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汽集团加快向科技企业转型的步伐,将技术和创新的牵引放在最重要的地位。承担集团未来科技转型的工作,吴坚与团队被赋予了更大使命。
文/《汽车人》张敏
上海车展期间,又一次见到了广汽研究院院长吴坚。接受《汽车人》专访,他依旧是儒雅、坦诚、逻辑清晰,不同的是,他的工作节奏更为紧张。
伴随着互联网时代到来,传统汽车的“护城河”正在逐渐被打破。广汽集团积极拥抱变化,加快向科技企业转型的步伐,将技术和创新的牵引放在最重要的地位。吴坚被赋予了更大使命。
去年9月,广汽集团对自主品牌一体化做出了整合部署,设立自主品牌经营管理委员会,与整车事业本部合并办公,广汽集团借此实现研产销一体化运营。时任广汽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的吴坚接任院长,同时兼任自主品牌经营管理委员会副主任、整车事业本部副本部长。
这将促进责权利的统一,提升决策效率。更重要的是,提高广汽应对剧烈市场变化的能力,从而更好地把握住汽车行业发展趋势,快速响应消费者需求。
虽然吴坚的职业重心仍在广汽研究院,但“背景板”已经改变。吴坚明白,自己从角色到业务关注的重点,都发生了变化。
从吴坚自身而言,以前更多可能站在广汽研究院的角度考虑问题,当前要站在整个集团的角度,将研发与客户需求联系得更为紧密。同时,广汽研究院服务的不仅仅是自主品牌,合资品牌也要依靠广汽研究院做产品方面的创新工作,全局意识更为重要。
从一个领域的带头人,到承担整个集团未来科技转型的统筹者,吴坚的担子的确更重了。吴坚认为难点在于人才培养,他会花很多时间放在打造团队上。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吴坚对“团队”的认识,应该是相当深刻的。从华南理工大学的教授,转身成为广汽研究院的主要技术带头人和管理者,吴坚带领广汽研究院研发团队经历了创业期、成长期。
带领一个团队,从手头专利一无所有,到开发出国内领先的系列动力总成产品,并锤炼出能征惯战的研发团队,给予他的时间是10年。
广汽研究院建立的初期,吴坚作为动力专家、技术带头人,凭借深厚的学术造诣、扎实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开发经验,带领18名研究人员,开始积淀广汽自己的动力技术储备。
历经10余年,广汽研究院获得了动力总成设计、开发、仿真、试验一整套能力。更为重要的是,建立了自己的成熟开发流程。在十多款发动机及其配套的变速器上,验证了这套流程的可操作性。技术专利未来可能会过时,但开发流程可以一直是广汽研究院的核心竞争力。
吴坚在搭建这套体系的过程中,起到中流砥柱的主导作用。历史加速前进,对广汽集团研发团队、战略和预判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可以预料,未来留给广汽集团科技转型的时间,将更少。尤其是汽车业百年转型的关键节点,移动互联网带来了新的生态,不仅汽车本身呈现互联网化,人们的思想意识方面也在发生变化。汽车从原来的单一产品变成了一种出行生态,车企从将车单向推送至消费端,转变为更加注重用户思维。
基于“软件定义汽车”所带来的后续软件的生态,以及由软件带来的附加想象空间,广汽集团积极拥抱互联网,扩大“朋友圈”,与华为、腾讯、百度等科技企业展开合作。
软件和硬件分离,是全球汽车企业推进的转型方向。高算力芯片的所有权或控制权,会是未来传统车企能否转型成功的关键。这也是广汽在这几年不断地深度介入,并携手高科技企业的原因。
尽管高算力芯片未来会影响产品的智能化程度,但吴坚认为,目前芯片短缺是全球性的恐慌,是有资本推手的、人为的“芯片荒”。车用车载芯片的使用,不像手机那么多,整个中国汽车行业一年也就消耗2000多万块芯片。芯片短缺,更多是一个短期的现象。
