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意外的看到了一则新闻,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的学生改造的节能车以一度电跑1232公里的记录获得了吉尼斯世界记录,成为了人类史上最高效的电动车。一度电跑1232公里意味着什么?它意味着用六毛钱的电量可以从北京跑到上海。在人们惊叹的同时,新闻评论中一条点赞最多的评论着实看着尴尬。
WHAT?你说我们中国高校没有做这些事情的人?还振振有词?
越是无知的人就越是浅薄,越是浅薄的人就越是容易对一件事情简单粗暴的下定论,即使是错的,但是看起来好像了解的很多的样子,那样就够了,这种人比比皆是。但笔者还是忍不住要来辟谣,我们中国的高校在节能车方面一直非常进取的好吗!每年都有非常多的高校学生以及车企自己造车参加节能车大赛,其中在国内最具有代表性的赛事为本田的节能车大赛(敲黑板)。
本田节能车大赛由Honda创始人本田宗一郎先生发起,于1981年在日本创办,每年都有超过500支车队参加比赛,自从2007年进入中国,至今已经有十个年头。它真正拉近了节能车与人们之间的距离,一群爱车的小伙伴,一些娴熟的技巧,不需要巨额的资金,就可以实现造车的梦想,可以说是真正的平民赛事。
节能环保为比赛最终目的 共分两个组别
本田节能车竞技大赛共分为2个组别,分别为燃油组和电动组(其中电动组为本田于2011年在中国首创)。
无论是燃油组还是电动组,二者的终极目的都在于如何利用最小的能耗跑出最远的距离。而对于这一命题,在能源消耗方面,设计师们有两个首要需解决的问题。
如何使得节能车又省油又快,车身的轻量化非常重要。为了完成这一命题,设计师们在车身结构上下足了功夫。目前,在车身结构上我们常用的材料有碳纤维、玻璃纤维和薄铝板。其中碳纤维也是各种高性能跑车所青睐的对象,主要是因为其质量轻、硬度高、抗腐蚀性强的优点。在实现了轻量化后,电动节能车重量大约为20kg左右,燃油节能车重量一般为40kg左右(发动机重量所占比重大)。
为了减少风阻,在造型上一般都采用水滴状造型,这样的设计更加符合空气动力学原理,达到最小的空气阻力。但是采用这样的造型,驾驶者就必须要采用半躺贴地式的姿势来驾驶,在体验感受上必然是不舒适的。
除了这两个首要考虑的问题外,参赛的节能车必须在别的技术上进行革新,例如燃油节能车可以对控制系统、发动机节气阀、ECU等等方面进行革新;而电动节能车则在能量回收、电池充放电机制等等方面做出新的优化。
一度电就可以行驶那么长的距离,那么我们平时的生活中可以使用节能车吗?目前来说,节能车作为代步使用还是不现实的。抛开国家政策方面不说,节能车的行驶速度一般都非常慢,一般都会以小于30km/h的速度行驶,并且半躺着开车,车内又没有舒适性配置,这种体验感受实在是有些糟糕。
那么节能车的意义在哪呢?套用一句经典的名言,这是节能车的一小步,却是人类科学技术的一大步。节能车的开发,将能源效率转换由理论转变为了现实的存在;技术的革新,为量产车的生产提供了更多的思路。如果有一天,量产车也能够像节能车一样拥有高效的能源转化率,哪怕只有十分之一,就足够引发新的一场工业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