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北京
更多应用 |
官方:微博/微信
| 车展 | 专题 | 车商通 | 商用车

凤凰网汽车

凤凰网汽车>全媒体>正文

刚“掐完架”就变成“盟友”,吉利和长安在打什么算盘?

2023年05月12日 21:20:03
分享到:

吉利长安突如其来的合作,在汽车圈可以说是平地一声惊雷。

5月9日,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吉利控股)与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长安汽车)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围绕新能源、智能化、新能源动力、海外拓展、出行等产业生态展开战略合作。

两家企业在燃油车时代就是“宿敌”,因为产品定位和目标受众高度重叠,两家在多个细分市场展开了激烈“厮杀”。

两个多月前,两家还因为“抄袭门”吵得不可开交。

今年2月底,长安汽车向吉利汽车发出律师函。长安汽车方面表示,吉利汽车在2月23日发布的吉利银河“银河之光”原型车,在外观方面涉嫌大量抄袭长安汽车已经发布的车型,侵犯了其知识产权。吉利汽车火速发布声明回应,斥责长安汽车的律师函“内容严重失实、指责毫无根据,误导公众”。争端在网络上引发热议。

对此,吉利高管杨学良还在社交平台上“劝架”,表示两家企业:“要良性竞争,不要内卷内讧;要转型发展,不要同室乱战:要团结一致,不要分裂抹黑”。5月9日,双方合作官宣后,杨学良再次转发消息表示:“小风波不影响大格局大方向,前期因为双方工作层面沟通不及时产生误解......”

从杨学良前后发言不难看出,两个市场上丝毫不让的“对手”早已谋划合作。“内讧”“同室”等字眼其实早有预言。

针对这次合作,在这次签约仪式上,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以下简称中汽协)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付炳锋表示:“中国汽车从跟随到引领,正处在转型跨越的关键阶段。长安吉利是中国汽车企业优秀代表,此次双方开放合作,有利于打造中国汽车大品牌形象,催生行业协同效应,并在产业高质量发展和行业高强度竞争下,开启企业高水平竞合的新局面。”

上述行业专家和企业高管提到的“大品牌”和“大格局”“大方向”引发外界猜想。

昔日“对手”为何结盟?

从本次签约内容来看,吉利长安的合作方向几乎覆盖了汽车转型升级的主要方向。

根据官方信息,在新能源领域,双方将就电芯、充换电技术、新能源汽车产品安全,新能源产业布局进行合作;在智能化领域,双方将围绕芯片、操作系统、车机互联、高精地图、自动驾驶等展开合作;双方还将共同开展动力平台、动力技术的合作,探讨海外发展、出行生态的合作共享,并在工业互联网、区块链、碳交易等领域展开合作,共享前瞻技术应用发展。

双方合作内容和动机引发业界讨论。事实上,虽然吉利长安分别是民营车企和国有车企龙头企业,但是双方在计划合作的新能源、智能化、新能源动力、海外拓展、出行等领域,并没有获得行业头筹。

在新能源领域,双方都处于“金字塔”腰部位置。中汽协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总销量为688.7万辆,销量排名前十位的企业集团销量合计567.6万辆,占比达到82.4%。在这其中,吉利长安排名第五和第七,2022年新能源汽车总销量分别为32.9万和28.4万,合计不到第一名比亚迪的三分之一。

在新能源动力方面,传统车企出身的吉利长安布局有限,以最核心的动力电池为例,双方都是以外供为主。根据工信部车型目录查询,目前吉利新能源乘用车所用动力电池主要由宁德时代(包括其旗下公司江苏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四川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福鼎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等),以及吉利与宁德时代的动力电池合资公司提供。而长安汽车则有宁德时代、比亚迪、江西安驰等多家供应商。

在智能化方面,双方的优势也不突出。吉利是发挥资本“特长”,通过成立亿咖通、收购魅族、投资擎科技等相关公司构建生态链。长安虽然成立了智能化研究院,但是还依赖外部支援,其在智能化方面的“先锋”品牌阿维塔就与华为展开了深度合作。

此外在汽车出海方面,目前双方也处在排行榜的中间位置。中汽协数据显示,2022年吉利长安两家企业整车出口量分别为19.8万和24.9万辆,排名第六和第四。汽车出口前三分别是上汽集团奇瑞汽车和特斯拉

如何理解“大品牌”?

