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与展望(8)

2012年04月21日 14:58
来源:凤凰汽车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董扬下面请我的老朋友Klaus Braeunig回答问题,我的问题是这样,至少在座的人们都认为,德国制造是高水平、高质量的代名词,那么我想问你的问题是请你告诉我们中国的汽车界,怎么样创造一个好的品牌,这是我们现在面临的一个很大的问题,请你对我们的中国汽车业界同行提出怎么样做好品牌的建议。

Klaus Braeunig:这个问题并不难回答,就像刚才讲的一样,我们要说服中国的消费者,和意大利的消费者、法国的消费者、韩国的消费者,德国的、美国的,所有的消费者,告诉你的产品代表的是高质量,很好的设计,能够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满足他们的想法和期待,不仅仅是从A地到B地的交通工具,而是满足他们的期待,而且告诉消费者,不是一锤子买卖就完了,而是一个可持续的方式不断地加深他们的这个印象。

实际上我出生在德国一个非常有名的产酒的地区,大家知道德国也生产出很多高质量的酒,坐在我右手的这位先生,我知道在法国不仅仅生产波尔多,甚至在意大利,他们有非常非常多的名牌的红酒,不仅仅是口味,甚至是它们的质量已经有了几十年,甚至是几个世纪的沉淀,非常的醇厚,在葡萄酒方面意大利有自己很多的品牌,但是我们知道南非、阿根廷,他们可以说是后来者,但是他们把自己的葡萄酒进口到德国去,所以也随着这个葡萄酒的出口,他们打开了自己的国门。

比如说像我现在,我们现在不得不去买阿根廷出产的红葡萄酒,我这么说的意思就是说,我们有多么开放,我们的开放程度,就像我们做一个体育运动是一样的道理,我们的目标都是要面对消费者的,无论是作为一个行业,或者作为一个行业协会来讲,我们的最终目标都是消费者,对我来讲一个非常积极的点,就是你们大家今年专门举办了中国汽车论坛,并且特别提到了WTO这样一个话题,我觉得都是特别积极的信号,谢谢。

董扬:从Klaus Braeunig先生讲的我想我得到这么几点启示,第一点品牌的第一要素是质量,如果你做的东西没有那么好,其它都是次要的。

第二点,你要给用户多于承诺的东西,你说能做到的一定要做得更多一些,这样才能慢慢积累起品牌,我希望你的建议还有后面其它的建议,对中国的汽车业界有很大的帮助。

董扬:再下来想请Kwan,Young—Soo给大家讲一讲,我想韩国,无论是政府,还是民众,在支持本土品牌方面,至少我个人认为是非常非常好的,那么我希望你给中国,现在我们中国也在讲要搞中国品牌,或者自主品牌、民族品牌,在这方面你能不能对中国政府、消费者提出一点什么建议?

Kwan,Young—Soo:在这儿我想问一个问题,您真的想听一下我对中国汽车行业在品牌方面的看法吗?

董扬:对,我真的很期待你的答案,因为我们真的很希望自己的品牌变得更大更强,但是我觉得多数的中国人都知道这个道理,但是不知道怎么做,所以我想听听看你在这方面有没有什么建议?

Kwan,Young—Soo:那按照我的理解呢,您的问题就是能够让中国的汽车企业都达到出自己的品牌,能够把这些品牌甚至走向世界,在我看来呢,我觉得其实这个方面呢,企业的作用要比政府的作用大得多,在我看来,您的问题就是韩国政府方面的一些,这种法律法规政策层面有没有一些什么样的支持,就是打造本国的品牌,然后给中国汽车行业一个借鉴,只是让中国这些本土品牌也发展起来。

我觉得这个问题很难,我真是不好回答,因为我们每个品牌的这种所蕴含的价值呢,是包含很多个方面的,就说要打造一个品牌需要有方方面面的东西的,所以在这儿呢我简单地讲讲我自己的想法吧,首先竞争力是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如果你要打造品牌的话呢,肯定竞争力是首要考虑的因素,从政府再到企业,他们需要采取很多样化的方法,一方面呢,企业需要加强他们自己的研发实力,能够提升自己的技术水平,能够开发出自己的技术和自己的产品,同时呢,无论是自己,就是自主完全靠自己,还是通过建立合资企业其实都可以,其实关键是提高他们的研发实力和技术实力。

除此之外另一方面,除了技术层面以外呢,设计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其实这个品牌来说,设计也很关键,至于法律法规方面呢,其实没有哪个法律更重要,哪个法律次要,没有这样,我觉得汽车企业来讲,它的作用要大于政府的作用,当然政府也需要发挥自己的作用,尤其在建立法律法规还有监管方面,就是说特别是在给汽车行业提供出更多的便利,或者说一个鼓励政策方面,政府能够发挥很大的作用,这对于企业自己打造品牌能够产生很大的推动作用。

好了,这个问题问得很难,所以我不知道这样回答行不行。

董扬:谢谢,我知道这是一个比较难回答的问题,我想在这儿谈一下我的感受,我觉得在韩国,我不知道哪个因素是最主要的因素,但是我知道是政府和企业联合作用的结果,使韩国不存在像中国这样争夺汽车市场。第二,韩国人买车非常理性,他认为韩国车能用为什么买外国车呢?反过来中国人觉得外国车我能买得起,为什么买中国车呢?这是我们向韩国学到的东西。

[责任编辑:zhangcc] 标签:2012中国汽车论坛 OICA 全球化 入世十年 汽车工业协会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北京车展
最贵8000万房车详拍最贵8000万房车详拍
国货精品红旗H7国货精品红旗新车H7

展望汽车产业未来十年 回望入世十年

独家对话齐P小钻裙车模独家对话齐P小钻裙
  [查看跟帖]我要跟帖 0人参与  0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自动登录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同步到微博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