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北京
更多应用 |
官方:微博/微信
| 车展 | 专题 | 车商通 | 商用车

凤凰网汽车

凤凰网汽车>全媒体>正文

“充电1小时,排队4小时”热搜爆了,这次劝退了多少电车购买欲?

2021年10月14日 17:48:01
分享到:
来源:车载娱乐

“充电1小时,排队4小时”,国庆期间,电车在高速上充电难的话题登上了热搜。最具代表性的短视频有2个,一则为几名成年人在充电桩前大打出手,一名男子紧紧抱着充电枪躺在地上;另一个是路遇堵车,驾乘人员担心电池撑不住,不敢开空调,人员坐在路边乘凉。

受芯片短缺等因素影响,8月国内乘用车市场销量为145.1万辆,同比下滑14.8%。其中,新能源车销售了25万辆,同比增长168%,环比增长12.3%。国内补贴政策不如欧洲力度大,但销量却明显增加,这说明:排除其他因素,消费者开始接受,甚至是喜欢电动汽车了。

同时,根据数据分析公司Jato的报告显示:过去十年,国内电动汽车的平均价格从41,800欧元下降到22,100欧元,降幅达47%,欧洲却从33,292欧元涨至42,568欧元,美国的涨幅更大,平均售价上涨了38%。

在电动汽车领域,国内市场是有领先优势的,但对于里程焦虑和充电难等问题,似乎也有些无可奈何。

充电桩真的不够用吗?

都知道,如今在一、二线城市充电还是挺方便的,电动汽车更美好的使用环境是在市内,完美的搭配是市内代步用电车,长途自驾换油车,但大部分百姓家庭通常只有一辆车,如果是电车,又有长途自驾需求的话,也只能硬着头皮上了。

但充电桩真的不够用吗?根据公安部数据显示:截止到6月底,国内新能源车保有量为603万辆,纯电动汽车为493万辆,充电设施累计数量为210.5万个,比例接近3:1,并不算少,更大的问题是分布不均匀。

高速公路充电桩仅约为1.1万个,试想一下,如果80%的纯电动汽车集中出行,然后在高速上充电,目前的基础设施确实很难满足。

更夸张的是东北地区,由于电动汽车保有量小,高速公路充电桩更少的可怜,从北京到哈尔滨,全程1200多公里,全程仅有5个带充电桩的服务区,最远的是距北京200多公里的茅荆坝服务区,通过它之后,高速服务区再无充电桩可用,比较尴尬。

针对这个问题,公路、水路也在加紧时间建设,目前新配置充电桩的服务区有95个,累计服务区达2318个。但想短时间内获得踏实的使用体验很难,一方面,是上游建设成本高,另一方面则是投入与收支平衡问题,高速不比市内,平时客流量少,充电桩闲置的时间长,回报率又比较低。

超充与换电,谁是良药?

在微博的评论区,也有许多网友吐槽:目前的续航里程还是太低了,如果能达到1000公里,充电压力也会有所缓解。通过先进的技术手段加持,相信未来的新车会实现,但现阶段更务实的,还是如何改善使用体验。

相比提升续航里程,缩短补电时间,是更有效的解决办法,比如:许多燃油车,续航也才400公里左右,放假期间,高速服务区加油同样排队,但胜在加油速度快,排一会儿也就“满血复活”了,肯定比“充电1小时,排队4小时”方便。

目前,公认的解决方案有两种,即超充和换电,许多新能源品牌正在加紧超充桩的建设,但车载君并不看好,就像大多数车型宣传的那样:30%-80%的充电时间为30分钟,受制于电池保护和电压平台的功率,最大充电功率不可能全程发挥效果,平均功率能达到60%就算不错了,30分钟充电到80%,充满也要1小时左右,充电时间还是无法和加油时间媲美。

以蔚来为代表,换电的方式自然是最理想的选择,可基础设施的投入压力更大。相比之下,超充桩的优势是容易遍及推广布局,换电则更贴近燃油车的补能习惯。

或许小鹏汽车的建议最务实:携带便携式充电枪,可以进行慢充。办法确实不太“高大上”,但起码能解燃眉之急,有个电源和线板就可以“续命”,总比排队4、5个小时爽吧。

产品适应用户,还是用户适应产品?

相比等待技术突破或设施遍及,想要获得更好的电动汽车长途体验,更重要的似乎是驾驶者。与几位老电动车主沟通了一番,获得了一些心得,和大家分享一下。

最重要的是路线选择,如果途径比较大的城市,可以选择下高速充电,顺便吃口饭,休息一会,比高速服务区排队舒服多了。当然,需要提前规划好路书,留足续航余量提前寻找充电桩。

还要多下载几个充电的软件,多留意点评,有可能当你到达充电桩之后,发现是坏的,或者根本不能用。缺点就是路程的时间会有所增加。

另一种办法是错峰出行,比如:夜晚,高速上的客流量相对少,服务区充电桩的排队概率降低,等白天人都出来,您也到了。这样的方式缺点更明显,夜间视线差,驾驶不安全,开车灯也会增加耗能。

针对电动汽车长途补能这件事儿,似乎没有太完美的解决方案,好的产品是去适应用户的需求,但在特定场景下,咱还真得哄着来。

总结:

电动汽车当然算不上完美,世间也永远不存在100%完美的产品,在吐槽较差的高速体验时,别忘了电动汽车还拥有顺畅的驾驶感受、极佳的使用成本和丰富的科技配置,凡事还是平常心看待吧。

不过,在技术没有取得重大突破之前,在集中出行期开电动汽车上高速,确实需要一定的勇气。

  • 凤凰网汽车公众号

    搜索:autoifeng

  •  官方微博

    @ 凤凰网汽车

  •  报价小程序

    搜索:风车价

网友评论
0人点赞
|
评论0
加载中...

大家都在看

趣图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