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在自我中洗礼世界 | 东京见闻
汽车
汽车 > 汽车资讯 > 正文

东京,在自我中洗礼世界 | 东京见闻

文丨曹佳东

纷繁的产业特质与墨守成规的生活态度,造就了东京最难以模仿的一面,可是其在自嗨中升华的汽车市场,却也在日本文化的渲染下,从能源革命到产业转型,都影响着整个时代。

是什么让东京看起来脱离了整个世界?是日本人习惯对细枝末节的过分考究,或是深藏在这里的顶级工业所赋予的强者底蕴?也许多年来,在令人流连的美食和几近疯狂的购物季侵扰下,早已无人对此再做深究。可对于带着即将以另一视角看这里的我们而言,这些弥留在东京街头的烟火之气,仅仅是此行的一个开始。

东京车展前夜,平静与躁动、兴奋与踌躇,杂乱的思绪从踏上征途的那一刻起,就已盘踞在心头难以放下,可当飞机刚刚划过这个看似通透却倍具神秘的邻国天际,对这个城市最深的期待,却又随满目的霓虹彩灯飘散至Daikoku PA的嘈杂声浪中、台场Gundam的庞大身躯边……

降落、刹车、滑行……幸好,伴随波音777的嘶吼声渐停,飘远的魂魄才被唤回,重置于羽田空港的熙攘中。而彼时,面对似懂非懂的日文和操着各地方言的中国人,异国他乡的焦虑却又在顷刻间被清场。

从未想来过、却又从未释怀过,可当一切发生时,平静到仿佛只是再一次国内的出差之行。没有障碍与迟疑,东京目所能及的却是如此温和,不含一丝杂质。

相似的浮华,深藏的文化

这是一个发展极快、生活极其丰富的城市,但同时也是一座极有内涵且经得起探究的城市。如果来到此处,眼中充斥的只是霓虹灯下的纸醉金迷,那只能说说你所了解的只是这个城市最表面的浮华。

或许东京始终不会有着厚重的历史痕迹,可当汇集在此的工业力量一遍又一遍地刷新着东京之时,古风阵阵的江户风情也时不时会从眼前掠过。

因而在这里,尽管诸如Ginza Place等一幢幢被商业气息笼罩的建筑,鳞次栉比地安放在银座的路边,可事实上,相隔不远处,也总能遇见那些自带卑微感的纸片楼,连同浓郁的日本民族风格一起半掩在的招摇的牌匾后。

很显然,跟北京等从历史中走出的现代城市一样,裹挟着铜臭气息的经济浪潮,正在东京癫狂地印制着现代文明的同时,深藏的民族文明,也固执地在这样寻找着属于自己的栖身之所。蜷缩在旮旯里也好、被伪装成打卡圣地接受来自世界的瞻仰也罢,东京始终都保留着一丝特有的内涵。

只是相比东京在现代与传统中产生的天翻地覆而言,日本人留存在骨子的“轴”却从未被更改过。可以说,在如此固执的民族思想牵绊下,看似杂乱无章的城市秩序,总是令人难寻诟病。

很多人都说,日本最污秽、最黑暗的角落都会干净到令人发指,一路走来,虽依稀能见在街旁的些许垃圾,但望着一尘不染的街面,手中捏紧的杂物也不得不有意识地塞入包中。与此同时,终日的毂击肩摩不仅没有平添一丝疲劳感,交通的好感度甚至让人对这个忙碌的城市充满着不舍。

除去贵到怀疑人生的的士以外,东京的轨道交通的便利性和优越性在全球是无出其右的。准点率异常高的新干线,从东京延伸到九州,并向东北方面延伸;地下铁串联起整个地下交通网,几乎能到达东京所有的重要地区……

兴许全程高自动化的运作流程和苛刻到变态的时刻表,俨然让东京丝毫不近人情味,可就是这种极致的城市体系,却成为了全世界大城市争相推崇的对象。只不过慵懒的美国人、圆滑的中国人、或是傲娇的欧洲人都无法参透的是,造就这一切的日本文化却很难被模仿。

