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北京
更多应用 |
官方:微博/微信
| 车展 | 专题 | 车商通 | 商用车

凤凰网汽车

凤凰网汽车>全媒体>正文

中国力量赋能 沃尔沃站在了新的起点

2020年04月02日 23:37:06
分享到:
来源:汽车大观

3月28日,对沃尔沃汽车和吉利来说永远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日子。

十年前的这一天,吉利福特沃尔沃三方在瑞典哥德堡签约,吉利控股正式获得沃尔沃轿车100%的股权及相关资产。

2010年3月28日吉利控股收购沃尔沃轿车签约仪式

沃尔沃要成中国人的了。”这个消息让国人兴奋不已。

历史总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哥德堡,这个城市与中国有缘。三百多年前,因为一艘商船与中国的生意往来,这座城市富裕起来,成为北欧的明灯;如今,一个来自中国的商人,重振了一个源自瑞典的汽车品牌。

沃尔沃汽车是中国汽车工业史上第一个、也是目前唯一一个从中国向欧美发达国家成熟市场出口的豪华汽车品牌。”这是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沃尔沃汽车集团董事长李书福极为自豪之处。

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沃尔沃汽车集团董事长李书福

回想李书福白手起家的创业历程,吉利从“造老百姓买得起的车”到收购沃尔沃,到发布“领克Lynk&co”品牌,再到大手笔进军商用车领域,他一路奋斗构筑的“汽车版图”,让人惊叹。

吉利今日的风光有目共睹,但却很少有人真正了解,为闯过一道道关口,李书福曾为收购沃尔沃“把身家性命都赌上了”。对沃尔沃汽车的那次收购,正是这场转变的决定性的事件。

十年前,这注定是一场艰辛的谈判,亦是一段惊心动魄的历程。十年后,吉利沃尔沃又将迎来一个怎样的未来?

门不当户不对

吉利成功收购沃尔沃是李书福的“八年一梦”,这并不夸张。

“我们要去买沃尔沃,现在就应该开始准备了!”2002年,吉利的一次中层干部会议上,李书福忽然提出了一个惊人的想法。

在座的人都懵了,很多人觉得他疯了。

彼时,刚刚拿到汽车生产许可证的吉利,没钱没技术没品牌,居然想收购一家有着70多年历史的世界汽车巨头。

创立于1927年的沃尔沃至今已有93年历史

但收购沃尔沃,李书福是认真的,这个计划在他心中酝酿已久。

吉利沃尔沃这件事,是我多年的梦想,我们也是被现实逼到这一步的。”2010年,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李书福道出其中原委,中国汽车市场竞争太惨烈了,如果不能尽早进入产业分工的更高端,迟早是死路一条。

所以,吉利如果还想生存下去,只有海外并购这条路可以走。用资本换时间,或许还有一线生机。

为什么是沃尔沃?李书福看上了沃尔沃什么?

1927年创立的沃尔沃,从一开始就以安全和人性化设计作为品牌核心。经过数十年的努力,沃尔沃已经成了汽车界的“安全”代名词。

1959年沃尔沃发明三点式安全带

1999年,福特沃尔沃集团手中购得沃尔沃品牌,虽然沃尔沃福特手中业绩不佳,但其安全技术实力和品牌美誉度却始终处于高水准。

吉利收购沃尔沃的消息一出,外界就传来了诸多质疑——“蛇吞象,消化得了吗?”“理念更先进、经验更丰富的欧美人,都对沃尔沃的连年亏损无可奈何,难道李书福有灵丹妙药?”

在外界很多人看来,这显然是一场门不当户不对的婚姻。

“很多人的思维惯性就是:既然福特也没有搞好,吉利就能够搞好吗?其实这个问题可以这样回答:福特没有搞好沃尔沃,并不能证明吉利没有可能搞好。”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常务理事贾新光说。

天时地利人和

对于李书福乃至中国车企来说,收购沃尔沃的确是一次极大的冒险。

早在2004年,从上汽收购韩国双龙伊始,中国车企已经走上海外拓展之路。然而,上汽收购双龙之后,却引起双龙工会的强烈不满,他们指责上汽恶意并购偷技术,没有协同合作诚意,发起驱逐管理层运动,导致上汽亏了40亿人民币,最终不欢而散。

除了上汽收购双龙失败之外,由于国际金融危机、产品结构欠佳、工会抵制、技术转移限制等问题,其他大多数中国车企的海外收购,最终都惨淡收场。

机会,永远青睐有准备的人。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自身难保的福特汽车决意出售旗下其他品牌,其中包括沃尔沃

消息一出,全球多个汽车生产厂家均跃跃欲试,除了北汽和吉利,也包括美国Crown、瑞典Konsortium Jakob等国际大财团。

如今担任沃尔沃汽车集团全球高级副总裁、沃尔沃汽车亚太区总裁兼CEO的袁小林,深度参与了当年吉利并购沃尔沃的谈判过程,并且于收购完成后,在沃尔沃瑞典总部董事长办公室工作4年,力促并购完成后各方关系的理顺。