对于两家强势企业,针对相对弱势领域展开合作的行为,外界更多理解是形势所需。随着特斯拉比亚迪等企业的崛起,市场已经充分验证了汽车“新四化”对整个产业的影响以及发展速度和迫切性。

2022年,吉利在研发方面投入了84亿元,较此前一年增长51.2%。吉利汽车表示,“主要由于本集团加快新能源和智能化转型,研发投入较高所致。”

在刚刚过去的上海车展上,长安汽车长安汽车董事长、党委书记发布了" 海纳百川 " 计划。到2030年,长安汽车希望在海外市场将实现 " 四个一 " 的发展目标,即海外市场投资突破 100 亿美元,海外市场年销量突破 120 万辆,海外业务从业人员突破 10000 人,将长安汽车打造成世界一流的汽车品牌。

对于此次合作,李书福表示:“在科技无限畅想、产业自由跨界的变革时代,开放共创共享是永恒的主题。吉利长安紧密合作,加大投入,优势互补,能为用户创造更好的出行体验,为产业提供更多的创新探索。我们将携手做强核心竞争力,助力中国汽车早日进入全球汽车价值链中高端。”

朱华荣则认为:“此次战略合作,是一次强强联合的典范。以此为新起点,未来双方更将发挥各自优势,共享资源,为全球用户带来更加美好的服务和体验,推动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中国汽车强国梦贡献应有力量。

双方注脚都落在“全球”上。由此可见,此次两家龙头企业联盟,不单为了提升新能源、智能化“短板”,还将目光看向了全球。由此不难理解,上文提到的“大品牌”、“大格局”“大方向”的意义。

事实上,为了应对汽车转型升级和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结盟乃至合并已经成为了产业新潮流。2016年,国务院发布“鼓励汽车等领域相关中央企业共同出资组建股份制专业化平台,推动专业化整合”相关政策,倡导国内车企合作与融合,以应对全球竞争,推动中国汽车走向世界。

近年来,汽车巨头结盟乃至合并的案例并不少见。例如,2017年,一汽集团与东风汽车集团正式签署共建前瞻共性技术创新中心战略合作框架协议;2018年,中国一汽东风汽车、长安汽车三大央企正式签署移动出行意向协议书,决定合资组建T3出行服务公司;2019年,PSA与FCA签署合并协议成立STELLANTIS集团。2020年,本田与通用在北美组建汽车业务联盟,宣布在采购、研发、车联网、汽车平台和动力总成方面展开合作等等。

不少业内人士认为,随着市场竞争升级,“大”会成为汽车产业的发展趋势。

但是也有业内专家指出,作为在业务上存在直接竞争的对手,车企间的合作联盟面临诸多现实难题。例如,特斯拉丰田雷诺-日产-三菱联盟,广汽与奇瑞长安汽车重组哈飞昌河等,此前车企间的合作,要么以失败告终,要么暗生龃龉,或者没有实质性进展。

因此对于此次长安吉利的合作,业界充满疑问。围绕新能源、智能化、新能源动力、海外拓展、出行等产业生态的合作,接下来双方会有哪些具体动作?怎样的合作形式才能形成真正的“大品牌”“大格局”,从而应对市场竞争,走向全球呢?对此,业界期待下文分解。

  • 凤凰网汽车公众号

    搜索:autoifeng

  •  官方微博

    @ 凤凰网汽车

  •  报价小程序

    搜索:风车价

网友评论
0人点赞
|
评论0
加载中...

大家都在看

趣图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