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安力:相关技术发展给内燃机带来变革

2012年09月02日 12:17 来源:凤凰汽车 0人参与 0条评论

魏安力:相关技术发展给内燃机带来变革

中国内燃机工业协会副秘书长 魏安力

魏安力:谢谢主席先生!给我的时间是15分钟,我尽量不会超时。

我来自中国内燃机工业协会,感谢会议组织者给我一个15分钟的演讲,或者叫报告,或者介绍,我认为还是一个情况通报可能更好一点。

内燃机工业我们在“十二五”启动的时候,包括最近一段时间一直大家可能知道我最近很忙,就是去年一年在忙着写一个大的文件,可能我们提出一个挑战、责任和使命是不是更好一点?

我们认为汽车工业走过了30年,50年,内燃机工业在中国走过了100年历史,08年是中国内燃机工业100年。随着下一个世纪的初叶开始我们提出一个挑战目标就是使命、责任、挑战。这两个副词应该说是高效节能先进技术、引领产业继续发展。可能内燃机不是淘汰的问题,是一个怎么更大进步的问题,油是没有了,还有可燃冰,既然让我来讲内燃机我就不再涉及更多的领域了。

2012年给我的反思,这个就不再多说了,就说2012年给我们一个反思什么反思呢?理性调整还是救助?中国汽车工业,我最近在工作当中又听到了很多声音,给予补助什么的,我们要看到底今年的经济下滑是理性调整还是又是一次亚洲金融危机?欧洲金融位置,乃至导致中国的金融危机,还是我们中国经济下滑,这种下滑我个人认为,包括我们内燃机行业认为这是一种理性调整,中央在理性调整,产业在理性调整,包括我们提出的下一步问题,可持续发展的模式是什么?没有技术,永远落后于人家。

整个今年下半年、上半年,前面专家都做了很多报告,我认为也受益匪浅,但是有一点看到了,最起码在沈阳三菱汽车发动机厂,到现在为止他们仍然在加班加点,而我们现在还在上山修山,上市修市,在讨论这个问题,当然合资品牌仍然卖得好,这个我觉得给我们内燃机行业提出一个启示。

下面我想分三个章节,第一,自己。谈谈我们自己的家当,这个是在无锡做的内燃机发动机,大概有7吨多,马力是70马力,70年以后我们看到的发动机是什么样子我不多说了。

这是“十一五”末期,就是上一年的,下一个数字是“十二五”初期,就是2010年我们的家当,总功率14.5亿千瓦,相当于六种一次能源新增装机容量综合的14倍,这是我们下一个家当,我是讲内燃机,内燃机现在乘用车7900,商用车3500,大种型工程机械,还有大种型拖拉机,如果说台数可以高达2.95亿台,它消耗了什么呢?就是我们“十一五”期间总的能源消耗,就是06年到10年,我们做了一个对比,进口资产,红色线已经起来,也就是对外依存度超过50%,这是“十一五”期间商品燃油、商品汽油的消耗,2010年中国消费了这么多油,占全球石油表观消费量的59.27%,我建议大家每年都要在国际统计局的网站上去查2012年度国家统计公告,每年都有这样的数字,我只是把它累计起来说,我们全年消耗了40.6亿多吨的石油,其中59.27%按吨位计算的话是内燃机烧掉了,当然汽车大概在这里又烧掉了60%多一点。如果按照中石油、中石化的商品油率,我们大概成品油出品率是60%左右,如果按60%算,就是我们内燃机工业消耗了原油大概占3.4亿吨,这是一个能源危机的感觉出来了,这是一张地图,我曾经在多次大会上讲过这个,就是我们54%的石油,或者我们2.6亿吨的石油,是从这样一个路径,上至远东,俄罗斯的渠道下面,下面所有都是海路渠道,在岛链,所有岛链油田不算的情况下,最左边,你们看到的左手方的红箭头是巴基斯坦,巴基斯坦下方就是孟加拉湾,阿拉伯湾,就是中国进口石油大概有两亿多吨来自这个方向,这就是能源安全,就是石油安全,就是我们内燃机消耗了是中国石油消耗的主体,中国石油是中国经济命脉、能源命脉的关键,而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超过50%以后的能源安全导致的国家安全。

