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北京
更多应用 |
官方:微博/微信
| 车展 | 专题 | 车商通 | 商用车

凤凰网汽车

凤凰网汽车>全媒体>正文

【汽车人】汽车产业的发展方向在月亮?

2018年06月22日 10:48:02
分享到:
来源:汽车人传媒

纯电动汽车的发展,实际上是为永续能源的科研项目在产业上做的准备。文中介绍的这两种永续能源,都和月球密不可分。我们的观点是,无论是政治还是经济,在2018年的今天,如果只放眼全球,就先输在了起跑线上。

◎ 《汽车人》记者 张恒

中国和欧洲的多数主要国家相继制定了或正在规划燃油汽车的退出时间表,集中在2025年到2030年之间。距离现在只有十来年,这令很多汽车产业和媒体人士感到迷惑,并下意识认为这样的计划过于草率。毕竟全球变暖问题还值得讨论,特朗普也表示这就是一骗局。那为什么这些国家还这么“猴急”呢?

其实包括金融界、产业界大佬、媒体大咖总喜欢说:“全球视野,全球视野”。怎么说呢,现在已经2018年了,如果只把视野放在全球,就永远也搞不清状况。

6月17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微信发表了一篇名为《“鹊桥”入位待“嫦娥”》的文章。介绍了我国探月工程嫦娥4号任务“鹊桥”中继星成功实施轨道捕获控制,进入环绕距月球约6.5万公里的地月拉格朗日L2点轨道,成为世界首颗运行在地月L2点Halo轨道的卫星。接着,6月19日,特朗普下令组建太空部队,誓保美国太空霸主地位。

关于“鹊桥”的新闻,可能不少人看不大懂这是说什么。但这意味着,在不久将来,包括汽车产业在内的诸多行业,尤其是能源业,将带来真正颠覆性影响。如果你了解美国当初的阿波罗计划,就能意识到这么说丝毫不过。

近百年来,全球的基础科学并没有什么重大突破。但是科技对于人类的影响却天翻地覆,尤其是近几十年,更是日新月异。对于这一切,主流科学家群体,尤其是天体物理学家认为,这是1958年美国的阿波罗计划实现载人登月带来的。

阿波罗计划派生出了大约3000种应用技术的成果,它们被应用在航天航空、军事通讯、材料、卫生医疗、计算机和其他民营科技等各个领域,引领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几乎全部高新技术的创新与发展和一大批新型工业群体的诞生与成长。根据美国Chase研究会测算,阿波罗计划的投入产出比为1:14。

尽管有先发优势,但后来美国走错了方向,他们在之后的近30年,发展航天飞机和宇宙空间站了。这个宝贵的时间窗口,给中国以迎头赶上的机会。毫无疑问的是,在第二波探月热潮中,中国在诸多关键领域是具有领先优势的。甚至可以这么讲,进入2018年3月以来,中美贸易战快速升级,美国意图遏制中国在高科技领域的发展,实则目标就在月球!因为在时间线上太吻合了,这部分后面会专门介绍。

对汽车行业的影响,可能多数人是怀疑的,毕竟汽车是在地球上跑的,而且技术和产业链成熟,和月球能有啥联系?其实,一些现象已经初见端倪,就像我们看不懂燃油汽车的退出时间表一样。

众所周知,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十三五”国家新兴战略产业。数据显示,我国新能源汽车的保有量已经达到了全球的一半,同时,新能源汽车的销售量占比也达到了全球的一半。即便如此,时至今日,对于全国上下投入这么多的政策和资源去推动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这个方向正确与否,仍然争论不休。

保守派的主流观点认为,电动汽车只是把污染转移到了价值链的其他环节,并没有做到真正的清洁能源。还有一些主流观点认为,我国高层错误地估计了全球石油产业的发展格局。

还有一个信号值得注意,无论比亚迪的老总王传福如何努力地公关,发改委近期公布的《汽车产业投资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释放了明确信号,曾经被呵护的插电混动汽车,或被踢出产业扶持之列。对于这个政策方向,很多人表示完全不能理解。为何我们国家只认准了电能呢?人们没有意识到,问题的关键也许不在地球上。

在阿波罗计划之后,全世界经过了20多年的反思,及对宇宙的重新认识,当下,世界各个国家都迫切地认识到到重返月球的战略意义和其无可替代的重要性。关于军事的战略性意义本文就不提了,只要知道谁控制了月球,谁就控制了地球环太空,而谁控制了地球环太空,谁就控制了地球。另一个,看得见的关键是对于能源的战略意义。

不得不提的是,在人类这第二次的探月高潮当中,中国人在很多方面都取得了领先优势。我们先后发射了嫦娥1号、嫦娥2号和嫦娥3号,不但绘制出了至今最高清的月球表面全景地图,也是这拨儿里第一次软着陆在月球表面的国家。当下的进展是,6月17日,“鹊桥”入位待“嫦娥”。

