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北京
更多应用 |
官方:微博/微信
| 车展 | 专题 | 车商通 | 商用车

凤凰网汽车

凤凰网汽车>全媒体>正文

没有一杯奶茶能活着离开地球

2019年09月28日 17:10:03
分享到:
来源:autocarweekly

本周四,周杰伦的此生挚爱奶茶店麦吉machi machi,来到魔都的中山东二路,搞了一次连续8天的快闪活动。

开门营业的第一天,早上9点,200杯的限量就被一抢而空。大部分人都白排队了。

同时,一杯原价20多块的奶茶,被炒到350块。

逼得附近老派不得不出手,要求所有购买者在拿到奶茶后,必须当场戳破堂吃给店员看,不然没有购买资格——中国人对奶茶的渴求,真是充满了魔幻现实主义。

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始相信:“宁可三日无肉,不可一日无茶”这句藏族谚语。

而藏族人说的茶,正是奶茶。

上千年偏安一隅的一句老话,居然在这三十年里成为了全魔都、全中国乃至全世界都承认的“真理”——而且,嗑奶茶的人基本与瘾君子一样,喝了第一口以后,整个人生就走上了岔路。

开启奶茶狂欢时代的大Boss,是一家名叫春水堂的茶铺。

是的!不是那家提供“快捷保密的货到付款”的特殊商店春水堂,而是这几年台湾旅游时,奶茶狂魔必须打卡的春水堂人文茶馆。

创办人名叫刘汉介,本来在台中的思维街开了一家阳羡茶行(宜兴过去被称为阳羡,那里除了盛产紫砂,还是明朝贡茶“阳羡雪芽”的出产地)。

单一个名字,就可以看出刘先森应该受到蛮多的国文教育,或是查了hin久的字典。

阳羡茶行开业没多久,刘汉介跑去霓虹玩,无意间在大阪的一家喫茶屋,喝到了此生以来的第一杯冰咖啡——就此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同时还见识到一种无比神奇的金属杯:雪克杯,也就是如今酒吧里最常见的那种调酒杯。

他发现,只要将奶咖和冰块一起倒进这个杯子,再不停地摇摇摇摇摇,就会出现一杯满是浓密泡沫的冰奶咖。

刘先森从味觉到视觉上都大吃了一斤,墙裂要求店主给自己来一杯“冰奶茶”,被没见过啥世面的店主断然拒绝——茶,必须热的才好喝!