随着汽车工业进入2.0时代,硬件和软件捆绑的模式将会被打破。主要原因是,ICV(智能网联)时代,车企必须要把用户习惯、喜好放进产品开发中。而在技术实际运用中,传统车企对汽车有深刻的理解。
吴坚举了一个简单的例子:自动驾驶汽车在高速公路直线行驶时,各家产品动作一样,而一旦出现拐弯,互联网企业只是把车作为一个点,然后沿着轨迹走;但传统车企会根据汽车动力学原理,当车发生转向时,第一有转弯半径,第二会发生侧滑,第三质心会发生变化……同样的弯道动作,传统车企不是简单给一个曲率,而是要逐一区别,加上各种修正。
这是基于传统车企技术底蕴得来的——使用场景以及对车的理解,只有把这两点结合在一起,才能够真正做到自动驾驶而不出事故。这是传统车企的优势。
历史不会简单重复,当年国内市场对自有技术和技术升级能力是宽容的。市场空间留下很大一块空白,可以在发展中解决这两个问题。而今,时代显然对于技术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智能化方面,广汽主要发力ICV;在动力方面,主要推进EV(纯电动)和混动两条路径。去年北京车展上广汽发布的“钜浪动力”,就是对广汽动力总成技术的一次大整合,也包含了对动力总成技术未来发展的预判。
混动化和电动化是方向
吴坚表示:“一开始这是个技术‘卡脖子’的领域,但是广汽研究院在困难中坚持自主创新,经过多年的精心打磨,做到了行业领先的水平。”
“钜浪动力”作为广汽全新一代动力总成平台,拥有完整架构,由高效发动机、高效变速器、混动产品支撑,包含1.5L发动机平台、2.0L发动机平台、DHE混动发动机、WDCT变速器、AT变速器、DHT混动专用变速器六个板块。
去年北京车展前夕,中汽研华诚认证(天津)有限公司作为第三方权威认证机构,为热效率达42.1%的广汽第四代2.0 ATK发动机颁发“能效之星”证书。广汽的下一个目标,是和全行业共同挑战45%的热效率。这一高度目前还没有触及过,是完全未知的工程领域。
吴坚认为,未来10到20年间,混动化与电动化都将是重要的开发方向。在混动产品领域,广汽会往DHE(混动专用发动机)+DHT(混动专用变速器)方向发展,同时不断升级动力总成智能控制策略。
这和现在的“纯电统治未来”舆论倾向有差别。大家都在猜测什么时候全面禁售燃油车,而吴坚坚决主张,广汽集团应该继续投入资源,开发先进内燃机。内燃机借助混动,仍具有长期的生命力和竞争力。
在吴坚看来,包含内燃机技术在内的混合动力,能以更低成本达到排放和能耗目标。未来这些政策目标将继续提升,而混动的技术前景,仍然具有持续跟进的能力。
吴坚称,提高热效率的可能技术路线有很多,而广汽集团在汽油机压燃、催化重组、预燃室、稀薄燃烧领域都进行了探索,包括深度米勒以及阿特金森的技术和应用。吴坚认为,多项技术的叠加,有望将发动机热效率提升到45%。
而本次上海车展上,广汽集团针对混动领域发布了“绿擎技术”,即“钜浪动力”混动技术升级的成果。吴坚对动力总成技术发展的见解,演变成广汽集团实际的技术路线,他在其中起到的作用不言而喻。
“绿擎技术”也由吴坚本人发布,其重点就是混动系统。2021年底,广汽传祺旗舰车型将搭载丰田第四代油电混合双擎动力系统THS,成为国内首家应用丰田THS系统的自主品牌。同时,广汽自主研发的第二代GMC机电耦合系统也将落地。这两种混动系统,都具备质量可靠、节能、快速、安静、动力切换平顺的特点。
“绿擎技术”也是广汽研究院践行广汽集团“GLASS绿净计划”的核心支撑。后者意味着广汽集团通过绿色低碳行动,助力国家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广汽研究院主导的“钜浪动力”技术的持续更新,强化了广汽自主品牌的竞争力,并与国家战略层面的部署相符,也助力广汽集团践行企业的社会责任,可谓一举三得。
