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北京
更多应用 |
官方:微博/微信
| 车展 | 专题 | 车商通 | 商用车

凤凰网汽车

凤凰网汽车>全媒体>正文

中国航天,不走国际空间站的“邪路”

2022年01月13日 15:01:01
分享到:
来源:汽车公社

“花费三十年时间,达到别人三十年前的水平,到底意义何在?”

已经过去的2021年以及刚刚到来的2022年,堪称中国航天的“丰收年”。

去年4月,空间站核心舱“天和号”顺利入轨。6月和9月,两个批次各3名航天员,成功入驻“天和号”。而在今年的6月和8月,空间站一期计划的左右两翼,“问天”和“梦天”实验舱模块也将发射升空。届时一个T字构型,总质量约70吨的中等规模空间站系统,将翱翔在地球的近地轨道之上,圆了亿万国人三十年来的空间站之梦。

但就在这多数人叫好,并满怀期待之际,上面这句颇有些年头的质疑,再度浮出水面,并很快在国内互联网平台上引发一场争论——

立项之初,中国空间站系统对标的是当时最先进的俄罗斯“和平号”,但三十年已过,唯一的第三代空间站“和平号”早已陨落,甚至被定义为“第四代”的国际空间站,也正进入其寿命之末。

所以,我们苦追了三十个年头,到头来还是在看别人的“车尾灯”吗?

载人空间站的划代

想要分辨清上面这个问题,需要从空间站的历史来入手。

载人空间站的概念,发端于51年前的冷战巅峰时代。1971年4月,史上首个载人空间站,也是前苏联标准下的第一代空间站,“礼炮一号”,在今日哈萨克斯坦的拜科努尔基地发射入轨。

此后至1976年10月4日,包括军事用途的金刚石系列,挂着“礼炮”之名的前苏联第一代太空站,又先后发射了4次。

礼炮1号与联盟号飞船组合体构造示意

“礼炮一号”的构造具有开创性,其单体质量18.6吨、拥有99立方米内部空间,配备一具对接口。由于一次只能和一艘飞船接驳,这使得入驻宇航员在任务期间,只能依靠乘坐的飞船本身携带的给养来维持。此外,单一的对接通道,使得第一代空间站缺乏极端情况下的安全冗余。

一旦唯一的对接口发生故障,轻则延误太空任务,重则发生损失航天员的惨剧。

空天实验室是阿波罗计划的衍生品

类似的问题也出现在了美国对标礼炮系列的初代空间站“空天实验室”之上。

这个重达80吨,使用土星5号火箭第三级改装的载人空间站虽然体积巨大:重达77吨,内部容积高达368立方米的巨物,但同样只具备一个对接口。

最终,上述缺点使得无论苏联还是美国的初代空间站,都只在轨运行了很短的时间。

1977年9月,充分吸取一代站经验以后,全新的“礼炮六号”空间站,被射入轨道。

作为第二代空间站的首发型号,虽然“礼炮六号”其仍属单一舱体构造,但却具有了艏艉双对接口结构,可同时接驳载人宇宙飞船“联盟号”,以及当时苏联最新锐的无人货运飞船“进步号”。

礼炮7号

二代空间站总计发射了两座。除“礼炮六号”外,还有“礼炮七号”,后者于1991年寿终正寝,坠入大气层内销毁。而此时,继任的第三代空间站“和平号”的核心舱组件DOS-7,已于5年前发射入轨。

DOS-7的基础设计,源于颇为成功的“礼炮七号”。但在原有设计基础上,DOS-7于头部安装了一个具有多点同时对接能力的六向节点舱。这使得其能够如同积木玩具那样,在四周插入4个舱段部件的同时,仍保持艏艉双飞船对接通道。而第三代空间站“积木式”称呼,也源于此设计。

1996年,当“和平号”的最后一个组件,“自然”舱段成功插入后,其成为了一个总质量137吨,内部总容量高达470立方米的大型轨道站。

和平号空间站结构示意

“和平号”曾是上世纪末国际航天界毫无疑问的“流量明星”。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为各国科技媒体追逐报道。同时,它也成为了中国于1992年正式启动“921工程”时,预设的追赶目标。

然而由于其诞生年代较早,在设计阶段也未充分考虑后续设备升级的需要,使得“和平号”上搭载的许多设备,在空间站于1996年完全建成时,就已经过时。

失火、电气故障、太阳能帆板遭货运飞船撞毁,在“和平号”的完全体那不算长的服役期内,这个航天界曾经的“顶流”可谓多灾多难。上世纪末曾有媒体总结称:“和平号”运行15年间,各类大小故障多达1500起,平均每年100起,每3天半一起。

