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北京
更多应用 |
官方:微博/微信
| 车展 | 专题 | 车商通 | 商用车

凤凰网汽车

凤凰网汽车>全媒体>正文

2021年出口同比大涨68% 上汽乘用车全球化的“上乘”方法论

2022年01月11日 15:05:01
分享到:
来源:汽车天涯

根据上汽官方发布的数据,上汽乘用车2021年全年销量首次突破80万辆,同比增幅达到22%。这份销量报表中,除了总量的逆势增长,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出口表现——全年出口量29万辆,同比大涨68%,再次蝉联中国品牌出口量冠军。

在“万物皆内卷”的汽车行业,上汽乘用车似乎已经找到了一条破解内卷的良策,那就是成为一家真正的全球化跨国车企。

成型中的跨国车企

上汽乘用车出口量的突破对中国汽车工业意义非凡。

虽然中国早在2009年就已经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产销国,但实际上一直是处于大而不强的状态,一个很重要的指标就是在海外市场的销量占比。

2020年,中国品牌乘用车全年累计销量约为774.9万辆,与此同时,国内乘用车出口只有76万辆,占比不足一成,这还是包括了部分合资品牌之后的数字(中汽协数据)。

作为对比,日本汽车品牌2018年的海外产量达到了2000万辆,国内的1500万辆产能中有60%用于出口,也就是说,海外销量占比达到83%,实际上,早在1998年,这个比例就已达到66%;在大众2020年的销量中,欧洲本土市场也是只贡献了不到四成,60%以上来自中国等海外市场。

差距很大,不过转机已经出现。

同样是来自中汽协数据,2021年前11个月,中国汽车累计出口量达179.3万辆,同比增长1.1倍,全年出口量预计有望首次突破200万辆,包含乘用车144万辆。

出口量的历史性的突破首先要归功于上汽乘用车的出口大涨。

全年29万辆的出口量基本占到了国内乘用车出口总量的五分之一,在上汽乘用车全年销量中的占比更是达到36%,是目前成规模出口量占比最高的中国汽车品牌。

不仅如此,上汽乘用车发布的信息显示,其产品已经进入全球66个国家和地区,2021年在全球17个国家跻身单一品牌销量前十。

如果计算一下从2014年的7000辆到如今的29万辆,上汽乘用车的海外销量复合增长率接近70%,按照这个势头发展下去,上汽乘用车有望成为中国第一家真正意义上的跨国车企。

全球市场的良好表现一方面直接帮助上汽乘用车连续三个月闯入销量“十万俱乐部”,同时也为品牌的持续向上发展补充了养分。

无论名爵还是荣威上汽乘用车旗下品牌总是能给人一种不同于其他自主品牌的“海派”气息,在进行产品对比时,消费者似乎更乐于把上汽乘用车的产品拿去和合资品牌PK。

保值率可以佐证这个观察。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编撰的《2021年中国二手车行业发展报告白皮书》保值率数据显示,上汽乘用车旗下荣威ei6 MAX、荣威RX5 ePLUS、荣威RX5 eMAX以及eMG6、MGeHS总共5款车型位列插电混动新能源1年保值率排名TOP15榜单,占比三分之一,成为榜单中占比最高的中国车企。

可以说,当大多数中国车企在不景气的国内市场环境中以“内卷”求生存时,上汽乘用车演示了更加高级,更加具有可持续性的全球化玩法。

“上乘”方法论

这套“上乘”的玩法并不那么容易复制,如果观察日韩等后发汽车强国的发展路径会发现,想要以后来者的身份在成熟的汽车市场取得突破,至少得在得在两个方面苦练内功才有可能。

首先是基本的产品素质必须过硬,代表项目就是安全性。

主攻美国市场的日本品牌,凯美瑞、雅阁等主力车型长期在美国碰撞测试中取得佳绩是其产品热销的重要保证,而不少中国品牌十几年前尝试复制国内“低质低价”路线征服海外市场时,曾频繁因为糟糕的碰撞安全成绩而陷入困境。

上汽乘用车显然很早就意识到这个问题,并因此而选择了先去啃安全这根最难啃的骨头。

在2019年E-NCAP(欧盟新车安全评鉴协会)公布的碰撞测试结果中,MG HS、MG ZS EV两款中国品牌车型都以高分拿下了很多中国品牌梦寐以求的欧碰五星评价。

