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中国车企当年选择了自主研发,如今每年在这一领域不止能省钱
汽车
汽车 > 汽车资讯 > 正文

这家中国车企当年选择了自主研发,如今每年在这一领域不止能省钱

不久前,上汽大通南京工厂为了快速恢复正常生产,不得不快速“切换”600多家受疫情影响而无法开工的供应商。以冲压车间的钢材为例,通过对材料刚性、拉伸性、外观和尺寸的比对,上汽大通很快就锁定了国内另一家大型钢企的钢材……在重复了数百次类似的操作之后,不到半个月的时间里,上汽大通南京工厂复工后的第一辆车就下线了。

“除了复工‘先遣队’的辛苦和努力,这一次上汽大通能够顺利复产,自主研发的全产业链绿色环保材料数字化管控平台也功不可没。”上汽大通车身部非金属材料系统经理刘茜告诉记者, “相比其他企业的材料数据分析系统,大通这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材料大数据系统贯穿了整个供应链,不仅拥有对车型生产更强的适应性和针对性,而且相比其他同类型平台,更有助于精益生产。

还好当时选择了自主研发

近日,上汽大通这个基于数据化平台的全产业链绿色材料管控体系(以下简称材料大数据系统),获得了上海市产业转型升级发展专项资金,这也是继这个项目获得2017年上海市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一等奖、2018年上海市质量标杆奖和2020年全国质量标杆奖之后所获得的又一项激励。

所有主机厂都会配备各自的汽车材料数据库系统,用来收集零部件的基本材料信息,明确所有材料的使用情况,以便对供应链各个环节和各级产品进行信息化管理。

“但其中不少企业用的是购买现成的普适性系统。大通和他们情况不一样,一是大通横跨商用车和乘用车两大领域,生产的车型比较复杂,二是出口的国家也比较多,更要从材料层面就要开始考虑到如何适配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律和法规。”刘茜表示,“比如上汽大通生产的车型如果要出口澳洲的话,就得满足澳洲的石棉法案。这就意味着,上汽大通需要的材料数据库系统必须涵盖方方面面的标准。而一般采购一套普适性的数据分析管理系统,需要100多万,如果还要做针对性的改进和优化,可能还要再支付额外的费用。而我们这套系统完全是自主开发的,也就花了十来万。

据了解,因为这个系统是根据上汽大通实际情况开发的,它还能跟着上汽大通发展的步伐同步升级。例如,在2016年,材料的环保合规相关数据标准被纳入材料大数据系统,2017年又添加了绿色材料数据库。“其实,一开始也是被逼出来的,那会儿没那么多预算去买一个材料数据库系统。现在回过头来看,还好当时选择了自主研发,我们DIY了一套汽车材料大数据系统。”刘茜笑着说。

为车厂筛选最优材料方案

据介绍,上汽大通这个自主研发的材料大数据系统中,大约归纳统计有10万种材料,其中的排列组合显然是一个非常“恐怖”的数字。而通过大数据的比对分析,整车厂就可以相对更高效地挑选出最优的材料方案。

“以前,我们的发动机罩盖用的是尼龙加玻纤的材料,差不多每公斤30元,”刘茜介绍说:“随着长玻纤技术的发展,长玻纤加聚丙烯的材料比起尼龙加玻纤的材料来说,已经没有太大的区别,但价格明显要低一些,每公斤不到20元。这样一来,原本车上使用尼龙加玻纤材料的零件都可以替换成长玻纤加聚丙烯的材料,成本大幅度优化。”

类似的案例还有不少,包括非金属货箱宝、复合材料板簧和轻量化材料电池箱都是通过这套材料大数据系统进行了材料和成本优化。

上汽大通的材料大数据系统不仅能构建高效实用的供应链,还能显著地提升生产质量和效率。刘茜介绍说,在没有开发绿色材料数据化云平台之前,上汽大通的整车认可一次性通过率约为84%。有了这套系统后,主机厂可以从中选择符合要求的材料推荐给供应商,大大节省了试验费用和周期,上汽大通的整车认可一次性通过率也提升到了98%。

将宝贵的人力解放出来

材料大数据系统上线以后,和以前最明显的一点不同,就是把宝贵的人力资源解放了出来。

刘茜举例说,在每个车型上公告之前,主机厂要向公告部门提供一系列材料,证明发布的车型满足国家的法律法规。其中,材料中所需的整车回收利用率等信息就要主机厂根据材料使用情况进行计算。“我们的绿色材料数据化云平台开发了一键计算的功能”,刘茜介绍说,“以前没有这个系统的时候,认证一个车型需要2个人工作45个工作日,现在只需要1个人7个工作日就可以做完。”

“要知道,一辆整车拆解下来大约有十万种材料,单纯靠人力管控的话,可想而知是多么浩大的工程。假如委托第三方来计算的话,一个车型就需要花费数万元,而去年,上汽大通一共认证了约40多个车型,仅这一项,就省下了几百万元的费用。”刘茜说道。

挑选好的供应商更精准了

“通过大数据系统,我们可以掌握很多满足条件的供应商信息,进而在里面找便宜的那家。”刘茜说,“例如,保险杠上常用的一些材料,如果从国外进口会比较贵,但这类塑料材料目前已经没有技术壁垒了,国内也有不少供应商的产品很不错,我们就可以通过数据库的比对,替换掉这些进口供应商。可以说,有了这个系统,企业挑选供应商再也不用大浪淘沙了。”

不仅如此,在突发情况下,材料大数据系统还能帮助上汽大通最快找到可替代供应商。之前,上汽大通南京工厂使用的武钢钢板库存告急,必须马上找到符合性能要求的可替代钢板。所幸,上汽大通的材料数据库非常完善,其材料实验室已经对所有供应商的钢板进行了性能测试,相关信息都已录入了数据库。工程师只要在信息库里把零件需求和钢板信息进行匹配,就能找到满足要求的可替代供应商了。

可以说,有了这个材料大数据系统以后,上汽大通挑选优秀供应商就更精准了。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通过上汽大通自主研发的这个材料大数据系统的表现,可以预见的是,随着大数据、5G、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的深入运用,企业手头上的各种新式工具也将越来越多,在精益生产领域的潜力还将被进一步放大。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