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北京
更多应用 |
官方:微博/微信
| 车展 | 专题 | 车商通 | 商用车

凤凰网汽车

凤凰网汽车>全媒体>正文

众泰成了没人要的“山芋”

2021年08月19日 11:05:01
分享到:
来源:汽车维基

伴随着公开招募重整投资人报名截止日的到来和重整意向投资人的浮现,众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重整计划迎来新进展。

与此同时,众泰汽车股价也开启进入新一轮上涨。8月17日,公司发布股票交易异常波动公告称,8月12日、8月13日和8月16日连续三个交易日收盘价涨幅偏离值累计超过12%,属于股票交易异常波动情形。

而对于将要破产瓦解的企业,人们往往也有一种猎奇的心态,新金主进入接盘,重组甚至复活。就如曾经的力帆找到了枫叶,北汽银翔也被重组为瑞翔,那么在众泰将破产清算的背景下,这种心态也自然而然的被投射到了众泰身上。

初次意向投资人再次现身

众泰汽车在8月12日发布的《关于重整进展的公告》中表示,7月2日公司管理人正式开展重整期间投资人招募工作,截至目前公司管理人已经完成接受意向重整投资人报名资料的工作,并表示在管理人规定的报名期间,有上海钛启汽车科技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江苏深商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湖南致博智车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三家意向投资人向管理人提交了报名材料。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1月众泰汽车披露了预重整投资人相关信息,就包括上海智阳投资有限公司以及湖南智博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不过在5月和6月份时,这两家公司先后分别暂停和终止对众泰汽车的投资。此次众泰汽车新披露的三家意向投资人并无上海智阳投资有限公司的身影。

笔者发现,此次新披露的重整投资人中,上海钛启汽车科技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和上海智阳、湖南致博智车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和智博投资存在股权关系。

数据显示,上海钛启汽车科技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的股东分别是上海德兆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和盐城君雅实业有限公司,持股比例分别为75%和25%。

今年7月23日,上海智阳认缴出资额400万元,成功入股上海德兆汽车科技有限公司,目前上海智阳持有上海德兆汽车科技有限公司40%的股权。从时间点来看,5月上海智阳暂缓对众泰汽车的投资,随后在7月投资上海德兆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另外,湖南致博智车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和智博投资也存在联系。湖南致博智车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成立于8月9日,由智博投资和湖北拓普斯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湖北拓普斯)共同出资成立,分别持有0.004%和99.996%的股份。

从股权信息来看,上海智阳和智博投资或二度参与众泰汽车的重组。而除了第一次的意向重整投资人上海智阳和智博投资隐现之外,众泰汽车此次三家意向重整投资人的股权,还浮现了威马汽车和吉利控股的身影。

威马和吉利都无兴趣

据了解,上海钛启汽车科技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成立于2021年1月29日,上海德兆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持股75%,盐城君雅实业有限公司持股25%。而德兆汽车的法定代表人为杜立刚。

资料显示,杜立刚为威马汽车联合创始人兼CFO,并持有威马智慧出行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32.71%股份。

因此,市场上传出威马汽车将参与众泰重整,以此获取A股壳资源的论调。

但在8月14日,威马汽车就明确回应:“此为不实消息,威马汽车没有任何兴趣参与众泰重组。”

在对层层股权穿透后,笔者发现第三家投资公司湖南致博智车股东包括胡科青、胡边疆两人。其中,胡科青、胡边疆两人对湖南致博智车的实际持股高达48.96%、38%。

而胡边疆就是此次引起吉利控股参与众泰重整传闻的关键人物。据了解,胡边疆曾担任浙江吉利美日汽车有限公司湘潭分公司、浙江吉利汽车有限公司湘潭分公司法定代表人。

但在随后的8月16日,吉利控股方面也回应表示:“公司并没有参与众泰重组。”

事实上,对于吉利控股接手众泰,外界多少还是有所期待的。一方面,对目前的众泰汽车而言,有能力接盘者不多,吉利是其中之一;另一方面,吉利有多次大手笔收购经历,此前也有收购边缘车企的先例。

但问题在于,由于众泰汽车当下在市场上缺乏影响力,重整这件事对于吉利控股来说似乎意义不大。

自身无核心价值

众所周知,2020年众泰汽车连续两年亏损共计约220亿元。8月16日众泰汽车董秘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回答投资者问题时还表示,目前整车业务处于停滞状态。

可以说,从品牌上来讲,众泰汽车知名度较小,在年轻消费者心中知名度不高;再从技术层面来看,众泰汽车缺乏技术积累,技术水平不高。而随着整个汽车行业升级,众泰汽车相对而言在行业中处于落后的水平和产能。

虽然众泰汽车具有燃油车和新能源汽车双重生产资质,并在浙江、湖南、湖北、山东、重庆、广西等多地具有生产基地。看上去,是一个优质的收购标的。但对于当下的汽车产业而言,国内乘用车总体产能过剩、利用率不足现象愈发严重,众泰的生产基地并无太大吸引力。

并且,如今的生产资质的也没有了往年的热度。可以看到的是,在互联网跨界造车的风口之下,以往那些专注于新能源的新势力才会引起投资兴趣,而如众泰这等边缘化的传统燃油车企更容易被互联网公司冷落。

除了生产资质之外,另一个吸引投资人的便是“壳”。而当下急于上市的车企也正是此前陷入传闻中的威马汽车和吉利汽车,两者都计划登陆科创板。但目前吉利已经撤回上市申请,威马也在完成上市辅导后再无下文。

而由于众泰本身的财务负债情况,其壳资源的吸引力也越来越小。一方若接盘众泰,也意味着需要承担其相关的债务。

也就是说,众泰汽车的重整需要知名度很高、资金量雄厚的大公司参与才有希望。但问题在于,如今的众泰好似成了汽车行业里没人要的孩子,即使被资本市场所拯救,它又有什么核心竞争力继续走下去?

  • 凤凰网汽车公众号

    搜索:autoifeng

  •  官方微博

    @ 凤凰网汽车

  •  报价小程序

    搜索:风车价

网友评论
0人点赞
|
评论0
加载中...

大家都在看

趣图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