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殷墟,中国文明社会可以确认的最早国都,在这里出土了中国最古老的汉字--甲骨文,从这些先人留下的文化遗产中,我们找到了时间的“痕迹”。
    3600多年前的甲骨文中就有明确的“时 ”这个文字,它可解读为“太阳有脚在慢慢地行走”,这是时间的概念首次以文字的形式,出现在华夏文明的记忆之中。
  • 1279年,元代著名天文学家郭守敬受命修订历法,为此他组织“四海测验”,设立了27个观测站,其中登封观星台就是由他亲自建立的27站里的中心观测点。
    借助观星台,以及简仪、仰仪、景符等十多种当时世界最先进的天文仪器,郭守敬最终编制成了《授时历》,它推算出的一个回归年是365天5时49分12秒,与地球绕太阳公转的实际时间只差26秒,精确地测量到了时间的“距离”。
  • 西安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40多台不同类型的守时原子钟持续运行,综合产生出连续稳定的原子时,然后再经过这台铯原子喷泉钟校准之后,再溯源到协调世界时进行对准,最后,定期通过地球自转服务机构(IERS)公布的闰秒信息进行闰秒,最终才得到了最准确的北京时间。在这里,对时间的探索已经从感性的认识跃升到物理世界的极限。
  • 在四川省稻城县海子山,这里建立了由地面簇射粒子探测器、水切伦科夫探测器和广角切伦科夫望远镜组成的“观天列阵”。 “观天列阵”采用了四种探测技术,全方位、多变量地测量来自高能天体的伽马射线和宇宙线。这个“观天列阵”还有个昵称叫拉索。借助拉索,中国科学家向世界科技最前沿发起了挑战,取得一项又一项的科研突破。
致敬华夏科技文明,践行勇者无畏的极致探索精神,近日凤凰网携手仰望U8,奔赴安阳殷墟、河南登封、陕西西安、四川稻城四地,探寻时间的奥秘,用更具象的方法寻找「时间在场的证明」。[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