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北京
更多应用 |
官方:微博/微信
| 车展 | 专题 | 车商通 | 商用车

凤凰网汽车

凤凰网汽车>全媒体>正文

众泰的“接盘侠”现身!豪掷20亿重整,电动车时代会重蹈覆辙吗?

2021年10月11日 16:27:03
分享到:
来源:功夫AUTO

众泰宣布确定了重整投资人,豪掷20亿的江苏深商将是众泰重整的主要投资人,而此前传得沸沸扬扬的上海钛启和湖南致博智车,则成为了后顺位备选重整投资人。

之前在汽车市场上屡屡“吃瘪”的众泰,在投资人眼中反而是个“香饽饽”,引来了多家企业的争夺。不仅江苏深商背景深厚,两名后顺位备选的背后,也有着其他车企的影子。

众泰从快速兴起,再到倒下,再到如今被“接盘”,从某种程度来讲,它也算是时代的弄潮儿了。它的兴与衰,正是与国内汽车产业的发展息息相关,让功夫汽车带大家一起看一下。

(1)十七年一觉造车梦,众泰的兴与衰

2003年,一众浙江的汽车零部件厂商,看准了国内汽车的蓝海市场,宣布“起义”开始造整车,共同出资成立了众泰汽车,这也就成了众泰造车梦的开始。

众泰汽车的最大股东是铁牛集团,而铁牛集团的主业本来是生产汽车冷冲压模具件和钣金覆盖件、结构件,而且也是国内很多大型车企的供应商。这也就是解释了为何之后的众泰,能完美“复刻”各类豪车,因为它的钣金技术确实是国内比较领先的。除了铁牛集团之外,很多浙江本土的零部件公司也参与了众泰的建立。

但零部件厂商造整车,生产线没有呀,技术积累也没有呀,聪明的浙江人选择了引进。当时丰田在台湾的特锐生产线要出售,然后众泰就买来了,经过两年的努力,终于在2005年造出了特锐的众泰版本,也就是众泰2008。至于为什么2005年就造出来的车,要叫2008,那是因为众泰当时没有整车制造牌照。直到2007年众泰终于搞定了牌照,才能真正的生产整车。

再后来众泰又收购了菲亚特的梦迪博朗生产线,造出了朗悦。但这两款车的市场表现都不算好,原因自然也很简单,都是国际车企们淘汰的生产线。这些国际厂商多精呀,但凡这个设计还有竞争力,都不至于卖给众泰

从2012年开始,众泰就开始转型了,开始了自主研发之路。它的思路是与国内主流车企对标,比如众泰那时候推出了一款Z300,主要对手是长城C30奇瑞E5,取得了不错的市场成绩,可以说眼瞅着众泰的造车业务要走上正轨了。

但结果却是众泰迅速误入了歧途,2014年众泰推出了T600,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它的外形设计与大众途锐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不到10万的价格,却有着大众50万级车型的气场,让它在三四线城市迅速走红。光是2015年T600就卖出了126121辆,月均销量过万,对众泰这样一个三四线车企来说,确实太惊人了。

尝到了“甜头”的众泰,又推出了仿奥迪A6L的Z700以及仿Q3的SR7。到了2017年,众泰SR9的推出将这种风气推到了新的高度,10万级的保时捷来了。

众泰的销量也连创新高,连续两年超过30万辆,成为国内二线车企。但“山寨”的名声也打响了,“皮尺部”的称号让众泰颜面扫地。随着国内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众泰盛极而衰,迅速被市场边缘化,直到2020年步入破产的边缘。

(2)濒临破产的众泰,为何成为“香饽饽”

众泰失败的原因其实很简单,要说凹个造型,做一些简单的零部件,这对众泰来说并不是什么大问题。但造车最核心的,还是发动机和变速箱,这方面的技术众泰是比较缺乏的。

在大家越来越注重“内核”之后,众泰就不可避免走入了衰败。而经营不善的众泰,却成为了投资市场上的“香饽饽”,这是为什么呢?