自主创新与对外合作双轮驱动
目标当然是美好的,但通往目标的路从不平坦。丰田显然是混动领域的技术巨擘,有人称混动分为两类:一类是丰田的THS系统,另一类是其他厂家的系统。
丰田THS系统实质上是一种“动力分流式”混动,其特点是使用一套行星齿轮结构,连接了发动机、发电机与电动机,通过锁定或者放开一组齿副,就可以改变整套系统的动力输出状态和传动比,从而避开离合器,也避免了动力切换的顿挫。但这需要逻辑控制和感知、计算以及发动机调校方面的配合。
近一两年来,丰田在THS系统的专利授权上持开放态度,但几乎没有厂家能够成功采用。吴坚解释称,虽然可以使用丰田的THS专利授权,但其上层的控制逻辑软件必须自行研发。而丰田THS系统的精妙之处,就在于系统匹配的精度。同时,因为丰田THS系统是一个封闭式系统,想要对车端进行通信,需要有一个完整的电子电器通信矩阵,这方面广汽研究院投入了不少时间和资源。
吴坚说,丰田THS系统很“娇贵”,对发动机功率、扭矩、精度各方面的要求非常高。“我们遇到了非常多的困难。”分析技术问题一向注重留有余地的吴坚,这次居然强调困难,令人吃惊。
吴坚提到:“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把丰田所有关于发动机的问题都进行了全面分析,后续匹配非常顺利。”
吴坚并未忽略纯电路线,相反这是广汽投入资金最多的领域,纯电和混动并行不悖。不久前召开的2021广汽技术日上,广汽研究院正式发布“中子星战略”,开启“低碳新动力总成”时代。吴坚表示,三年内实现自主研发动力电池电芯规模化搭载应用。他认为,广汽埃安正处于电动化的“头部”。
广汽还发布了海绵硅负极片电池技术和超级快充电池技术,前者解决电池续航问题,后者着眼于提升使用体验的问题。吴坚介绍,6C高倍率快速充电可实现0%-80%电量充电时间8分钟,这两种技术将很快在后续产品上搭载。
尽管是“学院派”出身,吴坚却没有什么学究气,而是奉行实用主义。他每提到一项技术,一定会跟一句“实用化推进到某地步”这样的话。学校做研究有可能忽略商业化,但车企研发团队开发的技术,必须有实用化前景,否则不会上马。
去年10月,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授予吴坚“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会士”称号。这是学会个人会员的最高级别,也是学会授予个人会员的最高荣誉,一般只授予在学术和工程技术上做出重大成就的专家。吴坚显然实至名归。
当然,吴坚仍保持了作为一名教师的谦虚,他把这个荣誉视为对广汽研究院开发团队的褒奖。
与吴坚沟通过的媒体都知道他在技术上的深厚造诣、技术开发的成果累累。面对记者,他从不大段抛出专业化的技术内容,讲原理和数字的时候很克制,但在《汽车人》专访过程中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吴坚对技术路线把握程度和充分的自信。
他称接下来将把更多精力转到管理和团队建设方面,但多年站在工程技术开发的一线,吴坚拥有的技术敏锐度不会被削弱,这在他主导广汽集团技术发展的过程中,是一种明显的优势。
可以确定的是,广汽技术研发从总目标、路线图,到具体实现步骤,正在为广汽集团打下长远发展基础。(文/《汽车人》张敏)【版权声明】本文系《汽车人》独家原创稿件,版权为《汽车人》所有。
凤凰网汽车公众号
搜索:autoifeng
官方微博
@ 凤凰网汽车
报价小程序
搜索:风车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