作为见证者和参与者,袁小林将这场奇迹般的并购,总结为“天时地利人和”。

沃尔沃汽车集团全球高级副总裁、沃尔沃汽车亚太区总裁兼CEO袁小林

“天时”是国际金融危机。国际金融危机给中国企业走向世界商业舞台带来了机会,让不堪重负的福特下定决心出售沃尔沃

“地利”是吉利背靠中国这个庞大的市场。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发展到了一个全新的阶段,中国自身经济体量的扩大以及发展所形成的势能,为吉利的收购提供了坚实基础。

2008年,全球汽车市场紧缩,美国市场销量下滑了17%,中国汽车市场却同比增长了10%。2009年,中国更是以1300万辆的成绩,取代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市场。

“人和”就是李书福所组建的精英团队。袁小林认为,无论是战略、团队和执行,还是收购后的无缝衔接,沃尔沃能迅速走上运营的正轨,都离不开那些愿意跟着李书福一起打硬仗的人。

放虎归山

“许多人总喜欢用‘蛇吞象’来形容吉利并购沃尔沃,实际上蛇永远也吞不了象。”李书福说。

他在收购完成当天接受外媒采访时说:“我们已经实现了收购沃尔沃的梦想,但这还不是我们的最终计划,这只是一个新起点。”他接着说:“我们已经到了一个大山脚下……我希望并且相信沃尔沃汽车能够勇攀高峰。”

收购签约仪式后李书福接受采访

李书福是真心“喜欢”沃尔沃

一次与工会的谈判中,对方问李书福:你能不能用3个字形容你为什么比其他竞争者更好?李书福回答的三个字是“I LOVE YOU(我爱你)。”

收购之初,李书福就反复用“放虎归山”来形容沃尔沃的未来:“尽快恢复沃尔沃的往日雄风,沃尔沃必须重新找回自我,实现伟大复兴。”这是他开出的一剂药方。

“抱得美人归”之后,李书福兑现了自己的承诺,在发展战略上,吉利吉利沃尔沃沃尔沃,两个品牌是兄弟关系,而不是父子关系。

吉利完成收购交割后,沃尔沃的第一任全球CEO斯蒂芬·雅各布,是前大众汽车北美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这充分印证了李书福要让沃尔沃实现全球化发展的思路。让有相同文化背景和语境的人来管理公司,对完成并购初期的沃尔沃员工来说更容易接受。

在哥德堡的四年,袁小林作为董事长办公室主任兼董事会秘书,是极少参与了收购全过程,又亲历了收购之后的沃尔沃汽车“新总部”逐渐完成磨合、搭建整个战略、实现平稳运转的人。

“曾经,我的工作是收购,这项工作属于第三方,其实没有深度参与到企业的运营。当我来到哥德堡以后,我的角色转变为这家企业的员工,而且这家公司又是我亲手参与收购的,这种感觉很奇妙。”在吉利完成收购初期的那段各方关系都很微妙的时间里,袁小林看到了中国企业家的智慧。

这时的袁小林就像是一个文化中枢,他带来东方对沃尔沃未来战略的构想,也传达回来自西方的理解和建议,东西方的理念在他这里交汇,然后协调一致地贯彻下去。

十年豪赌,一场双赢

十年后的今天,李书福的药方被证明了是良方,当初的质疑也被一一打破,“蛇吞象”的两位主角,实现了双赢。

S90搭乘中欧班列运往比利时根特

沃尔沃独树一帜的设计与领先的研发实力,在“放虎归山”的自由空间下迅速得到复兴。2011年,在宣布将要建立亚太研发中心的同时,沃尔沃汽车还在中国布局了两座整车厂和一座发动机厂。仅仅几年后,第三座整车制造基地也落成投产。如今,由沃尔沃汽车大庆工厂和成都工厂生产的车型,已被销往遍布亚洲、欧洲、美洲、非洲、大洋洲的全球超过80个国家和地区,其中不乏“中国制造”的豪华汽车产品首次登陆的区域市场。

作为中国首个、也是目前唯一一个将产品出口至欧美成熟市场的豪华汽车品牌,中国制造的沃尔沃的品质得到了全球消费者认可。这一方面体现了沃尔沃一直强调的“中国制造,全球品质”,同时也开创了中国汽车工业全球化生产和出口的新局面。

沃尔沃汽车大庆工厂新车雨淋测试

沃尔沃吉利作为兄弟企业围绕研发、采购、制造等领域展开交流合作,共同研发了CMA基础模块架构,还于2017年成立了技术合资公司。。

“自吉利控股收购沃尔沃汽车以来,吉利沃尔沃在研发、采购、动力总成、制造等领域强化交流合作,取得了丰硕成果,实现了技术融合、文化融合、人才融合,为双方的持续健康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也成为了行业协同发展的典范。”吉利汽车集团副总裁杨学良说。

十年间,吉利控股在研发上的投入累计近1000亿元,在全球建有五大研发中心和造型设计中心,旗下共有2万名研发设计人员,除了吉利品牌外,还培育出领克、几何品牌,这一切可以说沃尔沃的反哺功不可没。

