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北京
更多应用 |
官方:微博/微信
| 车展 | 专题 | 车商通 | 商用车

凤凰网汽车

凤凰网汽车>全媒体>正文

富士康造车:步恒大的后尘,还是做汽车界的安卓?

2021年10月22日 20:51:06
分享到:
来源:钟叔驾道

造车是非常“简单”的一件事情,无论是传统燃油车抑或是新能源车,在他俩眼中都异常轻松。

前有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用一句“汽车不过就是四个轮子、两张沙发、一个铁壳”的名言震惊四座。后有富士康创始人郭台铭的“既然我们能造iPhone,为什么不能造电动车?不过就是四个轮子的iPhone而已”。

吉利汽车如今的成绩,我们不必过多介绍,多年蝉联自主品牌销冠就是最好的佐证。但富士康的造车之路将会如何?这还是一个疑问句。不同于造车新势力的PPT造车,不差钱、供应链完善、生产技术一流的富士康,造车动作十分迅速。

随着10月18日鸿海集团科技日的成功举办,富士康造车就摆脱了PPT造车阶段。正式发布纯电动汽车品牌Foxtron,Model E、Model C以及Model T三款新车同时亮相。郭台铭感慨地表示,今天就他个人而言,(这款车)是他71岁以来收到的最好生日礼物。

新车名字足够吸引人,速度也比苹果和小米要快,事实上,为了下好这盘棋,富士康已经酝酿了16年。

代工非长久,转型谋出路

富士康如今的局面,可谓是“成也苹果,败也苹果”。提到富士康,苹果手机的“御用”代工厂身份便在脑海里浮现,这除了带给它丰厚的业绩之外,也让它获得了“全球最大代工厂”的称号。据数据显示,富士康80%的收入都来源于苹果的代工业务。

也就是说,它的命运早已和苹果深深捆绑在一起。苹果手机销量好,代工需求量大,富士康的订单也会越来越多,反之则会容易陷入困境。比如受疫情影响全球智能手机需求受限,富士康母公司鸿海精密今年第一季度利润暴跌9成。

另外,如今的代工企业纷纷崛起,苹果为了获得更稳定的生产体系,进一步将订单分化给创维与和硕,也进一步削弱富士康的地位。数据显示,富士康2021年上半年的合并毛利率只剩5.91%,代工业务已经疲态尽显。面对这些,郭台铭显然要思考转型的方向。

至于为何要入局造车,除了受风口和巨大的利润诱惑之外,也与其在汽车领域“摸爬滚打”整整16年的历练有着很大关系。早在2005年,富士康就收购台湾安泰电业(全球第四大汽车零部件组件厂),正式进入汽车领域。

随后的十几年间,富士康又先后拿下特斯拉奔驰宝马等跨国车企的订单,涵盖了车载娱乐设备、中控、电子和汽车电动机械等。同时,还与北汽合作,共同投资研发、生产制造新一代动力电池及其系统。

这丰富的汽车零部件制造经验、过硬的代工生产技术和健全的供应链,为其日后的造车之路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岂止造车,还有更大的野心

记得特斯拉CEO马斯克曾说过:“与手机与智能手表相比,汽车非常复杂。你不能去找富士康这样的供应商说,给我造辆车”。如今,郭台铭可以非常硬气地回应:“一切皆有可能”。这新发布三款新车的名字与特斯拉同样是以Model开头,似乎是在暗喻着什么。

但富士康的野心显然不止于此,在顺利搭建完整的造车体系后,它还想打通整个供应链,做汽车界的“安卓”。“特斯拉是电动汽车中的iPhone,而富士康希望成为电动汽车领域的Android。”鸿海集团董事长刘扬伟曾在去年的鸿海科技日上这样说道。

而能实现富士康这个雄伟目标的载体,就是其对外发布的一个名为“MIH EV”的开放平台,包括电动汽车底盘和软件平台。据介绍,基于该平台下,车企可自行选择SUV、轿车等底盘设计,并自由选择车轮的距离、电池大小等定制化方案,其中一些组件未来还可以进行OTA。

刘扬伟也曾频频表示,富士康已经逐步建立电动汽车供应链,并承诺到2025年,全球5%的电动汽车将会采用富士康的设计、部件、机械零件或软件。于是,我们也见到了动作频频的富士康,投资宁德、滴滴和小鹏,分别与吉利、Stellantis等成立合资公司等等。

从入局汽车代工、到现在亲自下场,富士康在短时间内将造车产业链打通和配套,这也意味着,它不但要收割苹果的汽车代工订单,还要为全球更多的车企做代工服务。

富士康优势大,但难题也不少

虽说手机和汽车之间有着很大的关联,但又是两个截然不同的领域。富士康想要在汽车领域做到它在消费电子领域的高度,还是有着相当大的难度。如今,富士康成功推出了新车,但能否量产还是个疑问句。有多少车企会为这个平台而埋单,也是个未知数。

首先,与富士康合作造车的裕隆汽车,它的名声并不好,早已败走中国。与富士康联手推出的产品有多少含金量,业内也是保持观望态度。

据官方消息透露,目前三款车型的销售权都不在富士康自己手里,未来裕隆汽车是否会大力推广Foxtron品牌依然是个未知数。

另外,传统汽车人对于代工模式并不看好。威马汽车创始人沈晖曾表示:“代工实际操作和理论差别太大,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况且,现阶段头部新势力如特斯拉、蔚来、理想和小鹏都有自己的工厂和供应链体系。甚至说后来者小米,都在布局自己的供应链。

不夸张地说,为了保质、保量并建立自身优势,新势力乃至传统车企,对于“三电系统”,除了电控、电机之外,恨不得连电池都自己研发生产。在新势力大洗牌、新能源赛道收缩之际,那么,谁会需要富士康的平台?MIH存在的意义究竟有多大?这仍然是个谜。

钟述

现在来看,富士康一年时间里就憋出三款车型,足以证明了它拥有着不错的汽车功底。但造车和装配手机是两个维度的事情,对于产业链上下游的整合和软、硬件方面的融合,富士康还有着更远的路要走。

同时,富士康在新能源车的赛道上还得面对如麦格纳这样的强大玩家,能否拿下“苹果汽车”的代工订单,甚至更多其他车企的代工订单。或许,富士康真的能够给我们带来一份惊喜。

  • 凤凰网汽车公众号

    搜索:autoifeng

  •  官方微博

    @ 凤凰网汽车

  •  报价小程序

    搜索:风车价

网友评论
0人点赞
|
评论0
加载中...

大家都在看

趣图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