而在无数次进、出站后,也不知过了多久,白日的喧嚣还未弥散,东京又开始换上了另一种胶片,重新冲洗出新的景象。入夜,幻想中的静谧还未来到就被取代。唯有在走出菊台站,拐入不知名的小巷中,路旁的小店零星的暗淡灯光,才能在不经意间为这座不停运作的城市带来了些些属于夜的宁静。

很难相信,将近4000万人居住在这狭小的空间里,遵从着那些刻板原则行事,却又在歌舞升平中活得如此潇洒。当然,作为异乡人,暗藏在东京里子的那些无序的确无法寻迹,毕竟那些习惯在居酒屋买醉、穿着笔挺却又面露愁容的职场人,仅会在深夜出没。而此时,我们能看到的只是在饭桌边大快朵颐的国人和一小撮奔波在街头的传单“女仆”。

比起面子,实用才是立足之本

短短的一日,虽已足以感受到这个城市的奢华。可同时,充斥于街头巷尾的K-CAR们,却将东京的汽车市场与其繁华的外表硬生生地割裂开。总以为,在这个世界上最大且有着浓烈汽车文化的城市里,人们会试图使汽车尾气闻起来比远处富士山上的空气更清新。

可事实上,站在在远离市区的菊川桥边多久,大排量豪华车除奔驰外几如绝迹一般,有且仅有的是一辆辆精致的盒子小车缓缓驶过。而透过太阳直射的光线下,这些车内坐着的总是白发苍苍的老人,或是终日游走于家与市场间的家庭主妇。

细细想来,也许东京高昂的拥车成本、紧缺的公共资源等一系列客观因素,无形中使汽车不再是吸引人们的主要商品。它所扮演的角色除了是点到点的代步工具外,已再无其他作用。

诚然,由此造就的封闭用车环境、务实的用车理念,造就了东京独特的汽车文化。可这样冷漠的市场,也早已让那些连年为抢占新兴市场份额的欧洲列强失去了耐心。

也许在东京最繁华的街口,仍会有大众等少数欧洲车企开设的店面在此驻扎。可是如今的他们,宁愿在犄角旮旯里,招揽表情漠然、匆匆而过的日本人,却不愿再次前往不远处的东京国际展览中心,为人们再次讲述欧洲汽车工业跌宕起伏的历史,以及他们为未来做出的下一次跨越式变革。换言之,东京车展褪下的光环,早已在这些车企的轻视中碾得粉碎。

然而与这些蜷缩在东京车市夹缝中的海外车企相比,丰田的庞大势力在这里的确令人咋舌。要知道,虽然丰田在日本尚不构成现实意义上的“财阀”,但其在日本的汽车产业、乃至全球经济社会中却极具影响力。至于丰田在本土汽车产业链上下游的渗透深度和控制力,同样也远超日产、本田等其他日本汽车制造商。

因而当一遍又一遍的过滤着街头巷尾那些悬挂着各自特色车标的Allion、Esquire、Estima、Harrier等丰田车型时,不得不感慨,与其说这些丰田车为日本平淡的车市增添了难得的情趣,但不如将其视为丰田为宣誓主权而放出的哨兵。

兴许仅以此既能从某种意义上来判断,丰田之于日本,远比大众之于德国、福特之于美国来得更为金贵。况且,当后者在全球市场上的一再受挫与节节败退时,遍布全球市场的丰田车,早已令这个活在“花是樱花,人是武士”思想下的企业,与不同的地域深深捆绑。

如今,在午夜时分的首都高速湾岸线中,强大如NA1、R32、FD3S、SW20、CT9A……的昔日猛兽,已在一众欧洲性能车的威胁下逐渐凋零。而以它们为代表的日系车,也会像这世间所有的鼎盛,所有的风华绝代,都走向衰落一样,在汽车产业的顶端逐渐失去了庇护之所。

可倘若换个角度来看,在日本、在中国、甚至在欧洲,日系大军在频繁的动荡中非但未就此沉寂,还以那些看似平庸的家用车挑落了一众对手之后,谁还会认为这个国度的汽车工业,只是在封闭的本土市场以自嗨的方式,构建抵御外敌的护城河。因而我们更愿相信,对于丰田们来说,学会审时度势早已不只是一种智慧,更像是其一生的修行。

血液中流淌着汽油,唯快不破!

曹佳东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