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北京
更多应用 |
官方:微博/微信
| 车展 | 专题 | 车商通 | 商用车

凤凰网汽车

凤凰网汽车>全媒体>正文

“抱腿”美国、关停华文学校,华人居多的新加坡为何亲近美国?

2020年12月29日 05:29:01
分享到:
来源:

因为新加坡是以华人为主的国家,所以中国人对新加坡有着天然的亲近感。

但是新加坡并未因血缘而对中国表示亲近,反而一直更偏向欧美,甚至多次充当负责捅刀子的反华急先锋,这让中国人一直很困惑。如果您站在新加坡人的角度,或许就会对新加坡的亲美政策会有更深的理解。

新加坡是海峡华人的国家

中国人在新加坡发展的历史悠久,宋元时期就不断有中国人前往新加坡。经过数百年的融合,马来地区的华人发展出一个特殊的群体,这个群体被称为海峡华人。

在英国接管马来半岛之后,海峡华人大部分都成为英国殖民政府的官员或者买办,成为英国统治马来西亚的重要力量。

海峡华人虽然在外貌和习俗上依然有着中国的影子,但他们大多不会说华语。他们流行的是英国文化,思维也是英式思维。

新加坡历届政府都是海峡华人出身,曾经被英国人评价为"苏伊士运河以东最纯正英国人"的李光耀,是海峡华人最典型的代表。

海峡华人组成的新加坡政府无法理解中华文化,也十分忌惮传统华人对中国的深厚感情。从新加坡政府的角度来说,中国是一个充满着陌生感的国度。

恶劣的环境让新加坡被迫反华

一个国家的地理人文条件决定了一个国家的文化和政策,从领土上来说,新加坡是没有资源,没有战略纵深的一个蕞尔小国。

在英国撤离后,新加坡希望通过加入马来西亚来实现安全保障,然而在反华潮流的催动下,新加坡被"踢"出了马来西亚,不得不宣布独立。

在独立那天,李光耀一边发表独立讲话一边哭泣。李光耀的哭是情有可原的,新加坡刚刚独立之际,周边的国际情势十分的凶险。

新加坡没有兵力,没有国力,甚至连用水都需要仰仗马来西亚。在60年代中期,中国特殊时期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

东南亚各国的共产党也在这一时期活跃起来,共产党的活动引起东南亚各国的警惕和恐慌,印尼等国家纷纷认为本国共产党的活动都是由中国和越南煽动起来的。

借着反共的由头,东南亚各国纷纷把华人和共产党绑定在一起,掀起大规模的反华浪潮。新加坡作为一个以华人为主的国家,被认为是"第三个中国",对新加坡十分敌视。

除了华人,新加坡还有大量的印度裔和马来裔公民。为了稳定新加坡国内局势,争取其他族裔的支持,李光耀把国歌用马来语演唱,国旗改成马来裔更喜欢的伊斯兰样式,政府内阁也有多名马来裔和印度裔的成员。

为了不树敌,让自己获得稳定的发展环境,新加坡政府在独立后旗帜鲜明的打出了反共的口号,并在60年代拒绝了新中国建交的邀请。

新加坡政府此举是希望消除马来西亚和印尼对新加坡靠近中国的担心。

美国是新加坡的保镖兼靠山

在族群和反共问题上的努力并不足以让新加坡获得安全和稳定,弹丸之地的新加坡想要真正的获得安全,就必须要有外援。

在宗主国英国退场之后,美国成为了东南亚地区的主导力量。美国需要一个控制东南亚的基地,位于亚洲海上十字路口的新加坡是美国最好的选择。

而新加坡需要另一个能保障国家安全的日不落帝国,而且同为英语国家,新加坡和美国在文化和思维上有着许多契合之处,新加坡和美国可以说是一拍即合。

在美国的庇护之下,新加坡成为亚洲最重要的金融中心和国家集装箱的中转中心,新加坡经济也由此起飞。

新加坡主动切割中国文化以迎合欧美

在冷战时期,投靠美国也就意味着反华。为了向美国表现自己脱离中华文化影响的决心,新加坡政府在60年代开始强制性推行英文教育,对不顾华人反对,对华文学校进行限制和打压。

南洋大学作为中华文化在新加坡的代表,一直受到遭到李光耀政府的强力镇压,到了80年代,新加坡关闭了最后一间华文学校。

李光耀的去华政策取得了"成功"。如今的新加坡人大多已经不会华语,新加坡年青一代的华人完全没有老一辈对故土中国的那种深厚感情。

大多数新加坡人已经把自己当成了新加坡人,而非华人。新加坡是华人建起来的国家,中国文化层深深影响新加坡

新加坡与华文教育划清界限,是中华文化史上最让人遗憾的事件之一。这标志着新加坡彻底退出了中华文化圈,成为了一个典型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

