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认为,目前全球经济仍处于一个低迷态势,短期来看,国际油价的走势还是以波动为主,并将缓慢上涨。
上周,国际油价大幅走高,截至7月10日收盘,美国西德克萨斯轻质原油(WTI)每桶上涨2.99美元,涨幅2.9%,收于每桶106.52美元,为2012年3月以来最高收盘价;伦敦北海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上涨0.63%,至每桶108.47美元,为2013年4月以来新高。
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表示,国际原油市场将更多关注供需基本面,短期仍将呈现温和上涨趋势。
诸多因素对国际油价上涨形成利好
中小企业与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黄建中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说,国际油价的上涨主要有三个方面原因:首先是美国、日本和中国实行的货币宽松政策引发的滞后反应。日本作为石油消费大国,起初大家都错估或者低估了日元贬值对国际市场的影响,现在这个影响正在逐步显现出来。
其次是中东的局势,包括叙利亚问题、伊朗核查的新动向以及产油国所处的局面对国际油价也有一定的影响。
第三是季节性因素,气候的变化引起石油消费需求的增长对油价上涨也起到了一定助推作用。
对此,首都经贸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所长李新也持相同观点。李新向中国经济时报记者分析,国际油价的上扬是经济基本面对国际燃油、国际原油的需求和供给以及相关国际资本、国际金融市场共同作用的结果。
而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副院长史丹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认为,国际油价短期处于波动上扬阶段,主要拉动因素是美国的量化宽松政策对经济形成的利好。其他方面还没看到能够支撑国际油价持续上扬的因素。
据记者了解,由于市场预期上周美国原油库存将继续回落,纽约油价7月12日反弹。截至当天收盘时,纽约商品交易所8月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上涨1.04美元,收于每桶105.95美元,涨幅为1%。伦敦8月交货的北海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上涨1.08美元,收于每桶108.81美元,涨幅为1%。
有分析认为,此次国际油价上涨也与美国原油库存减少及美元下跌影响有关。
原油市场难现昔日牛市
上周,美国首次申请失业救济人数回升至两个月来的高位,显示美国就业市场复苏出现波动。再加上国际能源署称非欧佩克国家的石油产量将提高,也令国际油价承压,从而导致国际油价高位回吐。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专家看来,支持国际油价持续上涨的因素很少,很难再现如2002年—2007年那样的牛市。
“短期来看,国际油价不会持续上涨。”史丹向本报记者分析,因为并没有持续拉动其上涨的因素,从生产和供给方面来说也没形成供给短缺的现象,整体来说,全球的经济还没有真正复苏,还处在一个比较低迷的状态,尤其是中国的经济不会有很大的增长。因此,国际原油市场诸如2002年—2007年的牛市现象近一段时间内不会再现。
李新也认为,再现诸如2002年—2007年牛市的可能性比较小。李新说,2002年—2007年的情况比较特殊,当时美国经济还算不错,欧洲和日本的经济也比较稳健,另外资金的量化宽松政策、资金面处于比较宽松格局的金融市场等方面的因素都助推了当时原油大牛市场。现在来看,美国的经济刚刚恢复,再加上2007年和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油价的迅速下跌,致使国际油价仍是波动为主。
黄建中从另一个角度分析认为,货币政策的影响正在逐步地释放,虽然整体看涨,但涨势比较温和,而且也需要一个过程,因此很难再现原油牛市现象。
国际油价短期或温和上扬
“短期来看,国际油价应该是缓慢上涨,不会突破性或失控性增涨。”黄建中向本报记者分析,发达国家的经济有所好转,货币政策的整个基调不会改变,量化宽松总体方向还会持续,它对国际货币的整体投放量反映在石油价格和原材料价格上,在这样一个经济增长缓慢势头不被打破的前提下,石油价格会有所反应,未来有一个温和上涨的趋势。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7月9日发布报告,小幅下调了今明两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并指出世界经济增长前景所面临的下行风险占据主导,旧愁未解又添新忧。该组织在当天公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更新内容中预测说,今明两年全球经济的增速分别为3.1%和3.8%,较4月报告中的预测值均下降了0.2个百分点。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首席经济学家奥利维耶·布朗夏尔当天在新闻会上说,新兴经济体增速尽管有所下滑但依然高于发达经济体,美国经济复苏势头基本稳定,欧元区仍然陷于衰退,但大部分地区的经济增长普遍弱于此前预期。
李新认为,目前,全球经济并没有太大的突破,仍将继续在缓慢中恢复性增长,因此短期来看,国际油价的走势还是以波动为主。
李新说,我国的经济正在朝着稳步增长的方向发展,这决定了对原油的需求变化不会太大。另外,从资金市场来说,资金的供应也比较平稳,在两者的合力作用下,国际油价未来将主要是以波动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