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出口不是权宜之计

2011年11月09日 15:49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李永钧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今年以来国内汽车市场低迷,与此相对照的是,今年中国汽车企业出口增长迅速,前三季度汽车企业出口61.4万辆,同比增长59.76%;其中乘用车同比增长更是高达82.89%。但有评论认为,中国汽车只是在目前国内市场上竞争力不够,所以不得已走向国际市场,是权宜之计,是不务正业等等。

这些评论之所以认为中国汽车企业走向世界是权宜之计,是因为不清楚世界上任何一个汽车工业强国,其汽车工业发展最后都是以汽车产品的大量出口为标志和途径的。汽车工业体现“强”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要国际化,要实现这个战略目标,汽车工业就要“走出去”,国际化不是被别人国际化,而是中国的汽车产业要参与国际化的竞争。

汽车工业是一个规模经济特性非常明显的产业,即便中国这样广大的市场,最后也有汽车产品饱和的一天,到了那一天,庞大的汽车生产能力到何处去呢?只有两个出路:一是在国内市场的血拼中看谁能够坚持下来;另一条出路是在国际上寻求出路。世界上目前存在的汽车跨国公司都是成功地在国际化环境中生存下来的胜者。因此,走向世界,开拓国际市场,是中国汽车企业早晚必须倾全力去做的事情。这是没有疑问的。目前,中国汽车企业,尤其是自主品牌企业,在这方面逐步加速,是符合汽车工业发展规律的。在成功的汽车企业中,也不乏先在国际市场上成功,又返回国内市场的先例。

“十二五”规划纲要对于“走出去”有专门的篇章,“走出去”取决于市场导向和企业自主决策,车企要有序地开展境外的投资和合作。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走出去”销售、投资或合作,一定要造福于当地的人民,这点对于中国车企非常重要,因为在国外,中国车企的表现代表着中国的形象。

因此,“走出去”绝不是权宜之计,而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战略,需要长远规划,这并不是靠运气“捞鱼”,不是机会主义的临时措施。

当然,“走出去”应该在健康运营的状态下实现,“宁可晚进、不可冒进”。绝对不能因为国内汽车多了才走出去,绝不能因为汽车在国内卖不掉了才走出去。中国汽车的低成本优势一定不能是低质量低成本,而应该是规模效益带来的低成本。如果为了“走出去”而“走出去”,牺牲利润和品牌形象,就会带来严重的负面效果。

然而,由于起步较晚等原因,中国汽车走出去势必充满挑战。不仅要把握进入市场的经济状况,还要把握进入市场的政治、法律、社会状况,还面临着跨文化的销售队伍整合问题,跨国产业链条的整合与运营更是巨大挑战。从这个意义上看,进入国际市场的挑战,比在国内市场上依赖跨国公司的现成产品、技术吃饭,要困难得多;对这个严峻的形势务必要有充分的认识。李永钧

[责任编辑:robot] 标签:汽车 中国 市场 企业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查看跟帖]我要跟帖 0人参与  0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自动登录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同步到微博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