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束了沃尔沃环球帆船赛香港站的采访,在香港又滞留了一天,参加1月29日下午小鹏汽车B轮融资发布会。
我对互联网造车一直不看好,基本上不参加相关活动。这是本人多年来第三次参加造车新势力的活动。前两次分别是去年12月11日威马在上海的新车上市发布会,以及蔚来汽车12月16日在北京举办的新车上市活动。
之所以参加威马和蔚来的活动,是因为威马董事长沈晖和蔚来董事长李斌,都是多年的老熟人。而参加小鹏汽车的活动,一是受刚刚加入小鹏汽车的媒体同行刘旭的盛情相邀,二是刚好在香港,可以顺便参加。
一封不寻常的欢迎信
1月28日住进香港W酒店,房间内有一张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签名的欢迎信,上边写着“敬畏传统,是我进入互联网造车后的感悟;互联网人跨界进入汽车制造,不谈颠覆,跨界融合才是正解。正如现在的汽车媒体人与科技媒体人,也因为互联网造车的发展,成为我们共同的朋友”。看到这段话,让我对从未谋面的何小鹏产生了好感。
小鹏汽车董事长 何小鹏
在当晚的欢迎晚宴上,何小鹏说的最多的是对传统汽车的敬畏和学习。他说,做互联网很难,而造汽车又比做互联网难数十倍。
当晚,我在微信上对他说,“第一次见面,很欣赏你说的敬畏和学习”。他回复说,“很喜欢跨界和学习”。
在29日的新闻发布会上,何小鹏表示,造汽车很重、很苦,需要很多人、很多钱。在下午的媒体访谈中,他又多次强调融合和学习。
造车新势力两种类型
目前国内的造车新势力,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之前就是汽车人。比如威马董事长沈晖,长期在汽车圈浸润,后来出来自己创业。用沈晖自己的话说,威马的创业者是一群有互联网思维的汽车人。他不认为自己是互联网造车。
另一种是事业有成的互联网人跨界进入汽车行业,要造互联互通的电动汽车。其代表是蔚来汽车和小鹏汽车。
蔚来汽车创始人、董事长 李斌
蔚来汽车的创始人李斌创办了易车网,并在美国成功上市。属于互联网人跨界进入汽车界。
何小鹏也是一位成功的互联网创业者,2004年他和梁捷共同创办的UC优视公司,成为全球领先的移动互联网开放服务平台供应商,核心产品UC浏览器成为全球使用量最大的第三方移动浏览器。
2014年UC优视被阿里巴巴整体收购,并组建阿里移动事业群。何小鹏曾担任阿里巴巴文化娱乐集团移动事业群总裁、阿里游戏董事长和土豆总裁。
通过被并购,何小鹏获得了财务自由并在阿里集团担任重要职务。早在2014年何小鹏就联合几位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投资小鹏汽车,去年8月他辞去阿里的职务,正式加入小鹏汽车,出任小鹏汽车董事长。
对于何小鹏来说,小鹏汽车是他第二次创业,也是一次跨界创业。
少谈颠覆多谈融合和学习
这些年,在媒体上看到很多造车新势力代表人物的豪言壮语,几乎无人不谈颠覆。他们认为,传统汽车企业思维老化,跟不上形势的需要。而互联网造车企业可以借助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的大趋势,颠覆现行的汽车制造。
而在何小鹏看来,不要谈什么颠覆,跨界融合才是正解。首先要敬畏传统汽车制造,造汽车不是造手机,比造手机复杂多了。他说他从汽车领域学习了很多东西。汽车整车的设计、研发、供应链、生产、品牌、市场、销售、售后,都是和互联网完全不一样的。
有分析认为,汽车不是手机,不是那么容易被颠覆的。已有百年历史的汽车产业,随着科技进步和采用最新电子技术,已经不仅仅是一个传统机械产品,而更像一个电子产品。
在现代汽车上,电子技术、移动互联技术、人车互联技术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即使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目前传统汽车厂家依然是主力军。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 董扬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董扬认为,互联网企业能很快颠覆汽车制造的说法没有道理。这两个产业有天壤之别。汽车制造更多集中于硬件工艺,而IT企业的优势主要在软件上。几乎所有的互联网企业都没有制造工艺的经验。互联网企业希望借助电动化趋势,规避在内燃机技术方面的欠缺。但实际上,互联网企业和IT企业在电动车三大核心技术:电池、电机及电控方面并没有优势。
我曾经在一篇文章里写道:鼓励创新,但是要尊重科学,尊重基本规律。造汽车也是这个道理。
互联网企业的优势在于融资,但是有钱并不一定就能造出消费者满意的好车。对这一点,何小鹏是很清醒的。
他在B轮融资新闻发布会上说,融资是互联网造车生存和发展的关键,但决胜互联网造车的是产品创新能力、快速迭代的落地能力和超级产品经理的极致用户思维。
何小鹏说,目前国内有314家新造车企业,但最终能够活下来的只有两、三家,小鹏汽车要成为这两三家之一。他认为小鹏汽车的目标客户是中国的年轻的互联网用户。这是一个基数非常庞大的用户,也顺应了中国汽车消费年轻化的大趋势。
有朋友在微信朋友圈问我,你看好小鹏汽车吗?我的回答是“再看看吧!”毕竟小鹏汽车还没有走进消费者,还没有经受市场的严峻考验。互联网造车能否成功,最终要看销量、要看利润,要看能否具备造血功能。
小鹏汽车完成B轮融资后,从资本市场融到的资金将超过50亿人民币。说实话,这点儿钱对于一个年产20万规模的新能源汽车企业来说,还是远远不够的。好在资本非常看好小鹏汽车,再融资应该没有多少困难。
虽然只是短短的两天接触,但是何小鹏强调的敬畏和学习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只要秉持这种谦卑的心态,认真地学习、研究、融合,大胆地创新、创业,我相信,小鹏汽车一定能成为最终活下来的几家互联网造车企业之一。(完)
凤凰网汽车公众号
搜索:autoifeng
官方微博
@ 凤凰网汽车
手机应用
凤凰网汽车&凤凰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