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届中国汽车产业高峰论坛成功举办
2010年10月25日 09:38凤凰网汽车 】 【打印共有评论0

10月23日,“2010第八届中国汽车产业高峰论坛”于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上海校园隆重举办。本届论坛吸引了约300位汽车产业的政府官员、资深学者及企业高管参会,从不同视角剖析影响社会与汽车相互关系的各种复杂因素、政府在这一过程中的角色及其对中国乃至全球汽车产业发展所带来的影响。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执行院长、管理学教授朱晓明先生和交通银行上海市分行行长吕本献先生先后致欢迎辞。朱晓明院长表示,自03年中欧开办汽车产业论坛以来,经过八年的精心打造,该论坛已经成为汽车行业内最具影响力的年会之一。他希望大家利用这个平台,在开放、自由的学术氛围中,畅所欲言,为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献计献策。

吕本献表示,交通银行上海分行多年来一直积极关注并支持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除提供企业授信额结算外,还在企业自主创新、支持企业并购重组、协助企业防范金融风险等多方面为汽车及相关产业发展做出积极的努力和应有的贡献。

在开幕演讲中,上海市副市长艾宝俊先生着重介绍了“上海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思考和实践”。他还介绍了上海市下一步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主要打算,包括:嘉定区新能源汽车国际示范区到2015年形成3万辆新能源汽车应用示范规模;到2012年形成支持2万辆左右电动汽车的基础设施体系;开展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试点等等。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副院长兼中方教务长张维炯教授主持了开幕式。

汽车与社会—政府角色

和世界其他任何国家一样,在中国,人们对于汽车在基础设施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看法不一。本主题将聚焦政府与规划,探讨两者将如何指导与界定汽车这一交通工具在未来城市中的作用。

在上午第一主题的讨论中,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世锦教授的演讲“中国社会变革中汽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和欧洲议会议员Pablo Zalba Bidegain 先生的演讲“城市规划与汽车”赢得了阵阵掌声。

刘世锦着重探讨了中国汽车产业发展中政府扮演的角色:首先,政府应该从以往管生产什么?生产多少的经济性的管制,转向社会性的管制——管环境,管最低节能标准,管安全和必要的质量控制标准。其次,政府不应该害怕重复建设,产业政策要鼓励竞争。再次,政府有很大的作为空间,譬如鼓励创新,通过资金扶持突破新能源汽车瓶颈,通过发展车联网技术治理堵车等等。

Pablo Zalba Bidegain重点谈了欧洲治理城市交通的经验,对于正日益拥堵的中国城市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他介绍说,欧洲的经验是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并且通过政策引导发展小型、更经济、更节能的汽车。在政策方面,欧洲国家拥有一个总的目标,就是提高城市交通的效率,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因此对汽车制造商要求设计优良的车型、清洁、更高能效的汽车,对消费者则通过政策、税收和基础设施建设引导其选择更节能环保的出行方式。

随后,在中欧国际工商学院运营管理学教授、中欧全球运营管理和价值链中心主任 柯雷孟(Thomas E. Callarman )教授的主持下,上述两位共同探讨了“汽车产业的发展及其对环境的影响”、“政府对交通管理(交通堵塞,停车位短缺,等等)的态度,对不同地方政府所采取的不同方式进行评估”;“明年中国是否仍需要将优惠购买汽车政策延续下去?”、“政府是否应该通过生产面上的政策(例如,国有企业整合)或需求面上的政策(例如,通过减税鼓励购买)来对汽车产业的发展进行管理”等汽车业热点话题。

汽车与社会—企业视角

汽车产业对城市景观产生怎样的影响?汽车制造商将如何根据汽车在城市生活中的角色变化进行自我调整,以达到人们的期望?同时,汽车制造商对城市规划者及政策制定者又有什么样的期待?

在上午第二主题讨论中,戴姆勒公司董事长Dieter Zetsche 博士着重探讨了“汽车再创造”话题,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张宝林先生则探讨了汽车与城市关系的中国案例。在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院长、成为基金创业学教席教授佩德罗•雷诺(Pedro Nueno) 教授主持下,上述两位中外汽车业领军者共同探讨了城市规划中“私车与公交系统之间的平衡”、“我们是否需要采取更加激进的控制措施来缓解交通堵塞”等热点问题。

Dieter Zetsche 博士表示,在过去125年,汽车改变了世界,但是世界也时刻在变化着,推动变化的主要因素是新市场——包括中国在内新兴市场国家的崛起、,新技术——如混合动力、动力电池等等、,新的流动需求——对清洁技术的需求。汽车这个行业正在被重新创造。政府可以通过越来越多的汽车带来了挑战,尤其是城市。未来,汽车业发展出来的不同技术将适合不同需求。正确的政策——如支持研发、推进公开采购、税收减免和购车补贴等可以加快“ “再创造”。

对于目前市场比较关注的电动汽车,Dieter Zetsche认为,到2020年的时候,“电动车会占1%到5%间。10%是非常非常乐观的估计了。”

对于中国汽车产业的未来趋势,张宝林认为近5年内中国汽车市场会快速发展,各企业的发展都会不错,哪怕是1万台、3万台的汽车年销量企业也会觉得不错。近5年有重组的趋势,但不会很快。2015到2019年期间,重组的步伐可能会非常快,一方面是国家本身有政策的推动,另外一方面是汽车的竞争导致重组,“我个人认为会非常快。”

未来新能源汽车与基础设施

由于环境和能源压力的日趋增大,汽车产业必然以新能源汽车作为其发展方向。在此进程中,中国将发挥重要作用。本主题将从政府、产业及学术三个层面,共同评测未来的交通工具及其对基础设施的影响。