首先是众泰拥有非常厚实的“家底”,毕竟曾经年产30万辆,这个体量的车企目前国内其实没有几家。众泰是真正正儿八经热销过,产出过多款月销过万畅销车型的车企,这是猎豹华泰力帆甚至观致这些企业所不能“碰瓷”的。

众泰汽车有着浙江永康、金华、杭州临安等九大生产基地,它的土地、工厂等储备是相当可观的,这些都是实打实的资产。虽然是一头“瘦死的骆驼”,但众泰汽车的固定资产估值依然有近200亿元,这一点是非常可观的。

而除了固定资产之外,众泰的“软实力”也相当了得。凭借着十多年的摸爬滚打,众泰汽车有相当多的专利。光新能源领域就有1500多项专利,在氢能源技术方面也有不少的积累。可能造一辆辆完整的车,众泰确实是失败了,但在某些特定的方面,它还是有不少的积累的,至少以众泰这个壳子重新出发,至少可以少走不少弯路。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众泰拥有4张新能源汽车生产牌照,号称拥有年产150万辆新能源汽车的产能,虽然这个说法有“吹嘘”的成分。但新能源汽车生产牌照可是实打实的优质资产,光这一项就价值近10亿。

所以说,虽然众泰的经营状况不容乐观,但对于其他企业来说,不管是现有车企扩充产能,还是其他领域跨行“造车”,众泰绝对是一块肥肉。

(3)新一代车企,切莫再踏入同一条河流

虽然“变卖家产”非常受欢迎,但不得不说,众泰的造车之路算是失败了。江苏深商发起重组,后续大概率是用它的资质和产能来生产新能源汽车,但这条路,真的那么好走吗?

从前几年开始,国内掀起了一股新能源造车热。最典型的就是蔚来、小鹏、理想三家,它们先后在美股上市,成为了国内赫赫有名的“新势力”。这三家都有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它们并非传统车企的子品牌,而且采用了全新的组织架构,算是“跨界”造车的典范。

以小鹏为例,它的创始人何小鹏远是UC的创办人,被阿里收购套现后投入了造车的怀抱。这很容易给人一种错觉,那就是“门外汉”也能造好新能源汽车。

而事实却并非如此,差不多同时期的拜腾新能源汽车,花掉了足足84亿,最后一辆车都没有造出来。曾经的国内新势力销量冠军威马,如今花掉了几百亿依然上市遥遥无期。零跑、哪吒等卖得不错的二线新能源车企,依然在苦苦追寻出路。

当然,众泰的先天条件比它们都要好,本身就造过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工厂、技术积累一应俱全,理论上众泰重组后的造车路会更加顺畅。但别忘了,用户才是最终“拍板”的人。哪怕你真的有百万级别的产能,没有人买单也是白搭呀。

造新能源汽车并非简单的“投机”,蔚来的豪华打造以及换电技术,小鹏的自动驾驶技术,理想的增程式混动技术,在国内都是非常领先的,这是它们打动用户的点。而不是你把车造出来了,它就自热而然热卖了。

截至目前国内已经有479家注册新能源车企,而市场的最终容量,大概最多只能存活10-20家。这个时候盲目入局,极有可能成为后续倒闭潮中的“分母”。想投机的企业,真的有必要先掂量掂量。

众泰曾经有着不错的开局,但开启“山寨”之路后,迅速误入歧途,这说明投机的思想是要不得的。希望其他的企业,在新一轮造车热中,不要重蹈覆辙。

有时候觉得,同为浙江车企的吉利众泰,是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AB两个面。吉利一直坚持自主创新,经历过非常艰难的时期,但通过收购沃尔沃和不断的技术积累,成为了中国车企的头牌;众泰一直坚持“拿来主义”,引进生产线、“模仿”外观,结果路越走越窄。

如今众泰即将走入新的阶段,还是祝福它越走越好,但这一次可千万别再想着“投机”了。

  • 凤凰网汽车公众号

    搜索:autoifeng

  •  官方微博

    @ 凤凰网汽车

  •  报价小程序

    搜索:风车价

网友评论
0人点赞
|
评论0
加载中...

大家都在看

趣图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