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卖官潜规则:明码标价 钱不到位不提拔


来源:南方都市报

人参与 评论

中央巡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张本平14日在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在线直播“反腐三人谈:用好巡视这把剑”时透露,巡视组在巡视当中发现一些地方买官卖官、带病提拔的问题时有发生。比如,有一个地方发生了多名市、县组织部长卖官鬻爵,有的涉案资金达数千万

 

 

据了解,十八大以来,中央巡视组已开展四轮巡视,涉及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7家中央单位、6家中央企业和两所部属高校。巡视发现,有8个地方干部任用存在领导打招呼、拉票贿选、跑官要官、弄虚作假之风,有5个地方甚至存在着严重的买官卖官问题。

今年8月,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接受组织调查的山西省委原常委、省委原秘书长聂春玉被指任吕梁市委书记期间,当地一名老板多次为其提拔“运作和活动”,不少干部群众反映,当地官员在升迁过程中需要花钱“公关”时,民营企业就成为“提款机”。双方共同合作,以谋取更大利益。

潜规则

聂春玉

一名多年从事纪检工作的基层干部告诉记者,买官者一般为三类人:

一是放长线钓大鱼,隔一段时间会向领导进行表示,不达目的不罢休

二是雪中送炭,当领导干部家遭遇病灾,领导子女出国等,买官者便会慷慨解囊

三是猛烈攻击,短时期投入巨资进行买官

一名反腐专家说,买官者的资金来源主要分为四种:

一是借钱买

二是贷款买

三是拉赞助买,即让一些民营企业大老板掏钱买官

四是挪用公款买

这名专家说,卖官者也分为三种:

一是暗示卖官,即在干部调整之前先放风,或者干部调整之后不任命,许多急于提拔的人赶忙送礼

二是半推半就,嘴上说不要,但实际却接收

第三是直接索取,即明码标价,某个官职多少钱,钱不到位就不予提拔等

原因分析

北京大学廉政建设研究中心副主任庄德水:不讨好一把手则升迁无望

那么,买官卖官现象何以有机会在官场存在呢?

庄德水认为,买官卖官现象,在出台了很多规章制度、管理办法的情况下,仍在一些地方出现,主要是官场生态没有改变。“一把手掌握的权力过于集中。一个领导干部能不能升迁,什么时候升迁,都是一把手说了算,一些人被逼无奈,若不通过买官卖官,不讨好一把手,则升迁无望。”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褚松燕:官员属于公共稀缺资源

褚松燕认为,造成买官卖官问题比较突出的原因是官员属于公共稀缺资源。从制度上来说,官员选拔过程不透明、用人的标准和相关程序不清晰,加上人为因素的干扰,造成这一现象较为突出。

褚松燕认为,现行的官员选拔制度,缺少具体、客观的评价指标。“都在讲官员要德、能、勤、绩、廉,但什么是德?什么是廉?通过什么样的指标来体现出来?因为指标不明晰,所以在落实过程当中就给了一些不法分子可乘之机。”

西北政法大学行政法学院院长王周户:监督、举报机制不完善

王周户认为,监督、举报机制不完善也是造成买官卖官屡禁不止的原因之一。如当群众和基层干部发现买官卖官现象时,通过正常的程序很难举报,很多案件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一些地方甚至出现举报人信息被泄露、打击报复举报人等问题,“这种示范效应带来的负面影响是巨大的,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买官卖官没人管、没人问的局面,助长了歪风邪气。” 本版文字:据新华社电

专家支招

分解一把手权力,还权于民倒查问题干部,看是谁提拔

北京大学廉政建设研究中心副主任庄德水建议,应合理分解一把手权力,还权于民。

西北政法大学行政法学院院长王周户认为,要强化管理、监督措施。一方面给决策人实行终身责任倒查机制,对出问题的干部进行倒查,看是谁提拔的,有没有充分发扬民主。另一方面,应该发动群众和社会舆论等强化对官员选拔、任用过程的监督,不给贪腐行为留下死角。

(完)

人参与 评论

资讯热点

频道推荐

热讯

0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