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北京
更多应用 |
官方:微博/微信
| 车展 | 专题 | 车商通 | 商用车

凤凰网汽车

凤凰网汽车>全媒体>正文

解谜威马的上市局丨汽车预言家

2022年12月08日 18:36:01
分享到:
来源:汽车预言家

威马究竟是欲通过Apollo出行实现借壳上市,还是Apollo出行计划收购威马汽车,目前双方均未做出明确答复。双方背后的纠缠让威马汽车未来上市之路变得扑朔迷离。

汽车预言家(ID:qcyyj123)出品

12月6日,一则有关威马汽车计划通过Apollo出行实现借壳上市的传闻引起行业关注。

对此,有媒体向威马汽车求证,威马汽车相关负责人回应:“上述仅为市场传闻,威马对于市场传闻不予置评,还请关注公司官方回应,官方信息为正确信息。”

此次传闻中,威马所借壳的Apollo出行公司,其前身为德国小众超跑汽车制造商Gumpert。Gumpert曾是奥迪的御用改装厂。2007年Gumpert推出了首款车型——Apollo,并在2009年刷新了当时纽博格林北环赛道单圈最快成绩。

但好景不长,2013年,Gumpert因资金链断裂宣告破产。三年后,该公司被一家香港投资公司ConsolidatedIdealTeamVenture收购,并以其代表车型将新公司更名为Apollo,但Apollo的被收购命运远远没有结束。

2020年3月,Apollo被正在力求转型新能源汽车的港股上市公司力世纪收购,成为力世纪的非全资附属公司。力世纪原本主营业务是珠宝产品制造及销售。

力世纪于1989年创办,当时公司名称为“明丰珠宝”,其主要从事设计、制造及销售各式各样的镶嵌宝石珠宝产品,可大致分为钻石产品、宝石产品,制造的产品主要售往美国、欧洲、中东及东南亚。1999年度,集团营业额达11亿港元,美国市场成为力世纪最重要的市场,其营业额占总营业额达63.7%。

2010年,国家税务总局增加了高档手表等奢侈品的税收,此外中国官方奉行节俭政策,中国奢侈品市场持续受客户消费动力减缓所影响。受此影响,力世纪位于中国内地的珠宝连锁店伙伴逐渐缩减其零售网络,甚至终止经营,严重影响集团珠宝产品业务,2012年起业绩出现明显下滑。

为了应对奢侈品行业的疲弱,力世纪不断进行业务调整,先后涉足地产、旅游、工业等业务。其中新能源市场快速发展,让力世纪看到了新的业务增长点。此后,力世纪先后收购了有“日本特斯拉”之称的电动车整车制造商GLM、来自欧洲先进汽车公司的车用资讯娱乐及自动驾驶系统技术,以及后来的超跑品牌Apollo。

Apollo Intensa Emozione

在Apollo被收购当年举行的第三届进博会上,Apollo对外发布了首款电动超跑Apollo IE,其售价高达300万美元,全球限量仅10辆。

今年8月,Apollo于上海举办全球战略发布会,正式宣布进军豪华电动汽车市场。首款车型为双门纯电动跑车Roadster。该车型将采用碳纤维车身,当时还计划亮相广州车展,并于2024年初正式上市。今年9月,力世纪正式宣布更名为Apollo智慧出行。尽管目前Apollo出行旗下的产品高端酷炫,但昂贵的售价意味着其不会走规模化量产路线。事实上,这些车型也没有在市场和消费者层面掀起过高的声量。因此有评论人士指出,Apollo出行更像一个高端产品展示商,而非制造商。但这并不影响其在威马汽车心中的分量。

截至今年年初,威马汽车通过一系列换股方式获得力世纪28.51%股权,成为其最大单一股东。此举也是威马出于快速实现高端布局的考虑。之后,威马与力世纪(Apollo出行)的团队也快速进行绑定。如威马汽车创始人沈晖被任命为力世纪非执行董事兼联席主席,并且前威马核心创始团队成员之一戚正刚,也在今年2月随着威马的投资被任命为Apollo出行总经理、执行董事。