最终,这座空间站也在新世纪之交正式迈入历史。

1999年,鉴于维护成本的直线升高,俄罗斯航天局在与美方商议后停用了“和平号”。两年以后,空无一人的“和平号”在俄罗斯航天局的操作下,坠入大气层烧毁。

第四代空间站

在“和平号”陨落后,便是大名鼎鼎的多国航天合作项目——国际空间站(International Space Station,缩写ISS)的时代。这是一个冷战刚刚结束之际,孕育于国际社会间短暂蜜月期里的特殊项目。

由于“和平号”证明了大型空间站的可行性和便利性,美国和俄罗斯为了能够更好地开展空间探索和实验,也是为了能够有效分摊昂贵的大型空间站的建造以及运维成本,于1993年联合发起了国际空间站计划。

时值铁幕坍塌的时代,俄罗斯对美国的敌意正处于其历史低谷,这使得其可以放手与美国阵营的各方展开合作。至上世纪90年代末,除两大发起国外,该计划先后吸收了11个欧洲航天局成员国。此后,又追加了日本、加拿大和巴西三国,总计16个国家,成为了迄今最大的跨国航天工程。

巨大的国际空间站(ISS),单就体积和质量,是“究极版”中国空间站仍不可比的

ISS的设计基础,基于“和平号”。并站在当时的视角上,汲取了从“和平号”上获得的诸多经验——例如空间站需要配备更多太阳能帆板保障电力供应有足够冗余,以及需要布置额外的大型散热板确保向阳面和背阳面温差稳定等等。

空间站的主体结构,即加压舱部分,直接沿用通过“和平号”验证的多舱段积木拼接构造。但为了满足安装更多太阳能帆板,以及配备大型外接散热板的需要,ISS在设计上特别增加了一个向两侧展开的桁架结构。

然而这副巨大的桁架,代价也是惊人的。首先是重量问题,仅仅桁架构造本身,就超过120吨。对于每一克载荷都代价不菲的航天发射而言,其魔怔程度不亚于那个奇葩之极的“上帝之杖”天基武器系统设想。而若是算上安装于桁架之上的太阳能帆板以及大型散热片,那么整个系统的总质量,将突破200吨规模。

将200吨载荷浪费在这些环节上,对于绝大部分航天项目而言都非常的不可思议,

然而仗着冷战初期的经济红利以及多国分摊的优势,ISS计划后来愣就这么干了。

自1998年11月首个组件“曙光号”功能货舱发射入轨,至2011年3月“莱奥纳尔多”号多功能后勤舱组装完毕,ISS的建造和组装工作持续了11年半的时间。最终,16国数十万航天工作者,在13年间陆陆续续通过数十次的轨道发射任务、耗费上千万工时,造就了ISS这个最大宽度达109米、在轨质量419.725吨、加压空间达916立方米的庞然大物。

也许是为了彰显其高于“和平号”,或者是为了说明各方的上千亿美元投入没有白花,许多人认为,这类积木/桁架的混合系统,定义为第四代空间站。

空间站的新老之别

本文之初那番质疑,针对的显然就是上面提到的空间站划代问题。

由于“921工程”直接对标“和平号”,旨在建设一个属于中国的第三代载人空间站,所以不少人人在对比了ISS之后,便对这个一期工程最大70吨在轨质量,拓展后也不过130吨的中国空间站,产生了较严重的心理落差。

计划中的“最大化”状态中国空间站,在轨质量也不会超过150吨

更何况,ISS预计将在2024~2028年间退役。别人的“第四代空间站”眼看都已经要退役了,我们的三代站才刚刚要建成——这简直“不能忍”。

然而这种想法是非常可笑的。下面,让我们来谈ISS的问题。

当然,在谈问题之前,笔者要强调的是,ISS对于航天界的贡献是不容抹杀的。

自2001年初步投入使用以来,21年间,上百的科学家与学者,已经在ISS上完成了数以千计的实验项目。然而贡献是贡献,设计归设计,单论ISS的设计本身,称之为“不完善”似乎也并不为过。甚至从某些角度而言,ISS实际可以被视为是一种“水多了加面、然后发现面多再兑水”式的极端化设计的产物。有些问题,实际上是无法避免的。

首当其冲的是供电问题。由于当时的光伏电池转换率仅20%左右,而ISS的供电指标又是如此之高,所以ISS那套重达120吨的桁架,实际就是为解决太阳能帆板的布局问题而配备的。

去掉桁架结构后,可见ISS的体积也并不那么的巨大

然而桁架构造毕竟只能起到强化结构和支撑的功能,并不能拓展为空间站的有效载荷,所以ISS的419.725吨总重,实际有很大部分“虚胖”的成分。甚至其庞大的投影尺寸,一旦屏蔽掉桁架构造,我们就会发现其真实体积并不是看起来那么巨大。

其次是对接装置过多的问题。ISS是一项16国合作项目,所以其存在较为严重的“内耗”问题。而为了平衡各方利益,空间站的设计方案,最终在接口问题上采取了“全都要”政策。于是,光节点舱就装上了3个,各种对接口总数多达8个。

从美国的航天飞机、俄罗斯的“进步”“联盟”、日本的HTV、欧洲的“自动转移飞行器”等,除了中国后来研发的“神舟”飞船,可以说各国的航天器方面,ISS是无所不包的。

日本的HTV和欧空局的“自动转移飞行器”,纯属打酱油的

然而在ISS迄今为止21年的服役生涯中,主要为其运送补给与输送人员的,无非主要三种平台:俄罗斯的“进步号”货运飞船、“联盟号”宇宙飞船,以及美国的航天飞机(后来由SpaceX的货运飞船“龙”接替)。

至于日本的HTV和欧洲的“自动转移飞行器”,总共才发射了几艘?