这是上汽乘用车按照全球认证法规进行产品研发的结果,除了E-NCAP,包括澳洲A-NCAP在内的其他全球主流权威测试都被纳入了上汽乘用车的安全性考核标准中。

据了解,上汽乘用车打造的全新SIGMA架构已经可以覆盖9大动力类型和18款动力组合的车型开发需求,能够满足全球超过100个市场的法规要求,产品的高强度钢应用比例超过80%,出色的安全碰撞成绩以及背后所代表的高品质也成为了荣威、名爵产品在当地市场的敲门砖。

当然,只是拿到了敲门砖当然还远远不够,想要在海外市场立足,必须在至少一个特定领域建立起对手没有的独特优势,这种优势,在日韩车企是油耗,对于包括上汽乘用车在内的中国品牌,则是新能源和智能化。

中国在新能源技术和智能化领域的建树是全球公认的,上汽乘用车则是站在这颗“树”的顶端。

2021年,上汽乘用车新能源全年销量达到16.1万辆,同比增幅达到107%,渗透率超20%,这个成绩在国内稳居市场前五,全球则跻身前六,皆处于第一阵营。

目前,通过荣威RX5插混版、MG eHS和名爵eZS等产品,上汽乘用车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屈指可数同时在插混和纯电两大新能源汽车市场站稳脚跟的大型整车企业,在上汽乘用车的出口中,这些新能源产品的占比正在持续提升。

在欧洲,MG EZS荣登瑞典最大汽车媒体Teknikens Varld年度十佳车型榜榜首,并被挪威“ARETS BIL2021”评为“最佳年度车型”。

与电气化齐头并进的是智能化。

早在2015年,上汽就已经开始联合互联网巨头阿里巴巴成立斑马智行,探索汽车与互联网的融合,如今已经取得丰硕的成果。

比如在智能驾驶方面,上汽乘用车打造了全栈自研的高阶智驾方案PP-CEM™,以激光雷达、4D成像雷达、视觉摄像头、超声波雷达、5G-V2X技术和高精度地图构成 “六重融合式感知体系”,在感知能力上已经超越特斯拉、蔚来、小鹏等智能电动车新秀。

在智能座舱领域,上汽乘用车与斑马智行联合推出了国内首个异构融合式智能座舱系统洛神OS,也是全球首个具备即兴学习和云端学习能力的自进化系统。

与此同时,基于SIGMA架构下的所有车型都将支持整车OTA升级,能够实现全场景以及面向车辆整个生命周期的迭代进化。

当这些技术实力“外溢”至海外市场,全球消费者收获的是和看到大疆无人机、华为手机时类似的感受,这恐怕也是上汽乘用车产品在海外拿奖拿到手软的关键原因。

当然,除了这些,还需要战略、耐心以及时间。

和大多数中国品牌深耕第三世界国家市场不同,上汽乘用车很早就开始以“先难后易”的思维深耕欧洲这样位于“食物链”顶端的高难度市场,更重要的是,从一开始就是以技术而不是低价为支撑,所以上汽乘用车海外产品的定价往往比国内还要高出不少,这既为出口量全面开花打好了基础,也让品牌向上有了更强的底气。

总 结

刘慈欣的《三体》中曾引用过世界航天之父齐奥尔科夫斯基的一句名言:“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是人类决不会永远躺在摇篮里”。

汽车行业同样如此,中国汽车工业决不会满足于“内卷”,一定会沿袭着大众丰田等跨国车企的发展路径,在全球市场这个“星辰大海”中真正强大起来。

在这条前途光明且荆棘丛生的道路上,上汽乘用车显然有机会凭借在安全、智能、本地化等方面的先发优势成长为中国第一家真正意义上的跨国车企,同时也将成为整个中国汽车工业出海时最好的前行者和领路人。

  • 凤凰网汽车公众号

    搜索:autoifeng

  •  官方微博

    @ 凤凰网汽车

  •  报价小程序

    搜索:风车价

网友评论
0人点赞
|
评论0
加载中...

大家都在看

趣图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