在行业人士看来,威马参股Apollo出行,其实也有想借助Apollo出行实现港股上市的考虑。这是因为威马汽车对于上市的需求由来已久。

早在2018年,沈晖便公开表示,威马汽车将寻求海外上市的可能性;2020年9月份,威马汽车与中信建投证券签署了上市辅导协议,拟在科创板挂牌上市,抢滩“科创板新能源第一股”。

2021年1月份,中国证监会上海证监局发布公告称,威马汽车已具备辅导验收及科创板上市的申请条件。按照规定,威马汽车本该公布其招股书,但最终不了了之。

今年6月1日,威马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按照港交所规定,6个月内未通过聆讯则招股书失效。在12月1日,威马的招股书已经处于失效状态,且并未更新。从以上多条信息中,不难看出,威马汽车自主上市的可能性为零。为此威马必须寻找新的途径。

根据相关消息,今年11月,威马汽车的股东召开董事会,有三名消息人士透露,此次董事会主题便是威马是否要借壳上市。虽然到场股东对于这一计划并不满意,甚至在会议现场发生激烈冲突。但最终考虑到资本市场环境低迷,融资额度有限。威马董事以微弱的优势通过了借壳Apollo出行在香港实现上市。但这一信息并未得到其他相关渠道证实。此外,港股对于借壳上市一事存在诸多限定条件,这也使得威马借壳上市传闻增添些许戏剧性。

成立于2015年的威马汽车,曾和当时许多的同侪一样,深受多家知名投资机构、政府机构的青睐。根据威马招股书披露,在2017年-2022年3月期间,威马汽车累计获得九轮股权融资,累计金额接近200亿元人民币。众多的投资方中,包含了百度、红杉中国、李泽楷执掌的电讯盈科(00008.HK)、何鸿燊家族掌舵的地产商信德集团(00242.HK)、雅居乐集团(03383.HK)、上海国资和上汽集团(600104.SH)等。

威马尽管有多家知名投资机构做背书,但作为资金、科技密集型的汽车产业毕竟是个烧钱的行业,近些年威马的高昂支出使威马资金捉襟见肘。如2021年,威马的行政开支、研发开支和销售及营销开支就分别高达27.05亿元、9.81亿元及9.85亿元,而同期公司的收入不到50亿元。2019年-2021年威马汽车净亏损分别为41.45亿元、50.84亿元、82.06亿元,3年累计亏损高达174.35亿元。截至2021年末,威马流动负债总额高达94.77亿元,而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只有41.56亿元。

如果将威马财务亏损放置于整个造车新势力行业来看,威马表现似乎不足为奇。以“蔚小理”为例,根据目前造车新势力第三季度财报数据,蔚来、小鹏、理想净亏损分别为8.35亿元、15.95亿元、2150万元。也就是说,直到今天也没有任何一家造车新势力爬出亏损的泥潭。

此外,数据显示,2019年-2021年,威马汽车的年销量分别为12799辆、21937辆和44152辆。按照2021年销量计算,威马汽车的年销量不足蔚来、小鹏和理想的一半。目前连销量过10万辆的新势力车企尚未爬出亏损泥潭,更遑论威马汽车了。

11月21日,沈晖发布了一份全员内部信,他在信中称:减薪是为了降低运营成本,应对资金压力,措施包括M4及以上级别管理者只发放50% 基本工资;其他员工发放70%基本工资,取消年终奖等奖金、暂停发放购车补贴等。

相较于威马汽车欲通过借壳上市已达到拓展融资渠道的传闻,Apollo出行作为当事方之一却未给出明确答复,而是在同时期,也就是12月5日晚,对外发布一则公告。

Apollo出行发布公告称,“目前拟收购一间从事智能电动车的公司。”而这家目标公司的业务“涵盖一系列配备先进技术的智能电动车,其目标客户为中国年轻且精通技术的用户,特别是家庭。”这些描述跟威马的定位若合一契。

如今,威马究竟是欲通过Apollo出行实现借壳上市,还是Apollo出行计划收购威马汽车,目前双方均未做出明确答复,这让威马汽车未来融资变得扑朔迷离。

  • 凤凰网汽车公众号

    搜索:autoifeng

  •  官方微博

    @ 凤凰网汽车

  •  报价小程序

    搜索:风车价

网友评论
0人点赞
|
评论0
加载中...

大家都在看

趣图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