抱紧美国"大腿"让新加坡受益匪浅

在70年代末,新加坡已经是亚洲四小龙之一,在东南亚地区已经具有了话语权。在80年代之后,新加坡利用自己的特殊地位开始在各大国之间不断游走,以谋求更大的利益。

新加坡深知自己发展的靠山是美国,没有了美国,富裕的新加坡就会成为邻国嘴边的一块肥肉。对于美国在东南亚地区的一举一动,新加坡政府都极为敏感。

在越战时期,新加坡是美军的物资集散中心。为了支持美军的军事行动,新加坡甚至主动献出军事基地和港口供美军使用。

当美军撤出越南时,有两个人最伤心,第一个是即将覆灭的南越政权总统杨文明,第二个就是时任新加坡总理李光耀。

在1989年,美军计划撤出菲律宾的苏比克湾。李光耀在知道消息后,立刻访问驻日美军。不久后,新加坡向美军提供巴拉望港和巴耶利达机场。

新加坡此举让美军留在了东南亚,这保证了美军在南海周边的存在,这为当今美军舰艇不断驶入南海挑衅提供了便利。

李光耀此举明显针对中国,对这种给中国下绊子的行为,李光耀还洋洋得意的说:"只有美国第七舰队留在东南亚,我们和中苏的交往就会轻松自在的多"。

美国在,新加坡就自在,因为新加坡可以利用美国作为筹码跟周边大国要价以谋求利益,这是新加坡政府内心最真实的想法。

面对中国崛起而摇摆不定的新加坡

中国进行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的影响力越来越强。看着港口里的中国商船越来多,新加坡政府的第一反应并非是利用中国崛起的契机,让本国经济踏着中国的东风一起发展。

在反华惯性的作用下,新加坡高层越来越担心中国崛起可能给新加坡带来的不良。从90年代开始,新加坡的对华政策十分多变。

有时候亲近,有时候又疏远。习惯站在大国角度想问题的中国人对于新加坡这种"变脸行为"感到十分疑惑,对于小国来说,不断的看准机会变脸却是生存的必备技能。

在2003年的SARS期间,新加坡是唱衰中国主力军,新加坡政府总理吴作栋当然公然攻击中国,希望鼓动外资离开中国。

在美国重返亚太战略、TTP协议、南海仲裁案等针对中国的行动中,人们总能看到新加坡的影子。

在攻击中国的同时,新加坡也在其他方面向中国释放善意。汶川地震期间,新加坡不仅及时派出救援队,新加坡政府和民间捐献的救灾款位居世界国家前列。

而且对于中国的发展,以联合《联合早报》为首的新加坡媒体对中国的描述十分的客观,没有西方媒体那种"逢中必反"的政治倾向。

新加坡的"变脸"行为让许多西方人觉得新加坡并不是一个真正的反华国家,许多对中国的批评更像是一种表演行为。

这就是李光耀的高明之处,因为李光耀深知,新加坡只有两面讨好,在大国之间的狭缝争取发展空间才能获得发展。

国家之间没有亲情,只有利益。李光耀的成功之处就是把这种利益作为导向,反华对新加坡有利李光耀就反华,亲华对新加坡有利李光耀就亲华

反华亲美在新加坡已成惯性

在李光耀去世后不久,美国主动挑起了中美对抗。在已经被西化的新加坡民间,有着一股强大的反华势力,这股势力在英美的扶持下成为不可忽视的存在。

李显龙政府为了维护自身的地位,刻意迎合这股反华势力的要求。在5前年,新加坡开始积极制衡中国,并甘心成为美国封锁中国岛链的一部分。

除此之外,新加坡多次以马六甲海峡为要挟,希望迫使中国政府在南海问题上让步。

进入2017年以后,新加坡反华的声音已经难成气候,因为新加坡政府知道,挑衅中国的举动像是蚍蜉撼树,最终都是无功而返。

在疫情时代,中国已经成为了世界经济中唯一正常运行的引擎。中国的时代必将到来,新加坡未来在中国,而不是美国。

新加坡要继续发展,只能回到中华文化圈,和中国继续展开深入的合作。如果仍然抱着所谓反华传统不放,等待新加坡的,只有被边缘化的命运。

  • 凤凰网汽车公众号

    搜索:autoifeng

  •  官方微博

    @ 凤凰网汽车

  •  报价小程序

    搜索:风车价

网友评论
0人点赞
|
评论0
加载中...

大家都在看

趣图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