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2020年国际消费电子展(CES)于1月7日至10日在拉斯维加斯拉开序幕。博世携移动互联出行和家居互联产品亮相展会中央展厅。具备人工智能的解决方案是本次博世展示的亮点,其中有的是解决方案带有人工智能功能,有的是开发和生产过程中运用了人工智能技术。如今,人工智能已成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博世致力于利用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技术为人们创造更轻松、更安全的生活体验。博世以“共建AI信任感,创造美好新体验”作为2020年国际消费电子展的主题,诠释了在互联业务领域的发展理念。
“《2001太空漫游》、《终结者》、《黑客帝国》、《机械姬》...听上去像是在分享最爱电影的清单,这些电影都描绘了同样一个未来世界——机器学会了独立思考,并为人类带来了灾难性后果。无论是操控、奴役还是取代人类,这些电影传递了相同的信息:开发人工智能相当于打开了潘多拉的魔盒。现在,是时候探讨一下人工智能科技的真正潜力,探索人工智能如何为人们的真实生活带来真正的价值。”博世集团董事会成员、集团首席数字官兼首席技术官Michael Bolle博士在CES博世发布会上发表的演讲引人深思。“怎么使人工智能变得有益于人类?怎样实现它与人类智慧之间的互补?” 今年CES上,博世带来了他们的答案。
▪ 人工智能时代,信任不可或缺
人工智能蕴含着巨大的商业潜力,调研数据正在印证了这一判断。 预计到2030年,据普华永道(PWC)预计,人工智能能够帮助全球主要经济体提高GDP。 仅北美国家GDP 就可提高15%左右。 与此同时,到2025年,全球人工智能软件收入预计将达到近1200亿美元,相较2018年增长12倍。
毫无疑问,人工智能的发展将带来深远影响。 但是,人们意识到人工智能的价值所在是技术发展及应用的基础,更为重要的是建立起人们对数字化世界的信任。
从长远来看,如果人们对技术没有信任,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将受到限制。 但是该如何建立信任感呢?博世集团董事会成员、集团首席数字官兼首席技术官 Michael Bolle 博士认为,答案是通过打造透明、安全、可靠和逻辑合理的人工智能。 博世采取了很简单的方式来应对数据隐私及安全这一关乎信任的基本问题,即博世所有的智能产品和服务对用户完全公开透明,并由用户来控制所收集的数据及其使用权。
2020年国际消费电子展(CES)博世展台
本届CES展会博世诠释了:“共建人工智能信任感,创造美好新体验”这一理念。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博世采用双管齐下的方式。 一方面,博世正通过技术创新来开拓新业务,另一方面,博世让人工智能来践行“科技成就生活之美”的理念,向用户诠释人工智能能够带来的益处。 据博世透露,最晚到 2025 年左右,博世将人工智能技术集成到所有博世产品中或生产开发过程中。
▪ 自动驾驶领域,博世始终保持领先
博世始终秉持为用户的实际需求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 博世驾驶员辅助系统都能够同时提高驾驶安全性和便利性。 在自动驾驶领域,博世是领先的行业供应商之一。
博世董事会成员Harald Kroeger博士
CES期间,记者专访了负责汽车和智能交通板块的博世董事会成员Harald Kroeger博士,据介绍,2019年,博世在自动驾驶领域的销售额实现了12%的增长,达到约23亿美元。 在技术层面,博世将研发驾驶员辅助作为自动驾驶的基础。 到2022年,博世将投资约47亿美元用于开发这项技术,并将工程师团队增加至5000人。
博世还开始大规模开发激光雷达传感器。 除了提供配备人工智能的新型视频摄像头、雷达和超声波传感器外,博世能够提供自动驾驶所需的全套传感器系列产品。 Harald Kroeger 博士介绍说,“纵观现有的雷达传感器,我们会发现它最重要的三个指标就是: 横向视场角、纵向探测距离、还有分辨率,现今很多量产雷达大多只在某个指标上比较好,而博世在这三个指标上都比较强,所以在自动驾驶上博世是非常有竞争力的。 ”
