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品牌冬至 前6月销售业绩自由落体下滑

2011年07月18日 16:43
来源:华西都市报 作者:黄明君张雁飞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与去年293.09万辆、同比增长34.08%的辉煌业绩相比,今年上半年的自主品牌可谓是自由落体,疲态尽显——

近日,强势回归A股的比亚迪(002594)发布业绩预告,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在1.21-3.63亿元之间,较去年同期的24.2亿元骤降85%-95%。资料显示,比亚迪上半年的汽车销售大幅滑坡,1-5月销量仅为20万辆,同比下降20%。实际上,比亚迪销量的极度缩水,仅仅是整个自主品牌现状的冰山一角。奇瑞吉利、华晨、长安众泰华泰江淮、天津一汽上海汽车等主流自主品牌,其销量均首次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

摆在面前的事实是:高速增长两年之后的自主品牌,在今年遭遇“寒流”,猝不及防地从炎夏堕入寒冬。

纵观近10年车市,每当汽车市场进行强烈调整,自主品牌总是最先遭到市场冷遇,占有率直线下降。在更早的2004年,在汽车市场低迷、全行业利润出现负增长的情况下,自主品牌的份额也是率先下滑。而与去年293.09万辆、同比增长34.08%的辉煌业绩相比,今年上半年的自主品牌可谓是自由落体,疲态尽显。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狄更斯《双城记》中的名句,正成为当下自主品牌的真实写照。

“到2015年,自主品牌乘用车国内市场份额超过50%,其中,自主品牌轿车份额超过40%;大型汽车企业应具备接近世界先进水平的自主产品平台开发能力……”,这是国家“十二五”规划中对自主品牌乘用车目标的界定。市场的高速发展以及政府明确的扶持表态,令各大自主品牌企业在产能领域开始高歌猛进。无疑,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

然而,这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交通压力陡增、用车成本高企、市场竞争加剧……与此同时,近年助推自主品牌高速增长的车市利好政策一一退出,加之今年市场的不确定性,将带来车价的剧烈波动,从而进一步压缩自主品牌的赢利空间。

赢利能力孱弱的残酷现实,展露出自主品牌“光环”背后的辛酸——无论是过分追求销量的增长,还是集中力量聚焦核心技术的追赶,都让原本在资金、人才上不占优势的自主品牌分身乏术,无法将更多的资源和精力放在成本、质量、流程、效率等企业管理能力培养以及品牌建设上,而这反过来又阻碍了企业效益的持续提升。恶性循环的阴云,正笼罩着年轻的自主品牌。

在市场的“丛林”里,最先倒下的往往是弱者。自主品牌在国内迫不得已走了一条低价路线。而如今,“合资品牌扼杀自主品牌的杀手锏,就是以品牌打价格牌。如果跨国公司品牌车降到跟自主品牌同级车同价的水平,我们只有死路一条。从这个意义上讲,自主品牌的冬天到了。”这是一位自主品牌厂家销售老总的无奈叹息。

[责任编辑:robot] 标签:品牌 市场 增长 自由落体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查看跟帖]我要跟帖 0人参与  0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自动登录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同步到微博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