看看人家在做什么,美国奥巴马去年3月30日的讲话做了七年关于能源经济的问题,我归纳了一下,一个就是研发,一个就是油气开采,去年7月30日美国政府与13个主要汽车制造商签定了协议,要求小型乘用车每年降5%,轻型卡车每年降3.5%,21年到25年每年还要降5%,所以这一定需要一个技术储备,那技术储备在哪儿?所以8月9日美国能源部又发表了一个公告,最后总目标是要解决500亿美元,要减少5亿桶,就是7000万吨,我们按照7桶一吨计算,由此美国科学院做出这样一个报告,在“十二五”期间,他认为,美国的目标是盖50%,大家注意看这个纵坐标50%,如果我们把现在所有车的燃料消耗作为原点的话,要再降50%,他分了七种措施,红色的是我们发动机的贡献率,还有其他更多贡献率。在这里我作为内燃机行业想跟我们汽车老大哥提个要求,一味降低油耗内燃机是有限的,还是在重量、优化设计、混合动力上做点工夫,如果压我们内燃机压到最后恐怕我们就没有能力了,现在很多企业,我们发动机感觉到一台百公里油耗过不去就是我发动机,过不去就是我发动机,风阻没做好还来怪我发动机,所以汽车工业的老大哥能不能思考一下这个问题?

第二个我想谈一下大事与实事,美国2006年到2010年减少了8000万吨的石油消耗,我们2006年到2010年增加了1.2亿吨石油,所以这样就看到2010年美国石油消耗总量占全球21.1%,中国已经跨到10%了,占全球石油消耗总量,这是大事。

下面以后我想大事以后做实事,内燃机的观点是这样,内燃机控制有害气体排放今后是常态化,不管过去我们喊了多少国三、国四、国五、国六,不管喊了多少东西,今后一定是常态化。到了本世纪,排放推动的是产品技术进步,到了下个世纪后半叶应该是能源带来的,也就是降低能源消耗是首要的永恒的命题,这是我们一个观点。

第二个内燃机行业的观点提出来电子技术支撑下的内燃机产品将迎来模块化、智能化的组合技术应用。因为时间关系我不想再多说了,简单一句话,我们现在大家已经知道了起停技术,我们还知道了中央冷气系统的模块化,将来你的发动机可能就是一个简单的模块化组合,所以这可能是我们全行业面临的挑战,只有模块化、智能化以后你才能够把经济效率提高,把燃料效率提高。第二个就是高功率密度会迅速带动高密封技术和低摩擦技术的广泛应用,你只有升空率提起来,你只有高密度应用上去才能够解决问题,第二个就是低摩擦技术。

下面一个观点就是变速箱产品的技术革命会给内燃机带来从结构到主要参数产生变革,我们现在从五速到八速,现在我知道有九速了,这个对发动机来说可能就是一个单一参数,最后的个性化完全是在变速箱上体现。下面一个观点,内燃机用材料的领域很快会有一次质的飞跃,刚才前面专家讲到了一个第三次工业革命,当然他描述的是第三次工业革命汽车工业是一个什么现状,其实第三次工业革命在西方已经提出来一个观点来,数字革命,材料革命,内燃机工业一定会走到材料革命这个领域中来,然后材料的革命可能轻量化,可能耐磨,可能耐高温,美国有一个公司是工程塑料全世界最大的500强,它已经提出一个观点来,就是未来内燃机工业在工程数量上可能唯一需要探索的就是单位需不需要工程塑料,如果能够耐高温我工程塑料完全可以应用在发动机上。

最后第三个单元我想说说政策与导向,我们写了一个内燃机工业“十二五”规划,最近又写了一个《加强内燃机工业节能减排指导意见》,这个意见写了一年,这个等着吧,希望会有很大的影响来支撑中国内燃机工业节能减排。另外我们写了一个《中国内燃机工业产业准入管理条例》,准入以后可能有五大门坎,技术资金门坎、生产纲要门坎、研发机构门坎、准备水平门坎、市场服务体系门坎。另外我们准备写一个2011到2030年我们写一个产品及制造路线图,这就是我想跟大家通报的情况。

