新造车销量冠军,总交付量仅次于蔚来汽车,在新造车中排名第二。

但是进入2020年,威马开始走下坡路,第一个比较大的打击,是冲击科创板失利,当时威马被质疑“科技含量不足、研发投入营收占比不高、持续亏损”。

招股书显示,2019年至2021年,威马汽车的年收入分别为17.62亿元、26.71亿元和47.42亿元,对应的亏损额分别为41.45亿元、50.84亿元和82.58亿元,三年累计亏损174.35亿元。

在研发投入上,威马也明显不足。2019年至2021年,研发投入分别为8.93亿元、9.92亿元和9.81亿元,占同期营收比为50.7%、37.1%和20.7%,占比呈逐年下降趋势。

这就直接导致了威马的产品缺乏竞争力,已经推出的三款SUV区隔并不大,且缺少独特的标签。在渠道方面,威马在直营与加盟之间举棋不定,导致渠道管理混乱。

此外,还有与吉利汽车的官司、自燃、召回以及锁电风波等各种负面缠身,让威马在泥沼中越陷越深。

截至2021年底,威马汽车累计交付量83485辆,而“蔚小理”都已接近年销10万辆的规模,威马在新造车中掉队了。

严重缺钱

对于这次降薪,沈晖表示是受到上海、北京、成都等地严重疫情的影响,也面临供应链的巨大挑战,原材料成本急剧上涨,供货不及时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威马的生产经营。

这些问题其实是国内电动车企业都面临的共同问题,但是严重到需要全员降薪的却还只有威马一家。

根据招股书透露的信息,截至今年3月,威马在手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合计仅36.78亿元,威马的流动资产净额仅为3亿元;账上还有66.7亿元的长期借款和22.8亿元的短期借款。

这样的资金情况,降薪就不难理解了。而此前一直寄希望于上市筹集资金的路,也走得并不顺利。

冲击科创板失利后,威马转战港股。今年6月1日港交所披露的新一批IPO申请名单中,出现了威马汽车的名字。知情人士透露,威马有望在年底前启动IPO,并计划筹集约10亿美元。

但是即将临近年末,威马IPO依然没有进一步的消息披露,如果12月还未通过聆讯,此前递交的招股书就失效了,还要重新补交新资料。

而眼下确实不是IPO的好时机,9月登陆港股的零跑汽车,计划筹集15亿美元资金,最终融资不到8亿,且上市当天就破发了。

所以即便能够顺利登陆港股,募集的资金恐怕也无法缓解威马缺钱的现状。

还记得2020年初,美团创始人王兴曾断言新造车前三是“蔚小理”,当时沈晖还很不服气的与王兴打赌,如果威马进入前三,让王兴亲自上门送外卖,如果威马进不了前三,送王兴一辆车。

现在看,两个人当初的判断都错了,威马已经从新造车第一梯队掉队,甚至挤不进第二梯队。而“蔚小理”自己也掉队了,正在被埃安、极氪等这批脱胎自传统车企的“创二代”赶超。

  • 凤凰网汽车公众号

    搜索:autoifeng

  •  官方微博

    @ 凤凰网汽车

  •  报价小程序

    搜索:风车价

网友评论
0人点赞
|
评论0
加载中...

大家都在看

趣图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