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头峪西沟街一条约500米长的狭窄人行道,宽度只有30多厘米,最窄的一段只有大约15厘米,仅能勉强通过一人。就在这30厘米宽的人行道中央还竖立着很多直径有10多厘米的电线杆。 (资料照片)
千佛山东路南段人行道变成停车场。(胡磊 摄)
慢行交通指的是把步行、自行车、公交车等慢速出行方式作为城市交通的主体,引导居民采用“步行+公交”“自行车+公交”的出行方式,以缓解交通拥堵现状,减少汽车尾气污染,从而营造舒适、安全、便捷、清洁、宁静的城市环境。
家住济南燕山小区的黄先生最近有点烦,“学生开学了,不能开车上下班了,路上太堵了!”。经过近两年来的交通治堵工作,济南市交通环境有所改善,但是随着机动车数量的不断增长和人们固有理念的束缚,很多治堵成果正在被逐渐抵消。发展慢行交通被认为是治理交通拥堵的一条途径。然而一些尴尬的状况让这条路走起来并不顺畅。天气转暖,小王准备骑自行车上班,可是想到乱哄哄的车流,他的头就有点大。王老太则愁着接送孙女上学的“任务”,窄窄的人行道挤满了人,很多时候只能在快车道上走,想起来就紧张。如何让出行不再愁和烦,成为政府决策层和主管部门无法回避的问题,同时也需要行走在这座城市道路上的所有人共同总结反思。
慢行,济南已先行
2010年,济南、杭州等5个城市通过住建部审查,成为全国“城市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第一批示范项目”建设城市。相关部门表示,将通过设置彩色自行车道等方式建设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鼓励市民绿色出行。
随后济南在多条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示范道路的基础上,对慢行交通试点进行了全面提升。在示范道路上体现慢行,就是利用细节设计,保障步行及自行车交通的优先权。文化路和玉兴路是住建部确定的全国慢行系统示范工程,第一次引入步行和自行车优先理念,也首次在市政道路建设中使用了彩色沥青。
据了解,通过推广慢行交通,基本上达到了提倡市民绿色出行、减少汽车尾气排放污染环境、保证非机动车(自行车和步行者)路权的目的。可以说济南市的慢行交通发展建设和管理有了一个相对良好的开端。
2012年初,济南市全面启动交通治堵工作,相关部门加大了对机动车占用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停车的整治力度,大力保障慢行交通路权,给慢行交通更大的发展空间,也体现了“道路是用来行车的,而不是用来停车”的交通理念,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保障慢行交通路权,让市民切身感受到了好处。很多市民表示,出行方便了,安全感也增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