刚才围绕的所有核心就是降低燃油消耗,从产业结构上也讲得很清楚了,就是要通过产业准入这个条例的管理和出台去打造中国内燃机工业具有国际知名品牌,具有国际市场综合竞争实力的企业。

最后,关于理性与科学,这里头谈到了电动汽车,我只想给电动汽车的同仁们提三个话题,我们还是跨越这三个门坎然后去挑战我们自己:

一、蓄电池材料本质的变革和飞跃,如果你不解决蓄电池材料的问题,我个人觉得这个电动汽车离我们还是很遥远,有一个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就是在研究这个蓄电池的材料,希望你和你未来的那个车和传统的车性能储能是一样的,便捷,刚才林教授讲到了一个商用车搞电动车,我真的是不敢跟你苟同这个观点,你告诉我电动汽车一次投入成本和商用车传统动力投入成本有多大?第二个,商用车完全作为消费者使用的,他作为生产工具使用的,他买这个车是需要挣钱的,如果你的使用效率,我们就讲续航里程和续航时间你满足不了他的要求,我加上一箱油,如果现在按照LNG的价我可以跑1000公里,所以我真的特别建议我们大家搞电动汽车的人,路不要走得太远,或者要理性一点,商用车搞电动汽车,我就用了第二个观点,你实现蓄能、储能方式的便捷化以后,这个电动汽车我加上一次油,五分钟停靠一个加油站,五分钟加上60升油可以跑500公里,我加上两箱油10分钟可以跑600公里或者800公里,商用车,这是一个蓄能的过程。储能,我这一箱油,可以装600升,700升,然后才可以实现高效,生产工具、运输工具必然的需求。第三个我也想讲我个人的观点,就是废旧电池的回收和污染处理,想象一下,如果2020年,按照前几位专家说中国有500万辆,300万辆电动汽车,就意味着如果一个乘用车有两组电池,那就意味着有400万组电池,如果用上四年五年以后,你这个电池不可降解,不可回收,污染处理的话,那就给这个社会造成另外一种污染结构。

所以关于电动汽车我只想提这么三个观点,我认为这是电动汽车实现商品化、市场化必须跨越的三大门坎,如果你跨不过去,你就不可能有独立维系的增长,这个不说了,去年11月份在上海电动汽车行业开了一个大会,在大会当中有这么一个红字,就是电动汽车总裁讲的话,实现盈利并独立维系增长,要总去靠补贴,靠财政支持,一个支柱产业总去找财政支持、财政补贴好像不太和适宜,所以说实现独立并维系增长这是电动汽车从现在就看到的问题,然后从电池技术入手,希望我们国内的电动汽车产业能够走回来。我看到最近国际上一个报告,美国人说在五年前、四年前中国的电动汽车是排行第一,现在我们又落下来了,它的结论就是很少看到我们在研究蓄电池材料方面做工作,至于电机、控制系统,航天飞机都上得去了,完全没有问题。

最后就是我的,因为我这个报告没有提供给组织者,因为这里有很多数据,所以我就留了这么一个手机号码,留了一个邮箱,如果大家有问题愿意问我可以给我发邮件,关于电动汽车问题我真希望跟大家做更多的探讨,希望我们以后多来谈,因为内燃机工业到底它走30年,走50年,走80年,燃料电池能不能过得来?可燃冰现在都在用,但是能不能做得过来?另外就是还在抓替代燃料,甲醇,这个大家看到工信部有试点文件,而且在人民时报的一个特别文章,煤在中国还有200年历史,按每年消耗50亿吨的话还有200年历史。关于内燃机,我今天讲的车比较多,我们还有很大量的非道路上的应用,希望我们能够更多地着眼于这些方面,好,谢谢!

[责任编辑:wangchen]

发表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自动登入    注册
ctrl+enter快捷提交

商讯

首页
文章精选
车型大全
广州车展
新车
国内新车
海外新车
谍照
新车图解
购车
试驾
导购
文化
人文
酷车
赛事驾驶
二手车
买二手车
卖二手车
车辆评估
二手车动态
行业
业内新闻
产业评论
访谈
调研报告
论坛
车生活
车型论坛
地方论坛
客户端
凤凰新闻
卫视通
凤凰电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