他苦苦哀求,甚至搬出了大宋朝就有加蜜加冰的古早喝茶“野史”,依旧没能拧动店主那转不过弯来的脑筋。

没辙,喝完冰咖啡后刘汉介悻悻离去。他依旧不死心,带了几个雪克杯回到了台中。

1983年,冰镇奶茶的鼻祖“泡沫红茶”,被一个台湾人摇摇摇摇摇了出来。

阳羡茶行迅速改名春水堂,专职经营起让卖茶同行侧目的“旁门左道”,迅速成为台中最赚钱的茶档。

不过,春水堂真正扬名立万,还是要到1987年。

店长林秀慧福至心灵般地将此生最爱的木薯粉圆子,加到了泡沫红茶里,试卖了一个礼拜,居然引来大批女学生,颠颠儿地上门求喝。

刘先森无比快乐,并肥肠一本正经地给这款新饮料起了一个朗朗上口的好名字:珍珠奶茶——源自白居易《琵琶行》的那句“大珠小珠落玉盘”。

当然,这距离珍珠奶茶铺占领全中国,还有好多年。毕竟当时的春水堂主营的是简餐和各类茶点,泡沫红茶和珍珠奶茶之类的饮料,只是一个卖点而已。

但地球上第一批用奶茶续命的人类就此出现——就是那批女学生。她们从少女磕成师奶,一嗑就是30年,将“珍珠奶茶”视为“一生之水”。

据说这批“磕奶鼻祖”还会定期相约着去春水堂,回忆往昔慨叹时局交流经验,还会仗着自己磕过的奶比别人喝过的水还多的强大生理优越感,对服务生发起语言攻击。

常会让新来的小妹产生不可磨灭的心理阴影……

大部分国人与珍珠奶茶产生不可逆的羁绊,始于1990年代的魔都。

准确来说是1996年,魔都的闹市突然冒出一家名叫仙踪林的台式茶餐厅,创办人是雅茗天地的吴伯超。

距离珍珠奶茶的诞生,已经过了近十年。

那时的仙踪林,大到环境布置小到杯盘碗碟和传统中餐厅或茶馆都不一样,炒鸡女性向——不仅落地窗上有一只白绿相间的兔几logo,附近几个茶座更是直接用秋千架代替椅子。

每每路过,就看到喝茶的客人们托着玉兰花一样的大玻璃杯,叼着吸管一脸陶醉地荡秋千……

某种意义上说,仙踪林绝对算的上是网红奶茶店鼻祖。小阿姨更是第一次对海峡那头的资产阶级生活,产生出不可抑制的无限向往。

当然最吸引人的,无疑是8块钱一杯的泡沫红茶和珍珠奶茶。

23年前的8块钱是什么概念?

那时上海音像出品的一盘正版磁带是9块8,相当于大部分工薪家庭小孩两个礼拜的零花钱。

但磁带可以在Walkman里翻来覆去听到天荒地老,珍珠奶茶半个小时几口就没了。因而敢于进店里消费的,不是不差钱的白富美,就是不怕死的勇士。

小阿姨绝对属于后者。

记得第一次去仙踪林,真切体会到什么叫“表面上云淡风轻,内心早已波涛汹涌”——不仅因为售价,更因为卖相和口味。

第一次用比筷子粗N倍的吸管,第一次喝甜过初恋的奶茶,第一次嚼又糯又有弹性的珍珠……

Oh My God!这个世界上居然还有比肥宅快乐水更甜更让人快乐的饮料!

就在仙踪林红遍上海滩的第二年,横扫宝岛的另一种珍珠奶茶店也杀了进来——就是即买即走,用廉价纸杯和塑料薄膜承载的快可立Quickly。

用廉价粉末冲泡出来的奶茶1.0时代,正式到来。

又过了一年,我们无比熟悉的Coco都可茶饮和大卡司,也悄没声息地开了张。

仙踪林之类的各种台式茶餐厅也渐渐多了起来,例如(小阿姨永远写不对的)圆缘园,避风塘、一茶一座和花之林等。

许多人谈生意或相亲,都不再去迪欧咖啡之类的幽暗咖啡馆,而是将有泡沫红茶或珍珠奶茶的台式茶餐厅,作为首选。

不过当时街头最多的奶茶铺,往往是欢乐杯、快乐杯、乐乐杯或是快快杯之类的山寨货,密封杯口的塑料薄膜上,都有一张酷似吃豆人的黄色笑脸。

记得那几年,魔都曾有一档演了N年的滑稽情景剧《老娘舅》,里头有个铁憨憨的角色名叫阿庆,一个开超市的个体户。

同时,他还兼职着卖珍珠奶茶的一个小三产。

如今,演员陈国庆和老婆每每结伴上电视台回忆那段“辉煌岁月”,都会反复演绎《老娘舅》里动不动就要喊的那句slogan:“珍珠奶茶真好喝”。

无比弱智,但又朗朗上口。

“XX杯”的铺开速度,比敝司老杨的减肥速度还要快——1990年代末和土家烧饼一起,成为了当年中国城市街头最红红火火恍恍惚惚的两大餐饮“黑”势力。

这类街边店只有3平方左右,两个熟练工就能完全hold住。一般就三四种奶茶口味:原味、朱古力、草莓或是咖啡;加料基本局限在珍珠、蒟蒻和椰果。

XX杯的奶茶质量,放现在简直分分钟就是倒闭的节奏——十有八九是甜到发苦的,珍珠嚼着就像橡胶一样。

你明知道他们的原材料大多出自不可描述不可想象的黑作坊,但每次路过,看到店门口汹涌的人流,都会无条件投降交钱。但抵不过售价便宜,一般也就两三块钱。相比仙踪林简直便宜到姥姥家了。

但我们这代没见过什么世面的80后中学女生,依旧会在放学之后,手拉手肩并肩,相约着一起去学校附近的“XX杯”,为山寨货贡献上宝贵的3块钱。

一起用一张集点卡,一起排队买奶茶,一起拿起吸管对着薄膜用力一戳,听着此起彼伏的“啵啵”声。简直是中学时代最无聊也最甜腻的回忆——大部分80后和珍珠奶茶之间,绝对算是“相识于微末”的革命友谊。