据悉,博世首款适用于车规的长距离激光雷达传感器已进入量产开发阶段。 同时,结合其广阔的视野和极高的分辨率,博世激光雷达具备远程传感能力,将是首款适用于SAE定义的L3到L5级自动驾驶功能的激光雷达技术。
激光雷达传感器–雷达和摄像头
以及自动驾驶所需的第三种传感器技术
Harald Kroeger博士介绍说: “在设计这些产品的时候,我们会 从整车的角度综合考量很多种情况。 其他公司可能将雷达用在车上的经验也是少的,而我们用雷达是基于对整车缜密的了解,把传感器、驾驶辅助系统等统统考虑在内去设计激光雷达的重要参数。 这样的激光雷达既符合自动驾驶功能的要求,在大规模量产上的质量和成本也是可靠的。 ”
在城市交通中自动驾驶
据介绍,博世与梅赛德斯-奔驰合作的自动驾驶按需出租车试点项目现已启动。 基于应用程序,自动驾驶的奔驰S级轿车目前正在加利福尼亚州为特定用户群提供从西圣何塞到市中心的叫车服务。 最终,此次试点项目希望为自动驾驶系统的未来发展提供更多洞见,同时进一步了解如何将自动驾驶汽车高效整合到多联交通网络中。
通过移动出行解决方案,不仅要教会汽车如何驾驶,同时也致力于实现电动化和互联化。 这促使博世不断开拓新的业务领域,并与新客户建立合作伙伴关系。 例如,博世正在为美国初创企业尼古拉汽车公司 (Nikola Motor Company)生产的重型电动卡车开发氢动力燃料系统。
博世还为滴滴和Lyft等移动出行服务提供商提供解决方案。 例如,在不久的将来将为滴滴提供云端电池服务,帮助延长其汽车电池的使用寿命。 谈及未来城市交通,在今年的国际消费电子展上,博世将借助未来巴士概念车,展示移动出行解决方案如何赋能移动出行服务商更安全、高效地运营自动驾驶共享汽车和出租车。
▪ 高标准推进人工智能发展 博世斩获三项殊荣
作为未来趋势的风向标,CES创新大奖每年都由美国消费技术协会(Consumer Technology Association)主办,其评选范围涵盖28个类别。 博世在本届展会斩获三项大奖,彰显技术实力。 除车载 3D 显示屏外,博世汽车多媒体事业部在本届CES斩获另一奖项。 其全球首创技术——虚拟遮阳板荣获了“最佳创新大奖”。 此外,第三个“创新奖”由博世医疗诊断智能平台 Vivascope 荣获。
人工智能虚拟遮阳板
全球首发虚拟遮阳板——透明的数字遮阳板(搭载人工智能技术):
传统遮阳板翻下后,虽然能为驾驶员遮挡刺眼光线,但也会阻挡部分视线。 博世利用全新的透明液晶显示屏解决了这一问题。 该产品通过连接车内监控摄像头,可以监测驾驶员的视线位置,并运用智能算法分析位置信息,以及根据阳光或其他光源透过挡风玻璃射入驾驶员眼睛的路径,调暗显示屏上的相应部分,其余部分将继续保持透明,不会妨碍驾驶员观察路况。
博世的新型3D 显示器
3D 显示屏——驾舱内的三维体验:
全新的3D显示屏运用被动式3D技术生成逼真的三维效果和警报信号,相较传统显示屏而言,3D显示屏能帮助驾驶员更快抓取视觉信息并减少注意力分散。 此外,拥有立体视图效果的显示屏无需额外的视觉追踪技术或3D眼镜进行辅助。
Vivascope——智能病理诊断平台(搭载人工智能技术):
博世 Vivascope 可以放大血液或其他体液样本,生成数字图像,并利用人工智能算法进行分析。 通过机器学习,该设备已经接受了超过30000副图像(包含约900万人体细胞)的测试,并仍在持续学习。 该产品还能快速且精准的识别细胞的异常,帮助医生进行评估和诊断。
▪ 投资 1 亿欧元兴建“人工智能园区”
博世取得诸多技术创新成果离不开投资。 目前,博世每年投资超过40亿美元用于软件开发,并拥有大约3万名软件工程师。 其中,博世人工智能研究中心自2017年建成以来已经开展了超过150个项目,并在全球七个中心聚集了约250名人工智能专家,其中也包括设立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匹兹堡市和加利福尼亚州森尼韦尔市的两个中心。