简单介绍一下:我国探月的嫦娥工程,目标是实现在月球上建立基地。2007年发射的嫦娥1号实现了卫星绕月飞行,并绘制月球地表高清地图(月球的表面积约等于4个中国的面积)。任务结束后,嫦娥1号因能源不足,选择坠毁在月球。2010年发射的嫦娥2号不但绘制出了全世界最高清的月球地表地图,任务结束后还成功到达了“地月拉格朗日L2点”。2013年发射的嫦娥3号实现携月球车“玉兔号”在月球软着陆,实现登月。玉兔号在月球地表工作了3年多的时间,现已经退役。

2018年年底,我们会发射嫦娥4号卫星,嫦娥4号的目标是实现在月球背面登月。重点在于,由于地球和月球由于相互作用,出现了“潮汐锁定”现象,也就是月球总是一面朝向地球,另一面永远看不见。目前为止人类没有任何一架飞船可以实现在月球背面登陆。由于月球的背面挡住了信号,所以在那里就无法和地球通讯。所以想在月球背面作业,就要依靠一个中介卫星传回信号,这个卫星的位置就应该在“地月拉格朗日L2点”的轨道上。

重点是,为什么要在月球上建立基地呢?因为月球有巨量的能源。虽然月球的体积只有地球的1/50,但由于月球没有磁场和大气层的保护,太阳直照表面,太阳能能量密度比地球要大得多,而且太阳每次升起来就是两个星期(月球自转周期是27.3天)。

很多科学家认为,在月球上获取能源的办法有二:一、用机器人在月球上用3d打印技术,制造太阳能发电板,绕着月球的赤道建一根“腰带”,“腰带”预计长度约11000公里,宽度400公里。它所发的电传回地球,所需要的技术难题都解决了,现在就差这根“腰带”。这是一个巨大的工程,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凭借自己的能力做到。需要世界各国通力合作才有可能实现。如果这个“腰带”建好,那么地球上的所有人类的子孙万代,甚至万万代的能源问题都解决了,什么煤、石油、各种燃料等等能源再也不需要了。

二、一个相对更易实现的路径:我们知道,现在的核电站发电用的是“原子弹”的技术,缺点是核泄漏会有辐射。而利用“氢弹”发电所得到的能量是核电站远不能相比的。原子弹和氢弹技术上有什么区别呢?简单地说氢弹就是制造一个“小太阳”。用“小太阳”发电被称为“可控核聚变发电”。目前中国已经建设了两个这样的发电站,一台在武汉,一台在成都。这种发电形式,美国在2009年就解决了技术难题,他们计划在2050年,将有1/4的能源由核聚变提供。

全世界的科学家公认,除了在月球上建一条“腰带”之外,核聚变发电才是地球的终极能源。为此,中国专门成立了受控核聚变的研究中心。

现在面临的最大难题是,核聚变反应需要氦的一个同位素“氦-3”,氦-3稳定安全,和氘反应后放射出的是质子,也比较有利于环保。遗憾的是地球上没有氦-3。太阳风中含有氦-3粒子,由于月球没有磁场保护,所以月球上有丰富的氦-3,中国科学家探测到月球有可供全人类使用一万年的氦-3。现在需要解决的就是去月球的开采和运输成本问题。这就是现已明确,探月的实质性目的。太空运输成本Cost down方面的竞赛由埃隆·马斯克的私人公司SpaceX率先打响。在探月方面,中国的领先是美国所不愿意看到的。

前面提到,嫦娥4号任务“鹊桥”中继星是今年5月份发射的,美国对中国的贸易制裁从3月份开始快速升级。7月初部分制裁就会实施。美国抑制中国在高科技领域的发展似乎时不我待。而在美国的这份制裁名单中针对的就是“中国制造2025”,航天航空领域每每都在制裁列表之内。

面对中国在探月领域的领先,美国深知一旦中国率先实现在月球建立基地并开采资源,那么我国的综合国力超越美国将成为看得见的现实。所以在“鹊桥”入位后仅两天,特朗普就在白宫会见了国家太空委员会的代表,并誓言“美国必须在太空保持霸主地位,不希望中俄等国在太空上领先美国,尽快推动美国重返月球,以及远征火星”。

自上世纪冷战结束后,新世纪的今天,全球再次掀起了太空竞赛。这次美国的主要竞争对手是中国。中国的嫦娥项目可能将带来比当年的阿波罗计划更为广泛的科学进步和技术发展。

可以这么说,纯电动汽车的发展,实际上是为这些永续能源的科研项目在产业上做好准备。文中介绍的这两种永续能源都和月球密不可分。最后,我们的观点值得重提,无论是政治还是经济,在2018年的今天,如果只放眼全球,就先输在了起跑线上。(注释:文中选取引用了中国月球探测工程的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及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教师李永乐的部分观点。)(《汽车人》记者/张恒,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声明】本文系《汽车人》独家原创稿件,版权为《汽车人》所有。

  • 凤凰网汽车公众号

    搜索:autoifeng

  •  官方微博

    @ 凤凰网汽车

  •  报价小程序

    搜索:风车价

网友评论
0人点赞
|
评论0
加载中...

大家都在看

趣图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