我们3块钱3块钱的,得到了最单纯的快乐和友谊;奶茶铺老板3块钱3块钱的,积攒下自己的第一桶金。

中学毕业之后,我曾在同学会里听到一个口口相传段子:“在学校楼下经营XX杯的老板,依靠着大家的不懈努力,终于开上了一辆白色的宝马。”

2000年初,一辆宝马可比一套房子值钱多了。

珍珠奶茶正式站上世界饮料之巅,开始了打遍天下无敌手的传奇,应该是始于2006年。

仙踪林渐渐式微之后,吴伯超又在魔都推出了我们无比熟悉的快乐柠檬happy lemon,主打手工制茶。

3年后,它福至心灵地将意式卡布奇诺,洋为中用地嫁接进了奶茶,一代王牌“咸味奶盖茶”就此诞生并风靡全国,第一时间将曾经横扫千店的(避风塘下属)街客和地下铁,乱拳打死。

从此之后,我们在公共场合再也听不到这样充满歧义的对白:

“你去哪里?”

“我去街客!”

“等等!我也去!”

粉末冲泡的1.0版珍珠奶茶铺一去不返。大部分奶茶的价格,纷纷从个位数涨到了十几块钱。

和台湾奶盖茶同时出现并席卷市场的,还有类似桂源铺之类的港式奶茶铺。

他们最明显的标志,除了用荷兰淡奶+玻璃罐子叠叠乐一般地堆在桌上,就是和小清新的台湾奶茶,截然不同的霸道口感——奶茶里往往木有珍珠,茶的比例要厚重很多。

因此往往是喝茶一时爽,喝完失眠午夜场。

想熬个通宵?人家还有半奶半咖啡的鸳鸯奶茶,供您品尝。

港式奶茶铺的迅速崛起,开启了“奶茶版”的地域歧视——同时,还有一个名叫歇脚亭的马来西亚品牌,借着知名度不大的“夏季听障奥林匹克运动会”,悄悄滴进入的中国。如今,也悄悄地销声匿迹了。

台式波霸、港式拉茶和东南亚炼乳茶……开始一团混战。

港式奶茶,起源于19世纪的香港石板街,始于中国劳动人民对英式下午茶的无限向往。

他们用的是大锡壶,泡的是斯里兰卡红茶,配上蒸馏过的淡奶。为了提神醒脑速战速决,肯定不放糖和珍珠(那时候也木有啊)。

当然,港式奶茶的灵魂,无疑是用来拉茶的棉纱网——一杯合格的丝袜奶茶,关键就在于棉纱网的使用。不仅拉网要匀速,力度要有弹性,还要反复拉不停拉,拉到茶叶顺滑入绸缎才行。

经过不断冲煮浸泡的棉纱网,大多颜色等同于深色丝袜,大名鼎鼎的“丝袜奶茶”由此而来。

同样适合提神醒脑的,还有泰式炼乳茶。

不过,人一般都用超甜的炼乳来兑茶,还会加大量的冰块。而为了不被稀释茶味和咖啡因,茶底大多浓到不行,所以肥肠的香甜浓郁。

花样经最透的,莫过于台湾奶茶。

不仅加糖加珍珠,只要你吃得下,仙草芋圆寒天布丁统统都能进茶里。茶底的花头也异常丰富——红茶绿茶白茶乌龙茶花茶……统统都能做茶底。

再加一个可甜可咸的奶盖,上头再撒点芝士海盐神马的,这无比丰富的内容,简直能要了人老命!

于是,磕港式的看不起和台式的,觉得后者忒没文化历史内涵,就是一锅大杂烩。

磕台式的受不了磕港式的傲娇样子,而且磕个奶还要挑时间,不能超过下午5点——那还不如喝咖啡。

喜欢泰式炼乳茶的……没啥太大的声响。

不过所有的纷纷扰扰,终于在2015年得到了某种程度的大一统。

一家起源于广东江门的奶茶铺,由于一直注册不下皇茶ROYALTEA这个商标,愤而改名为喜茶HEYTEA。

一年后,店主聂云宸拿到了一笔1亿元的风投。

接下去的发生故事,很多人肯定比小阿姨更清楚——2017年,全中国人民见识到魔都人民居然会为了一杯奶茶,无怨无悔排队4小时的恐怖盛况;更见识到为了不排队喝到一杯20块钱的奶茶,有人真愿意多出5倍的钱。

