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疫情已控,为何陆风汽车却停工降薪?
汽车
汽车 > 汽车资讯 > 正文

国内疫情已控,为何陆风汽车却停工降薪?

疫情为原本处于寒冬的车市又降了一层厚霜,使车市回暖路更显漫长,而寒冬下的车企正竭尽所能采取各项措施以求平稳过冬。

日前,拥有陆风品牌的江铃控股有限公司发布了一份关于薪资调整的通知,通知显示,公司决定对停产停工期间所有员工收入进行调整,同舟共济共度难关。

其中,职位在执行副总裁以上的收入下调比例为40%,且停产停工期间提供正常劳动没有收入补贴;其他职位收入均下调30%,停产停工期间提供正常劳动可获得10%~20%不等的收入补贴。同时,取消未到公司员工的交通等津贴。通知自3月13日发放工资中开始执行,直至公司恢复正常生产经营。

江铃控股的原有两大股东是江铃集团和长安汽车,持股比为50:50。在2019年4月,原江铃控股以存续分立的方式进行分立,将原有公司独立为两家新公司,江铃投资和江铃控股,江铃汽车归属于江铃投资,陆风汽车等则归属于江铃控股。这也就是说,此次调薪停工指的是江铃控股旗下的陆风汽车。

江铃投资并未受影响,旗下五十铃、江铃福特领界等不仅创新经销商销售模式,并且正常复产复工并顺利交车。同时,江铃汽车还在疫情期间赶制救护车,并向当地医院第一时间交付了一批救护车。

“逆势停工”为哪般?

江铃控股并非是疫情后首家发布公告称进行薪资调整后的公司,上汽集团作为国内最大的整车企业,率先打响了降薪第一枪,随后也有很多车企表示取消上一年的年终奖,或者年终奖延后发放。

除了宣布调整薪资,江铃控股还宣布自通知发布之日起停产停工。

众所周知,此次的疫情中心武汉同样是汽车工厂聚集地,包括东风乘用车、东风本田、东风雷诺、神龙汽车和上汽通用等车企均在湖北设有工厂,同时还有博世、伟巴斯特、德尔福、法雷奥等汽车零部件供应商。

随着疫情的逐渐控制,全国各地的工厂都开始恢复正常运转,甚至是武汉地区的工厂也都陆续开展复工工作。

然而在这种情况下,为何工厂在江西南昌的江铃控股要“逆势停工”?

这一方面说明疫情和车市寒冬的压力还在持续,给车企造成的影响还将持续到未来几个月的时间。另一方面也暴露了江铃控股经营不善的现状,此次停工很有可能再也无法复工。

目前江铃控股主要经营陆风汽车,但陆风汽车的销量却江河日下。

2018年陆风汽车的总销量为18800辆,同比下跌幅度为58.81%;2019年全年销量为12555辆,同比下跌33.2%。原主打车型陆风X7停产销售,陆风荣耀月销量也仅有200多辆,销量着实惨不忍睹。

“自杀式”自救

江铃控股也并非没有进行过自救,但对陆风汽车来说,效果却一言难尽。

在2018年8月,爱驰汽车以战略投资者的身份进行增资,增资17.47亿元,拿下江铃控股50%的股权,江铃集团和长安汽车持有股权分别稀释至25%。由此诞生的新江铃控股也成为了国内首个央企、地方国企和民营汽车混改的案例。

理想很美好,现实却很残酷,混改并未给陆风汽车带来想象中的新鲜血液,反倒是被爱驰汽车抽走了骨干。

据网传消息,爱驰汽车投资之后,很多领导都换成了爱驰外派,并且调走了很多有资历的员工去爱驰工厂工作,陆风汽车并没有要被接管迹象。同时,年前应发放给陆风员工的绩效工资原本指望爱驰会接管,现也杳无音信。

此外,很多陆风供应商现在也因拖欠款项不与陆风汽车合作。

相关员工还透露,由于在售车型销量很差,即便是工厂复工复产,也无法继续生产。本次江铃控股的薪资调整在他们看来就是变相裁员。

此前就曾有人预言,中国汽车市场未来将仅剩几家企业,中国汽车品牌一半以上都将在很快一段时间不复存在。

在汽车行业由增量市场转向存量市场增速放缓期间,业内竞争必将更加激烈,而强者愈强,弱者愈弱,很多命悬一线的汽车品牌也最终将告别汽车历史的舞台,今年突如其来的疫情只是加速了行业洗牌的进程。而陆风汽车被淘汰出局或许便是江铃控股薪资调整结局之一。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