如果说桁架导致的“死重”,还算是源于技术上的无奈,那么这个节点舱和接口的毛病,只能说是“体制问题”。然而就这样一个各方凑合问题多多的设计,居然因为一套堪称失败的桁架,就将之定义为“第四代空间站”了吗?

真正的第四代空间站

谈到这里,整个事情已经非常清楚了。ISS所遭遇到的所有问题,对于靠摸着各色前辈经验“过河”的中国空间站来说,是统统不存在的。

首先还是那个供电问题。在“天和号”发射之初,我们就已经见识过其展现的柔性薄膜砷化镓光伏电池。而通过公开资料可以发现,这类柔性薄膜电池的民用型号,其转换率已经高达34%,较之ISS配备的刚性太阳能帆板超出近40%。更因柔性和薄膜化的特性,使得其支撑结构的重量与体积较之刚性帆板大幅度降低,适配难度更低。

所以,中国空间站绝不会用ISS那种桁架构造,因为完全不需要。

而对接口的问题就更不能被称为“问题”了。甚至中国航天还公开过己方的航天器交会对接技术——任何国家如果有需要,前来谈合作是中方一直欢迎的。

最终,中国空间站还具备另一项特殊优势,推进系统集成化。

无论是俄罗斯的“礼炮”系列、之后的“和平号”,抑或是今日还在运转中的ISS,实际都没有独立的轨道发动机单元。这些空间站无论是进行轨道维持,还是变轨机动操作,均仰赖接驳其上的宇宙飞船。

但这就为空间站的整体运作,带来了相当的局限性。

而中国空间站的不同之处在于,在“天和号”核心舱上,总计配置了多达30台的姿轨控发动机。空间站拥有自主推进系统,这是自“礼炮六号”坠落以后的首次。

当然,“天和号”配备的推进系统,远比“礼炮六号”这个前辈要强大得多。全部30台发动机中,有26台是采用传统推进剂的轨控发动机,可满足核心舱乃至空间站进行快速变轨的需要。此外在“天和号”大柱构造尾部,还配备了4台HET-80霍尔推进器,即所谓的“电推”。基于“电推”的特性,其主要被用于空间站的日常轨道维持控制,可节约大量宝贵的推进剂。

霍尔推进器是“天和号”的另一项法宝

空间站拥有自主机动能力的好处毋庸置疑的,首先便是响应速度快,推进控制容易这个优点。不久前,在规避马斯克的太空垃圾过程中,上述优势已经显露无疑。

由于大体构造上接近“和平号”,官方在对外宣传时,一直非常谨慎地将我国的自主空间站,称为“三代站”。然而若是考虑到使得ISS被划为“第四代”的桁架结构,实际上只是因技术局限而采取的无奈之举,那么上面那个“三代站”低于“四代站”的质疑,就显得非常具有讽刺性了。

事实上,公认的所谓“四代站”其实并不存在,反倒是建造中的中国空间站,更有资格被视为第四代空间站。而若纯以技术角度出发,现阶段有资格和中国空间站相提并论的,唯有NASA提出的环月轨道空间站而已。

然而遗憾的是,这个环月空间站,目前还只存在于PPT上。

中国航天,从筚路蓝缕走到已有建树的今天,实属不易。从长二捆、长三捆等“金牌火箭”被一些声音质疑为性能落后国际先进水平,到中国空间站被教条主义指责为不算四代空间站,“辛苦30年,继续看尾灯”的质疑一直不断。

然而如果以技术眼光客观分析,不是带着偏见去拍脑袋下结论,就会知道中国空间站比大洋对岸的PPT,起码此刻还更具备现实意义。

从父辈到我辈,奋斗数十载,只为从“遥不可及”,到“望其项背”,乃至“并驾齐驱”甚至“有所超越”。

这一次,我们不再是遥望别人的尾灯,而是首次有可能和这个世界上的最强者,有了一较高下的机会。

  • 凤凰网汽车公众号

    搜索:autoifeng

  •  官方微博

    @ 凤凰网汽车

  •  报价小程序

    搜索:风车价

网友评论
0人点赞
|
评论0
加载中...

大家都在看

趣图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