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完中国套印度 韩国双龙二婚亚洲
2010年11月04日 17:33新民网 】 【打印共有评论0

一则关于韩国双龙汽车的新闻,再度引起全球争议。8月12日,韩国双龙汽车对外表示,印度马亨德拉集团(M&M)被定为优先并购方。当马亨德拉提交投标保证金(约为投标金额5%)后,双方将于8月底前签署谅解备忘录。未来,印度马亨德拉集团将成为韩国双龙汽车的新股东、新大股东。

不知道这起并购的最终命运如何?五年后,印度马亨德拉集团是否会发现自己上当了?又被韩国棒子骗了?

外不强中不干的双龙

至少在数月来的双龙并购故事中,我发现这种可能性很大。韩国还是韩国,一场金融危机并没改变什么!双龙依旧是双龙,死而复生也没有让其有任凭天翻地覆的变化。为什么如此说?评判一个民族胸怀是否广阔,需要看其政府与民众的表现。如何引进海外投资是其中一个方面。评判一个国家的某个产业是否对自己有信心,也可以从投资见一二。

在韩国双龙汽车两度死而复生的故事中,韩国双龙汽车均选择了亚洲投资者——新兴的中国及印度汽车业。这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矛盾的韩国汽车业,一边是感觉甚好的韩国汽车业,一边是底气不足的韩国汽车业。

比如,最初曾传出多家意向收购方,有雷诺-日产、印度马亨德拉(M&M)、印度鲁亚(Ruia)集团、韩国的永安帽子、雷诺韩国子公司雷诺三星汽车、韩国私募股权基金首尔投资(Seoul Invest)、韩国大宇巴士公司(Daewoo Bus Corp)。但为何实力最强的意向收购方——雷诺-日产在做完调查后,选择了中途退出?外电称,双龙汽车支部政策室长李昌根(音译)表示:“起初,人们对公司选定雷诺-日产的期待很高,因为雷诺-日产具有先进技术,且销售网等基本条件较完善。但到了最后关头,雷诺-日产放弃投标,人们对此感到有些失望。”

比如,为何蹿出如此多的韩国企业,但一家又一家看不出任何做双龙新股东的勇气?难道他们对双龙汽车没有信心?或者信心不足?

比如,韩国双龙方面的表态超级酷,印度投资方有钱似乎还换不到好待遇。双龙汽车工会教育宣传室长李圭白(音译)表示,外资企业马亨德拉在汽车领域还比较落后,双龙汽车具有发展潜力,因此需要双方探索共同发展的合作模式。(听上去,言下之意,双龙只是没有钱,技术比印度强多了。)

我真想问问,如果双龙汽车如此强,何需其它企业投资呢?大可以自己养活自己!此外,如果双龙汽车实力如此强,只缺钱,为何技术实力也很好的雷诺日产虚晃一枪就跑了!

印度会不会步中国后尘 惨遇棒子?

与印度公司的热情相比,印度民众比较理性,对这起海外收购很冷淡。从某种角度分析,中国投资失败的案例及韩国投资环境,确实让印度民众不放心。

但为何印度马亨德拉集团(M&M)仍执意投资韩国双龙汽车呢?这应该是一个大企业不得不为,或者说是半冒险半必须从事的商业之旅。

近年来,印度马亨德拉集团(M&M)一直致力在大型全球化企业集团之路上走得更远。尽管它涉及汽车、农用拖拉机、信息技术、建筑、金融和其他热门行业,但汽车业确实是其未来发展的重头戏。(有时,我觉得该集团在汽车机械领域的发展和上汽集团有些相似,均从事过农机生产。比如印度马亨德拉集团的六大部门之一是农用装备部,设计、生产、销售25~70马力农用拖拉机。从1963年成立以来,一直是印度拖拉机市场的领先者。想当初,上汽集团的前身也是生产拖拉机。)

如果从印度产业发展和国家战略的角度考虑,印度也确实不能不加快发展汽车的步伐。正因为这样,近年来,印度不断收购海外资产。这一点,印度塔塔走得比较快,收购了捷豹路虎,现在已经初见成效。

但印度马亨德拉集团(M&M)很可能没有印度塔塔这么幸运。一则收购价并不合算,二来,欧洲的汽车投资环境和韩国大不相同。估计一年后,印度马亨德拉集团(M&M)和韩国双龙汽车就有好戏上演。

相关报道:

印车企马恒达收购韩国双龙获批 加快国际化步伐

2011款双龙酷龙发布 配承载车身/动力提升明显

东风柳汽蓄势待发 卡车双龙开赴东博

马亨德拉或将在2011年初完成双龙并购案

欢迎订阅凤凰网汽车电子杂志《轩辕周刊》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编辑: sunjc

商讯

车型库
·按价格
·按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