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进口车反垄断调查:一笔复杂的糊涂账

2013年08月28日 09:37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何芳 0人参与 0条评论

上周,进口车价格暴利涉嫌反垄断法的话题,被推向新的高潮。在发改委反垄断局局长许昆林公开表示,反垄断调查的下一个目标将包括石油、电信、汽车、银行在内之后,商务部也公开表示对汽车反垄断的关注。

23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表示:《反垄断法》严格禁止经营者滥用其市场支配地位,排除限制竞争。同时,《反垄断法》禁止供应商与经销商达成协议,以固定产品的零售价格或限定最低零售价格。如果汽车供应商存在以上违法行为,将依法予以处罚。

联系到发改委今年以来对于手机、酒类、奶粉业的反垄断立案调查,在国内主流媒体的炮轰和外电的高端关注下,“进口车暴利”的话题一度喧嚣尘上,汽车行业反垄断调查更是“风声鹤唳”。

然而,到目前为止,发改委关于规范进口车价格暴利的监管大棒并没有落下。8月26日,国内主营高端进口车型的北京百得利集团一位经销商老总也告诉记者,目前没有监管机构介入,厂家也没有什么动作。

一位高端进口品牌总代理商负责政府事务有关人士告诉记者,目前并没有相关机构找到他们进行涉嫌垄断的调查。“反垄断法目前还比较新,商务部、发改委、工商总局三个部门都有涉及,我们在这方面也是摸着石头过河,属于准备不足。”

关于进口车暴利,记者调查京城多家豪华品牌之后发现,进口车加价行为的确存在。北京一家经销商集团高层告诉记者,“目前大部分进口车也不怎么挣钱,北京市场现在只有个别车型,如刚刚上市的路虎揽胜在加价销售,最多加到10万左右。不过,大部分利润基本上都留在厂家,也就是总代理那里。”

定价权的来龙去脉

针对进口车的定价机制,跨国公司有一个全球定价中心,根据各个国家的税赋来确定价格,也就是报关价格,首先这个环节中国就与国外有了差距。

进口车到了国内,总代理给授权经销商的价格,是报关价格加上关税等费用,再加上总代理商的利润,然后授权经销商留下自己的利润,最终一台进口车被消费者买走。

目前,总代理的定价体制,是行业的秘密。对此有行业机构调查发现,不同的进口车的毛利率不同,有的可以达到30%,而有的即将换代的车型可能是没有利润,甚至是赔钱卖。

“当然,总代理商有自己的运营成本,组织实施区域市场的营销工作,它获取利润是必然的,但总代理这种单一的、唯一的进口身份,首先就有垄断的嫌疑,”它在流通领域进行了加价,这部分利润,是否涉及垄断,如何打破,值得商榷。”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

“关于厂家的定价体系是不透明的,我们不知道,厂家也会参考市场对某些车型的畅销程度来定价,这个逻辑是对的,但是它保留多少利润经销商是不知道的也不会去研究,除非《品牌管理办法》改了。”百得利的上述人士告诉记者。

在《品牌管理办法》之前,进口商都是在全国授权了好几家,宝马以前在全国有五个总代理,或者说叫进口商,这些进口商直接跟德国宝马订货。不管是捷豹路虎还是奥迪,都是直接从英国或德国的厂家直接进口的。在《品牌管理办法》出来之后所有这些进口商全收回了,全部由厂家设立的进口车公司来做,渠道就比较单一。

针对记者关于汽车品牌管理办法实施之后,经销商的成本是不是更高了,上述经销商的回答是,是没有太多可比性。因为在《品牌管理办法》之前中国没有进入WTO,所以当时进口的关税也特别高,而在中国进入WTO之后关税逐步在下降。

“现在是25%的关税,原来的关税曾经最高能达到100%。原来宝马3系的关税在没有国产之前就是达到100%,所以现在的关税已经比以前要低太多了,总代理赚取的利润也因此非常不透明。”上述百得利经销商告诉记者。

实际上,进口车的暴利很多时候是奇货可居造成的。据了解,目前捷豹路虎中国等总代理商非常紧张,已经建议经销商不要加价售车。“经销商也是为了弥补搭售的亏空,比如总经销商再向经销商批发热销车型的过程中,同时强行搭售一些滞销车型,为了滞销车型带来的亏空,很多经销商对于热销车型自然是铆足了劲赚一笔。”

凤凰汽车询价

发表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自动登入    注册
ctrl+enter快捷提交
  • 三厢车
  • 两厢车
  • 豪华车
  • SUV/越野
  • MPV
  • 旅行车
  • 高性能/跑车
  • 敞篷车
  • 其他热门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