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市建立退出机制 打破生产资质终身制

2012年07月27日 08:10 来源:南方日报 0人参与 0条评论 字号:T | T

酝酿多时的车企退出机制终于出台。工信部本周二发布通知,决定在汽车行业建立落后企业退出机制,打破备受诟病的生产资质“终身制”。汽车业观察者指出,此举将推动汽车行业的兼并重组。

乘用车销量少于千辆要被淘汰

工信部对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提出四个方面的管理新规,其中最重要的是建立落后企业退出机制。

工信部要求,对于已经破产或进入破产清算程序的汽车、摩托车生产企业,注销其《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对于不能维持正常生产经营的企业,实行为期2年的特别公示管理(新建企业除外),要求其整改、尽快满足准入条件。

特别公示期间,不受理有关企业的新产品申报。被特别公示的企业经考核符合准入条件的,取消特别公示,恢复受理其新产品申报。特别公示期满后,未申请准入条件考核或考核不合格的企业,暂停其《公告》,且不得办理更名、迁址等基本情况变更手续。

通知明确界定,不能维持正常生产经营的企业是指连续2年年销量为零或极少(乘用车少于1000辆、大中型客车少于50辆、轻型客车少于100辆、中重型载货车少于50辆、轻微型载货车少于500辆、运输类专用车少于100辆、摩托车少于1000辆)的生产企业。

此外,通知还提出对车企生产资质“按照分级管理方式,实施集团化管理”等管理新规,集团公司独资或控股的子公司列入母公司序号内,不再单独设序号。而从2016年起,在《公告》管理中取消改装类其他乘用车、皮卡生产企业类别。现有改装类其他乘用车、皮卡生产企业应尽快达到同类新建整车生产企业的准入条件,升级为整车企业。未按时升级的上述两类企业,应分别转产客车、专用汽车等产品。

大批“零产量”企业面临退场

工信部指出,目前,我国有各类车辆生产企业1300多家,其中汽车整车企业有171家(按集团统计77家)、摩托车120家、专用车900多家、三轮汽车和低速货车135家。在这1000多家企业中,有一批企业多年来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产量极少甚至没有产量,其生存十分困难,更谈不上盈利。由于我国汽车行业退出机制不健全,这些“零产量”企业既无法淘汰,又不具备必要的生产条件,无法正常生产,产品质量难以保证,有的甚至靠倒卖产品合格证维持生存,严重影响了行业正常生产经营秩序。因此,建立有进有出、优胜劣汰的管理机制,已成为汽车产业当前稳增长、调结构、促发展,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

迫使落后企业主动寻求兼并

业内预计,工信部这一纸具有历史意义的通知,将具有推动当前汽车业行业整合的实效。

“退出机制的建立,将推动汽车业的兼并重组。”汽车分析师张志勇对南方日报记者表示,工信部此前已经明文要求,车企异地扩张必须以兼并重组为前提,但在缺乏退出机制的情况下,拥有资质的企业可能漫天要价,更在地方保护下不妨碍行业重组。现在打破这种生产资质的“终身制”,就能迫使落后企业主动寻求兼并重组,特别是大批的地方国有车企。

有意思的是,工信部的通知还援引已经到期的《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2009年,正是由于这份规划的实施,相继发生了广汽集团重组长丰汽车、长安兼并昌河哈飞,广汽兼并吉奥汽车等兼并重组案例,特别是广汽对吉奥的兼并重组,实现了汽车业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首度“联姻”。

但近两年来,在刺激政策推动车市产销规模高速增长的背景下,汽车业的兼并重组再度沉寂。目前一些落后车企手里的生产资质,主要还是成为合资车企异地扩张、地方政府引进汽车项目的“壳资源”。

而时下,车市转入低速增长时期已成为定局,一批主流车企都纷纷陷入负增长,更别说大批名不见经传的小车企。市场的回调已经成为行业整合的新契机。

在今年“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以汽车、钢铁、造船、水泥等行业为重点,控制增量,优化存量,推动企业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和规模效益。”其中,汽车业名列首位。打破车企生产资质“终身制”,正契合“优化存量”的要义。

[责任编辑:robot]

发表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自动登入    注册
ctrl+enter快捷提交

商讯

首页
文章精选
车型大全
广州车展
新车
国内新车
海外新车
谍照
新车图解
购车
试驾
导购
文化
人文
酷车
赛事驾驶
二手车
买二手车
卖二手车
车辆评估
二手车动态
行业
业内新闻
产业评论
访谈
调研报告
论坛
车生活
车型论坛
地方论坛
客户端
凤凰新闻
卫视通
凤凰电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