在下午的第一主题讨论中,清华大学汽车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欧阳明高教授向论坛做了题为“中国新能源汽车研发战略与进展”的报告、上海市嘉定区区长孙继伟先生则着重探讨了“未来新能源汽车与城市基础设施的发展”、菲亚特集团(中国)首席执行官Franco Amadei 先生则以国际视角,探讨了“消费者需求的提升与新能源汽车”话题。

孙继伟区长介绍了嘉定区在新能源汽车应用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近期目标。他表示,嘉定区将在三年内完成新能源汽车“百、千、万”规模的应用推广;二是适度超前布局基础设施,三年计划建成13000个左右充电桩、15座充换电站;建设新能源汽车运行保障体系。

欧阳明高认为,中国的汽车可以在三个方面进行突破:一是在核心零部件关键技术创新和突破,以动力电池模块化为核心,实现我国能量型锂电池为重点的车用动力电池大规模产业突破。第二是以机电一体化为核心,形成电动汽车关键核心总成成套技术和系列产品。第三是以新型汽车电子控制为核心,形成下一代纯电汽车的高网络化、信息化、职能化的平台。

他说,中国可以通过整车集成,技术突破,突破混合动力汽车的性价比,突破纯电动车的商业化制约瓶颈,突破下一代纯电动汽车的高端技术,形成全性能纯电动汽车的优势。最后是在技术支撑和示范考核集成创新。中国要发展以小型电动汽车技术和充换电技术为代表的电动汽车标准。

在欧洲汽车工业协会秘书长Ivan Hodac 先生主持下,上述三位共同探讨了“中国是否将会走上发展电动车或混合动力技术的道路?”、“电动车在中国乃至全球的“引爆点”将在何时出现?”等话题。

汽车产业新趋势

中国的汽车产业虽受到全球汽车产业的影响,但随着新技术的成形与发展,也有可能走出自己的道路,并在某些方面实现飞跃。本主题将探讨在全球和中国出现的一些行业新趋势。

在最后一个主题讨论中,标致雪铁龙集团亚洲区总裁Grégoire Olivier 先生展望了中国在全球汽车业增长中的“基础地位”。欧洲汽车供应商协会主席、罗伯特-博世公司管理委员会成员Peter Tyroller 先生则着重探讨了“汽车供应商的未来挑战”。

Grégoire Olivier表示,PSA在中国的战略有三大支柱。第一,和东风有18年的合作基础,最近,刚刚和东风加强了合作伙伴关系,将在武汉建第三个制造厂,以后双方将有更灵活的定价体系、合作发展新能源汽车,还有向亚洲其他国家出口汽车的计划。第二,和长安在深圳成立第二个合资企业,在2011年开始运作。这个合资企业将会生产轻型商用车。第三,还将引进一条DS的生产线,大概2013年开始运作。此外,还将加强在上海的研发中心以支持合资企业。

Peter Tyroller 先生认为汽车供应商为了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必须考虑以下因素:区域重心转向亚洲、高度多元化的市场结构、多个平行发展的动力总成技术、不断增强的竞争和合作。

代表全球汽车行业的新兴力量,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书福先生和塔塔汽车公司首席执行官Carl Peter Forster 先生分别作了题为“零伤亡、零排放--世界汽车工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商用车与现代社会”的闭幕主题演讲。

李书福隆重推介了沃尔沃的“零能耗、零排放,零伤亡”目标。他认为这在理论上是完全可以实现的。他还介绍了吉利收购沃尔沃之后的发展战略:沃尔沃是豪华汽车品牌,吉利是大众化汽车品牌,两兄弟之间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Carl Peter Forster表示,如果够快,未来5到10年印度肯定会变成世界小型车之都。他说,印度是专门适合小型车发展的国家。从文化来讲,印度人不喜欢大型车,不喜欢别人开大型车,基础设施不适合开大型车,他们也买不起大型车。印度人非常关注价格,花钱非常谨慎,文化的趋势使他们更喜欢小型车。而且印度的汽车制造成本也是非常低的,“我觉得这就将使印度成为一个小型车之都,我们会进行产品的创新,在燃油经济方面进行创新。”他还透露,塔塔将在中国寻找合作伙伴生产汽车。

在英特华咨询有限公司总裁杨亨先生的主持下,上述人士共同探讨了“中国能否通过收购来弥补技术差距?如果是,应该在何时?”、“未来是否还会再出现像吉利收购沃尔沃这样的案例?吉利收购沃尔沃后的现状如何?它对汽车产业有何启示?”、“一家走向全球的汽车公司面临哪些关键挑战?在汽车产业中,中国在保持乃至强化全球竞争力方面的地位和贡献是什么?”等话题。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院长雷诺教授做了闭幕致辞。他表示,很显然中国的汽车行业正在全力前进,世界其他地方也在复苏中,当然,还存在着很多的不确定性。全球的人口也越来越多的转移向城市,这对于交通运输的方式也起了非常重要的影响。城市化的环境下,车会怎样的演变?这不可能仅仅通过行业解决,也是一个基础设施的问题。另外,今天也谈到中国是否会有更多的集中化整合、收购?未来,汽车行业会有更多的规模经济效益,会有更多的合作、联盟情况出现,明年将会继续讨论这些话题。

相关专题:

2010第八届中国汽车产业高峰论坛

相关报道:

对话菲亚特中国董事长:未来主流技术还是内燃机

对话上海嘉定区区长:考虑成立电池租赁公司

对话柯雷孟:中国在美收购遭美国政府和民众反对

对话戴姆勒董事长蔡澈:中国交通发展应多元化

对话长安总裁张宝林:未来十年产销争取700万

对话国务院刘世锦:发展新能源车与拥堵不矛盾

欢迎订阅凤凰网汽车电子杂志《轩辕周刊》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编辑: baojx

商讯

车型库
·按价格
·按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