双方协同效应带来的好处,最直接的体现就是销量和利润。

从2010年至2019年,吉利汽车销量从41.5万辆增加至136.1万辆,十年增长228%,连续3年突破百万辆规模;净利润从2009年12.5亿元,上升到2018年125.5亿元,基本实现了10年翻10倍的战绩。

沃尔沃同样如此。尽管当前全球车市难言景气,2019年,沃尔沃汽车全球销量仍然创下新高,共售出70.5万辆,较去年同期增长9.8%,较2010年实现销量翻番。这是沃尔沃汽车成立93年以来,全球销量首次突破70万辆大关,连续第六年打破自身纪录。

吉利收购沃尔沃于中国汽车产业而言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第一说明中国企业家具有的国际视野,战略与胆识;第二,并购十年后沃尔沃发展越来越好,说明中国公司的管理能力,可以经营好一个国际品牌;吉利沃尔沃的融合发展势头很好,说明这种并购的价值,它是双赢的一件大事。”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付于武如此评价。

从北欧到全球

当前,全球汽车产业正发生巨变,汽车合资企业的使命早就完成,产业进入深度调整期,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和共享化的“新四化”,正在成为汽车产业的发展主旋律。自主品牌集体崛起,从被打压到对峙,再由拉锯到逆转已然变得清晰。

“中国汽车产业由大变强,国际化的程度是一个显著标志。”付于武说。

沃尔沃360c自动驾驶概念车

2月10日晚间,沃尔沃汽车集团和吉利汽车几乎同时发布公告称,双方管理层正在进行初步讨论,以探讨通过两家公司的业务合并进行重组的可能性。

若协议达成,重组后的新集团将更具规模优势,拥有更强的专业能力和资源来持续引领行业变革,同时保留吉利沃尔沃领克及极星每个品牌的独特性,并将通过香港上市公司对接国际资本市场,下一步还将考虑在斯德哥尔摩上市。

贾新光认为,吉利汽车和沃尔沃汽车都在智能化、电动化、自动化领域提出了十分宏大的规划,但巨大的投入和成本不是单独一方能够解决的,双方合并后的核心工作,主要围绕研发投入、成本和财务,这将进一步降低成本,更有利于两家车企更高效地实现战略部署,实现强强联合的效应。合并后的双方会还将进一步获得资本市场的认可。目前,吉利汽车和沃尔沃汽车均保持了良好发展势头,两者合并后的市值将更为可观,新公司势必会在资本市场中更具有吸引力,积累更深厚的资本。

李书福多曾次表示,“单打独斗不可能赢得这场战争”。在这个关键节点,吉利汽车和沃尔沃汽车探讨业务合并重组,正是李书福筹划的一盘大棋。

如今,对于沃尔沃汽车来说,中国作为亚太区的核心,无疑是一个重要的引擎,将进一步推动公司在全球的发展,为未来的一切可能做好准备。

在李书福看来,“近十年来,沃尔沃汽车已从以瑞典为中心发展成为真正的全球企业,在以中国为核心的亚太区建立了完备的体系能力,这是沃尔沃得以全面发展的核心动因。中国市场作为销量最大的单一本土市场,在沃尔沃汽车的全球布局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并将成为未来持续发展的重要孵化器。”

沃尔沃汽车亚太研发中心就是最显著的例子。沃尔沃汽车自收购之初便在中国布局了研发中心。经过近5年的发展,这座研发中心已被业界公认为是全球最先进的现代化汽车研发机构之一。它不仅与瑞典总部、美国研发中心保持着“零壁垒”的跨洲际高效率协同研发,以及资源、成果的全球实时共享,还凭着团队对中国市场的研究和理解,为沃尔沃全球车型的研发带来助益。

沃尔沃亚太研发中心电池实验室

在日积月累的努力下,沃尔沃汽车不仅通过全球范围内的研发、制造、采购、物流、销售和人才交流体系,完善着自身的全球化格局,还在过去几年中将数十家中国供应商培养为全球供应商,使他们有实力参与全球竞争。比如说思源,通过与沃尔沃汽车的合作被引入到美国建厂,实现了良好的效益,目前已经发展成世界级的供应商。

沃尔沃产品家族

站在新的起点,面对汽车产业正在发生的深刻变革,吉利沃尔沃汽车这对“兄弟”,彼此就像两片正确的拼图方块,紧紧相连,让1+1>2的成效再次得到扩大。这也符合行业当下及未来的整合发展模式,吉利汽车力争在每一个领域,挖掘更大的增长潜力,使吉利上市公司形成覆盖中低端、中高端、豪华品牌多级别的较强竞争力,增强吉利整体品牌力。而沃尔沃汽车在新的集团中,无疑将成为最关键的一块拼图。

  • 凤凰网汽车公众号

    搜索:autoifeng

  •  官方微博

    @ 凤凰网汽车

  •  报价小程序

    搜索:风车价

网友评论
0人点赞
|
评论0
加载中...

大家都在看

趣图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