除了在软件开发领域的投资,博世也在全球进行人才投资并建设能力中心。 目前,博世在德国图宾根投资1亿欧元用于建设新的人工智能基地,并计划于2022年底投入使用。 届时,来自博世、外部初创企业和公共研究机构的约700名人工智能专家将在此开展创新和技术的交流,人工智能基地可以促进 “Cyber Valley”内的专家们加强沟通和交流。 在这里,“共建AI信任感”将得到切实的落实。 博世是“Cyber Valley”的创始成员之一,该调研机构成立于2016年,链结了业内同行、学术专家和政府, 共同推动人工智能研究并迅速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际工业应用。
博世计划在今后两年对近2万名员工进行人工智能培训
开发人工智能不仅仅需要关注科技创新。 一方面,需要大量的投资,另一方面,人们要信服这项技术的真正潜能。 “共建人工智能信任感,创造美好新体验”——不仅仅是博世 在本届CES喊出的一句口号,同时也是博世坚信的未来,人工智能是通往更安全、更便 捷、更环保生活的关键。 在携手开创并迎接一个新时代的进程中,博世相信,在这个时代,人工智能将是主角。
▪ 链接:2020CES博世技术亮点:
SoundSee 传感器系统 ——“听诊”国际空间站(搭载人工智能技术):
博世SoundSee传感器系统搭载先进人工智能技术,其尺寸仅相当于一个饭盒大小。 SoundSee搭载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自动飞行器“宇航蜂”机器人(Astrobee Robot)进入太空,目前已步入轨道,并即将在空间站部署使用。 SoundSee可利用内置麦克风获取环境噪音,再使用人工智能技术分析音频数据, 以及时发现空间站的潜在异常并进行故障诊断。 2020年初,SoundSee采集的音频数据将被回传至NASA设在匹兹堡博世研究与技术中心内的地面控制站。 作为与NASA的一项合作研究项目,SoundSee由博世与Astrobotic联合开发。
2020年国际消费电子展(CES)博世新闻发布会
智能眼镜 Light Drive 系统——全天候信息显示:
Bosch Sensortec推出的智能眼镜Light Drive系统是全球首个能让普通眼镜智能化的解决方案。 该集成式投影系统由MEMS反射镜、光学元件、传感器和智能软件连接组成。 与上一代产品相比,搭载Light Drive的智能眼镜厚度可以减少超过三分之一,其重量不到10克。 该系统能根据从智能手机或智能手表上接收的导航信息、消息通知、日历提醒和操作指示等,在佩戴者的视野范围内投影包含这些信息的高分辨率图像,即使在阳光直射的情况下也可以提供清晰的视觉影像。
可显示全天候信息的智能眼镜Light Drive系统
车内监控系统——保障车辆安全性、舒适性和便捷性(搭载人工智能技术):
通过捕捉驾驶员的眼睑运动、视线方向和乘坐姿势,博世车内监控系统能监测驾驶员是否处于微瞌睡或看手机的状态,并在紧急情况发生时提醒驾驶员注意路况。 同时,车内监控系统也能监测车内的乘客人数和乘客位置,从而在紧急情况发生时优化气囊等安全系统,起到更好的保护作用。 此外,该系统也能提升司乘体验的舒适性和便捷性,比如,它能够根据预设的个人偏好自动调节座椅位置等。 未来,当车辆在高速公路等路段启用部分自动驾驶模式时,车内监控系统可通过摄像头判断驾驶员是否准备好取回驾驶控制权,从而保障行驶的安全,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基于摄像头和AI开发的车内监控系统
博世巴士概念展示车——未来移动出行方式:
未来,移动出行服务供应商将为货运或乘运场景中提供定制化的移动出行服务。 本届国际消费电子展上,博世将借助这辆未来巴士概念车,展示其为汽车厂商和移动出行服务供应商提供的集电气化、自动化、互联化和个性化为一体的技术和解决方案。 除零部件外,博世还可提供无缝衔接的互联出行服务,让运营商能便捷地运营和管理车队车辆,并且提供充电和保养服务,从而保障出行安全。
博世巴士概念展示车
激光雷达传感器——除雷达及摄像头外,第三种应用于 自动驾驶的传感器技术:
博世正在完善服务于自动驾驶的传感器产品组合,首款适用于车规的长距离激光雷达传感器(光检测和测距)已进入量产开发阶段,能够保证在汽车全生命周期内可靠运行。 激光雷达在高级别自动驾驶中起到重要作用,即使在恶劣天气和糟糕的光线条件中,也能与雷达和摄像头实现无缝衔接,有效识别路面上的石头等远处的非金属物体,为驾驶者提供准确可靠的路况信息。
智能前置摄像头——通过计算机视觉和人工智能识别物体
智能前置摄像头能识别物体,并将物体分为车辆、行人以及骑行者等类别,同时评估其运动路径。 该摄像头也具备分析功能,即使在缺少道路标识的情况下也能准确区分车道、草皮路肩或路旁建筑;在拥堵的城市交通中,智能前置摄像头能迅速、 可靠地识别和区分被部分遮挡的车辆、行人以及骑行者,从而及时触发车辆警报或紧急制动。
雷达传感器——为复杂驾驶环境打造的环绕传感器:
新一代博世雷达传感器更善于捕捉车辆的周边环境。 即使在恶劣天气或糟糕的光线条件下,博世雷达传感器凭借更大探测范围、宽孔径和高角分辨率,可提升自动紧急制动系统的响应。
自动代客泊车——全自动代客泊车服务:
博世与戴姆勒联合开发全球首例可应用于泊车功能的SAE-第4级完全自动驾驶系统,并已在德国正式获准应用于日常生活。 博世为该系统提供了停车场内基础设施的传感器和通讯技术。 预计到2021年底,多个国家的停车场将配备这一服务。 为此,博世正在与多家停车场管理方及重要房地产项目开发商展开合作。
车载计算机——新一代电子电气架构:
汽车电子电气架构是未来互联化、自动化和电气化移动出行的关键之一。 车载计算机不仅通过全新的高性能车辆控制单元来显著提升运算能力,并且通过减少电控单元数量来降低整车重量以及简化各零部件与系统之间的交互。 预计在2020年代初,博世车载计算机的运算能力将较目前提升约1000倍。 目前,博世正在开发应用于自动驾驶、动力总成系统、车载信息娱乐系统以及驾驶员辅助功能的车载计算机。
智能无钥匙——智能手机代替车钥匙:
未来,智能无钥匙系统不仅能通过蓝牙通信,还可利用超宽带实现车辆与智能手机之间的通信。 目前,已有部分智能手机使用了超宽带这一新型通信技术。 超宽带能使智能手机的定位功能精准到厘米级,并充分保障通信安全。 目前,博世与合作伙伴正致力于实现智能手机和车辆之间数据传输的标准化。 在今年的国际消费电子展上,博世在一辆安装有智能无钥匙系统的展示车中首次应用了超宽带技术。
燃料电池系统——实现电动汽车长途出行:
燃料电池系统具有续航里程长、燃料补充时间短的优势,同时,利用可再生能源制 氢,可实现零排放。 博世正在与瑞典公司Powercell携手合作,计划实现燃料电池电堆商业化。 除该款将氢能转化为电能的燃料电池电堆之外,博世也在持续开发其它重要系统元器件,逐步推进量产。
燃料电池系统
一体化底盘——电动化出行平台:
博世电气化产品线覆盖了电动车所须的所有基础部件,包括电动化动力总成系统、转向系统、制动系统。 通过与德国本特勒集团(Benteler)展开合作,博世展示了如何将现有电动汽车产品实现整合。 一体化底盘还有助于博世更好地了解汽车生产商在汽车零部件方面的需求来优化产品开发布局。
电桥——碳化硅技术优化电动车性能:
博世新型电桥采用全新的碳化硅技术进一步提升电动动力总成系统的效率和功率密 度。 在WLTP测试中,这一全新的驱动单元可使系统效率提高96%,并延长6%续航里程。 该电桥的功率密度为每千克3000瓦,较前一代产品提高50%。 凭借碳化硅半导体在电力电子控制器中的应用,以及电机、电力电子控制器和传动部件的紧凑型空间设计,电桥的整体性能得到了提升。
互联电动自行车——2.0 版骑行体验:
博世Kiox的车载计算机能使骑手在骑行过程中随时了解车速、脉搏、骑行表现等数据。一旦骑行结束,骑手还能通过eBike Connect智能手机应用或在线门户网站评估相关数据。同时Kiox具有卓越的Lock功能,可以利用数字化保护防止电动自行车被盗。此外,新一代智能手机应用中心能借助COBI.Bike应用程序为骑手提供全方位的互联服务,包括导航、健身等信息,并接 AppleHealth、GoogleFit和komoot等第三方服务和应用。
互联电动自行车
凤凰网汽车公众号
搜索:autoifeng
官方微博
@ 凤凰网汽车
报价小程序
搜索:风车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