大家恨不得1年365天,天天都过生日;黄牛恨不得1天24小时,时刻有人磕茶。

网红奶茶带来的一系列多米诺骨牌效应,赤裸裸地摊到所有人面前。

全国的茶饮战争彻底爆发。奈雪的茶、乐乐茶、鹿角巷、贡茶、一点点、厝内小眷村……众多新式茶饮品牌在资本的助推下,纷纷各立山头。

不仅仅是口味,大到奶茶铺的装修环境,小到奶茶杯的包装设计,每一家店各有不同也无限类似——为了方便社交网络的传播,更为了讨女性消费者的喜欢。

和20年前的仙踪林,无比相似。

一杯奶茶的售价,也正式迈入2字头。

但磕茶的人是越来越多。奶茶,终于从最初的“学生特饮”,变成了上至八十下至八岁的全民饮料。

如今奶茶的传播,某种程度上的确挺类似病毒入侵——一旦在某地开始走俏,就会短时间内大面积扩散。

比如这两年的奶茶传入霓虹之后,原宿短短一条街上,就出现了近30家珍珠奶茶店。甚至关于日本新天皇年号的预测,タピオカ(特指奶茶里的珍珠)居然排名第11……

而在中国,困聚在写字楼的白领们一旦过了下午3点,还没喝上一杯奶茶,就会产生不可抑制的恹恹之态,一旦喝完,则会普遍呈现一种无比满足的靡靡之态。

难怪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纷纷自嘲小命是奶茶给的,每天不是在喝奶茶,而是在磕奶茶——就像吸毒嗑药一般。

记得胖哥曾问我一个问题:为什么女生会对奶茶如此执迷不悔?

因为所以科学道理——人类对奶茶上瘾,是因为奶茶里的糖。

1970年代,据传有个叫雅各布·斯坦纳的口腔生物学教授,做了一个相当没有人性的实验:

他找来一批刚出生的婴儿,不给他们喂奶,而是直接喂糖水看反应。

斯坦纳大魔王发现,娃们喝了糖水之后,一脸的享受似乎喝了还想喝根本就停不下来。于是,大魔王又给婴儿喂苦水。所有孩子无一例外地拒绝了,并将塞进嘴的苦水一股脑地吐了出来……

他由此得到一个结论:人类天生爱甜食。

不仅仅因为糖能舒缓情绪减轻疼痛战胜疲劳,更因为人类对糖上瘾。

没办法,大名鼎鼎的多巴胺喜欢糖,越多它能让人类越有快感。如今人类的每日平均食糖份额,据说是200年前的20倍,都快“糖上瘾”了。

想想也是,20世纪初的美帝政府在实施酒令时,人均糖的消费量就直接翻了十几倍,冰激凌的销量也出现了一个巅峰。

酒能让人忘却忧愁,糖也一样。

更重要的是,如今的奶茶铺已经妖到能准确为每一位顾客,调配出一款适合自己口味的本命奶茶——这一点,恰恰是工业流水线生产出来的瓶装阿萨姆……完全不能媲美的。

但我更愿意从感性的角度,来回答这个问题:

我们不仅仅无法抵挡糖的诱惑,更无法抵挡充满善意的社会需要。

如果你的朋友/同事/同学,经常对你“投喂”奶茶单,那是肯定你在团队中有明确的存在感,你在他的心中是有一席之地的。

尤其是当你发现,相熟的同事居然知道你喜欢几分甜,喜欢咸奶盖还是甜奶盖,喜欢珍珠还是波霸,喜欢奶茶还是果茶……

这就好比20多年前,同桌向你发起一同去洗手间的蜜汁邀约——虽然你去也没啥卵用,但她就是想要你陪着。

这种感觉充满了魔力,比喝奶茶本身更让人着迷。

  • 凤凰网汽车公众号

    搜索:autoifeng

  •  官方微博

    @ 凤凰网汽车

  •  报价小程序

    搜索:风车价

网友评论
0人点赞
|
评论0
加载中...

大家都在看

趣图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