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凤凰卫视

万向将A123更名为B456 艰难进军锂电池

2013年04月20日 12:06 来源:中国经营报 作者:何勇 0人参与 0条评论

在成功收购美国电池制造商后,万向集团迈出了对A123公司重组的第一步。

近日,万向将A123公司改名为B456系统公司,对此万向表示,“A123申请破产保护前背负了大量的债务,而重组后,债务已经被理清了,新公司与这些债务没有关系,所以A123需要改名来避免新公司运营时可能遇到的问题。”

可以说,新公司的名字既继承了A123的命名理念和品牌效应,又与债务划清了界限。而接下来,如何尽快让A123与万向的电动车产业布局产生协同效应是万向接下来赶紧要做的事情。

收购A123

今年1月29日,中国最大的汽车零部件制造商万向集团以2.566亿美元成功收购美国最大的新能源电池制造商A123系统公司。

对此项收购,万向集团董事局主席鲁冠球称:“新能源电池是世界级难题,A123的磷酸铁锂电池技术世界领先,对A123的收购让已经进入新能源领域14年的万向一下站到世界前沿。”

事实上,作为中国最大的汽车零部件企业,从1999年以来,万向就开始了清洁能源的产业研发,并已在大功率、高能量聚合物锂离子动力电池、一体化电机及其驱动控制系统、整车电子控制系统、汽车工程集成技术等方面取得了不少成果,目前万向已拥有1.2亿安时锂离子动力电池、2000台套电动力总成的产业能力。

尽管涉足电动车领域已有十余年时间,但与国外这些竞争对手相比,万向的差距依然十分明显。

“在发展聚合物锂离子动力电池七八年后,万向逐渐发现进展过于缓慢了,由于起步晚、缺少高端技术研发人员等因素,万向的电动车零部件核心技术先进程度还远远落后于很多外国公司,在电动车的配套方面几乎是空白。万向从1994年进入美国市场,尽管在当地运营比较成熟,但迟迟无法进入美国新能源汽车供应体系。”万向集团的一名内部员工表示。

“收购A123,不仅能将A123领先的锂电池核心技术收入囊中,形成电池产业链条的完整布局,而且也能借全球知名企业品牌优势,集聚技术、渠道和市场产业资源,扩大万向在美国市场的销售份额,同时也能在中国的电动市场占据有利位置。”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技术发展部部长侯福深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而按照收购协议,万向将持续为A123提供资金支持,并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增强A123工程和制造能力,促使其继续保持核心业务的增长。

万向集团CEO鲁伟鼎之前也对外表示:“我们打算在现有美国A123的基础上,帮助公司扩展在国内和国际上的能力,为客户、投资者和两个公司的股东创造长期价值。”

风险犹在

尽管现在万向已将A123收入囊中,但对于电动汽车发展并不成熟的电池技术来说,未来万向同样背负着巨大的风险。

事实上,在锂离子为正极材料的电池中,目前比较成熟的有磷酸铁锂、锰酸锂和三元材料三种。锂电池市场也是多元和多向发展,究竟哪种电池更加安全高效、密度高、使用时间长,还在争论、验证中。

中国电池网创始人于清教表示:“万向收购A123是把双刃剑,美国几大汽车公司表面上和A123进行了合作,但是现在依然没有把磷酸铁锂作为主流技术。由于A123的技术没有得到市场的大规模验证,实际效果有待考证,这也是A123破产的一大原因。因此,万向收购A123是不是一个技术陷阱犹未可知。”

对此,侯福深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按照我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2015年动力电池模块比能量达到150瓦时/公斤以上,到2020年,动力电池模块比能量达到300瓦时/公斤以上,但从现在磷铁锂电池的能量密度来看,它目前还是达不到这个标准的,A123的磷酸铁锂电池能量密度也只有140瓦时/公斤左右。

事实上,万向美国公司总裁倪频在接受采访时也承认,收购本身存在较大的行业不确定性。由于汽车用锂电池的使用成本过高,市场推广困难。

倪频说,由于目前大的市场环境不支持电动汽车的大规模发展,A123现在的问题是做得越多亏得越多,“目前还正在做评估,今后非战略性的、看不到市场前景的项目,原则上能放弃就放弃。”

因此,对于万向来说,几经波折收购完成才算第一步,未来是否能如万向所愿,还充满变数。

鲁冠球:“造车”冲动

万向对A123产生兴趣,要追溯到2010年世博会。当时万向作为世博会新能源汽车电池供应商,和某汽车企业谈电动车合作时,对方扔下一句话:“A123才是全球最好的新能源电池公司”。“一定要想方设法与A123合作。”在认准了新能源是世界汽车产业发展大势所趋之后,万向集团董事局主席鲁冠球立即向美国公司下了任务。

机会也终于在2012年3月到来,A123因为电池自燃事件陷入财务困境,万向随后与A123签订投资协议,尽管在后来收购交易中出现种种困难,但万向始终都没有放弃对A123的收购计划。鲁冠球现在回想起来,也感叹“水太深,当时想得太简单了”。

事实上,从1999年涉足新能源汽车迄今,万向新能源研发投入已超20亿元,在电动汽车领域,万向不仅成为国内最大的电动汽车关键零部件供应商之一,也是目前国内唯一同时具备电池、电机、电控等电动汽车关键零部件产业能力的企业。

2012年3月,陷入困境的A123曾联系了全球超过70家公司,大约有25家有意出资,但A123最终选择了万向。“之前参与收购的几家公司,无论是江森自控还是NEC、西门子,对A123的兴趣都只在其中一块业务,唯有万向承诺整体收购,而且承诺不裁员。所以万向能走到今天,靠的就是合作共赢,有事大家做。”鲁冠球说。

A123电池原理

核心技术:A123电池的核心竞争优势是将锂离子电池的磷酸锂铁正极材料制造成均匀的纳米级超小颗粒,因颗粒和总表面面积剧增而大幅提高电池的放电功率,而且整体稳定度和循环寿命皆未受影响。

功率:高电量产品能力密度达140W·h/kg,输出密度达3000W/kg。

发展历史:A123锂离子电池一直以高功率,高性能,当然还有高价格占据着汽车、军事、政府项目大半市场份额。

收购意义:收购后,万向不仅能将A123领先的锂电池核心技术收入囊中,形成电池产业链条的完整布局,而且也能借其全球知名企业的品牌优势,扩大万向在美国市场的销售份额,同时也能在中国的电动市场占据有利位置。

发表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自动登入    注册
ctrl+enter快捷提交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