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北京
更多应用 |
官方:微博/微信
| 车展 | 专题 | 车商通 | 商用车

凤凰网汽车

凤凰网汽车>全媒体>正文

备受争议的“吸能”到底安不安全?

2019年06月03日 15:08:03
分享到:
来源:汽车观察家

汽车碰撞中,“吸能”这个词可以说是备受争议。认可的人相信这是通过溃缩,牺牲车辆来保护驾驶员和乘客的安全。不认可的则认为车身受损严重自然无法保护驾驶员和乘客,吸能是车体材料不够坚硬、是厂家偷工减料的表现。那么吸能这一理念究竟是否真的安全?它是否只是厂家偷工减料的表现?

image001.jpg

最早吸能车源自奔驰W111

说到“吸能”,或许会有人想到日系车。的确,网上不乏看到一些日系车与其他车碰撞后,车身受损严重的图片。自然也就引起人们猜测,溃缩吸能这一理念是否来自于日系?

image002.jpg

最早提出溃缩吸能这一理念的人是被称为“ 汽车安全之父”的德国人,比拉.巴恩伊(Bela Barenyi)。维也纳大学机电工程专业毕业的比拉.巴恩伊一生足有2000多项专利。

image004.jpg

1939年比拉.巴恩伊加入奔驰担任工程师,并在1951年设计出了具有溃缩吸能的车身,到1959年他设计的溃缩吸能车身被运用在了奔驰第三代S级(底盘代号W111)轿车上,这款车也就成为了世界上第一辆“吸能”车。

image006.jpg

坚硬的车身不一定真安全

“吸能”是指车身合理“软化”,溃缩吸能的车身由外到内采用“软-硬-软”设计,会在车身防撞梁与纵梁连接处加装吸能盒,碰撞时吸能盒会让碰撞位置合理溃缩变形,吸收碰撞能量。配合坚硬车架和车内的安全气囊,让驾驶员和乘客得到最好的保护。

image008.jpg

在吸能溃缩这一理念之前,汽车车身普遍坚硬。不吸能的坚硬车身低速碰撞时能减少车身受损,但在高速碰撞车身得不到吸能。碰撞时车身保持不变形,碰撞一瞬间驾驶员和乘客被惯性快速向前挤压,加上安全带的固定,就容易导致颈椎受损甚至死亡。同时安全气囊也得不到完全缓冲,加大了乘员危险。所以更安全的溃缩吸能理念被所有厂家沿用至今。

image010.jpg

通过碰撞测试成绩参考安全性

随着造车技术不断创新发展,到今天多数品牌的新款车型都已经达到了非常出色的安全性。想要了解车型的安全性,我们也可以关注国际上权威的专业碰撞测试中心,他们给出的碰撞测试成绩非常值得参考。

image012.jpg

全世界较为权威的安全认证机构有E-NCAP(欧洲新车安全评鉴协会)、C-NCAP(中国新车安全评鉴协会)、IIHS(美国公路安全保险协会)。这些机构都能检测出车辆碰撞时合理溃缩吸能对乘客保护的效果,能在这些机构测试中获得出色成绩的车型,自然安全性都非常好。

image014.jpg

写在最后

通过以上总结说明,“吸能”这一理念是德国人所发明,并不是日系车专利。相比早期的坚硬车身,溃缩吸能的车身更加安全,所以被所有车厂家沿用至今。如果想要购买安全性高的车型,可以参考全世界权威的安全认证机构。

本文为汽车观察家原创,如有抄袭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运营人员:HJ)

  • 凤凰网汽车公众号

    搜索:autoifeng

  •  官方微博

    @ 凤凰网汽车

  •  报价小程序

    搜索:风车价

网友评论
0人点赞
|
评论0
加载中...

大家都在看

趣图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