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北京
更多应用 |
官方:微博/微信
| 车展 | 专题 | 车商通 | 商用车

凤凰网汽车

凤凰网汽车>全媒体>正文

音频丨比亚迪宋MAX DM-i,你当它真爱它当你韭菜?

2022年01月20日 22:36:04
分享到:
来源:百车全说
正在加载中...

百车全说

别人研究车,而我研究你!

点击上方音频收听完整节目,或者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跳转收听。

前几天比亚迪宋MAX DM-i预售价格公布,14.68-17.38万。我第一反应就是,怎么这么贵?在我的印象里,比亚迪宋MAX是一台落地不到10万的紧凑级MPV。2017年刚上市那会儿,由于市面上同级车型并不多,宋MAX的销量曾经还突破过1万台/月,但是后来销量就一路走低,直到最后几乎成了边缘车型。怎么现如今,换上了双擎系统,比亚迪就这么自信的把宋MAX DM-i定了如此之高的售价,难道除了动力之外,还有什么其他卖点吗?今天咱们就聊聊这款车,比亚迪宋MAX DM-i到底值不值得买?

说来也巧,就在宋MAX DM-i发布预售价的前一天,我的一位好朋友发来微信咨询我,说他想买台车,要求是绿牌,平时可以拉设备顺带载人。他问我比亚迪宋MAX DM-i最快什么时候可以提到?我这朋友是做VR影片拍摄的,经常一出门就是几个工作人员,带上一堆的设备。服务的客户,基本都在江浙沪和北京等地,他认为绿牌对于江浙沪限行区域会有帮助。

但是据我所知,外地绿牌进入上海,杭州,北京等地好像并没有什么特殊待遇。不过,他还是觉得绿牌更适合,我也没多说什么。同时,他在对比的另外两台车,估计大多数人都想不到。一台是福特全顺,另一台是特斯拉Model Y

福特全顺作为备选,是因为拉货能力强,毕竟底子就是台拉人载货的轻客。但是,周围同行劝他别买,因为他们公司有一台。的确这车很能装,但是跑个3-4百公里长途,司机就累得不行了。到了目的地就得休息,不然下了车就干活,人根本扛不住。

所以公司里除非有个全职司机,否则就别考虑这种货车。我朋友想想也对,他们团队基本上都是长途开到目的地,就直接开始工作,每天跟打仗一样。别到时候几个人轮流换着开,下了车每个人都疲惫不堪,工作效率低不说,万一出了错,赔偿的钱都够再买几台车了。况且他平时拉货的装载量,也用不到全顺这么大的空间。所以,福特全顺给pass了。

特斯拉Model Y,符合我这朋友的绿牌和空间要求。当然,肯定也夹带着老板自己的一些私心,那就是平时他自己也可以开着玩玩。虽然说是给公司买台工具车,但是自己就是公司老板,总不能除了工作的时候开,平时不开吧。

但是,Model Y的续航是个大问题,平时团队去外地拍摄,都是算好了时间,到了目的地就开工。如果开电动车,就得把中途充电,返程充电的时间都要计算进去,很耽误 事 。去拍摄的路上抢时间,拍摄回来的路上也是抢时间,早日出片,就能继续接更多的客片。怎么算,都觉得电动车不是很靠谱。最后,老板忍痛割爱,否掉了特斯拉Model Y

其实我从他备选特斯拉Model Y这一点上可以推测出,其实他预算能到30万,资金还是比较宽裕的。并且对于空间,他并没有那么夸张的要求。通过后来的交流,发现他只是偶尔需要装一些比较长的货物,普通的轿车和SUV无法满足。买过车的人都有类似的心理,哪怕是偶尔才会遇到的情况,都会放在购车的考虑要素里。往往这么一想,选择的思路就会出现非常大的变化。

钱包鼓鼓的,又给自己设定了绿牌、长续航、载货拉人这些前置条件。所以,当他看到比亚迪宋MAX DM-i这款车即将预售的消息后,第一时间就来咨询我,不是问我这车好不好,而是问我有没有特殊渠道,能帮他尽快提到车。他第一次联系我的时候,官方连预售价都没出。等到当天晚上官方出预售价的时候,他已经把APP上预定的截图发给我看了。我估计他将会是南京最早一批预定比亚迪宋MAX DM-i的车主,非常的任性。

他最后订的是宋MAX DM-i 105km续航的尊荣型,售价15.68万,免购置税,绿牌。算上保险和上牌费,17万以内拿下。对它来说预算刚好,空间刚好,今后这车只要不出问题,油耗表现再给力一些,我相信它应该会很满意。但是,我相信直接买宋MAX DM-i当工具车的,还是少数。大多数家庭,都是用宋MAX DM-i替代普通5座轿车来购买的。

公司买车是老板来定,车子买来是赚钱的工具。家里买车是全家商议,毕竟动用的是全家的积蓄。我去论坛逛了逛,发现预售价公布之后,网友一片骂声,都说这台车定价太离谱,比心理预期高出了1-2万。为何大家都觉得贵,这里面的分析原理也非常简单。

比亚迪从秦PLUS DM-i上市以来,DM-i系列车型就一直供不应求。之前宋PLUS DM-i上市,虽然也有人觉得贵,但是订单量相当可观,说明消费者普遍还是满意的。宋PRO DM-i上市之后,喊贵的更多,不过我了解了一下订单量,还是供不应求。

现如今宋MAX DM-i上市,几乎一边倒的都是喊贵的声音,我相信比亚迪不会理会网上这些声音,因为前面几次消费者嘴上喊贵,身体不一样很诚实的交了定金吗?比亚迪目前被投诉最多的,就是交货不及时。还有些准车主,指望宋MAX DM-i正式上市可以官降1万,或者增配。我觉得可能性不大,正式上市,下调3-5k的可能性是有的,再多绝无可能,增配更是想都别想。

为什么大家觉得贵呢?其实,主要是迪粉们对比亚迪产品资料 太 了如指掌了。大家会发现,宋MAX DM-i的预售价14.68万-17.38万,与宋PLUS DM-i的定价14.68万-16.98万(同样是1.5L 110马力双擎动力)几乎一模一样。但是宋MAX DM-i还是很老的设计语言,无论是外观还是内饰,都不上档次。怎么看都没有宋PLUS DM-i更时尚,更值钱。

并且,两台车长宽高和轴距都没多大差别,只是宋MAX DM-i多了两个座位,三排实际体验好不到哪里去,只是落个心理安慰,应应急而已。可是,宋PLUS DM-i多出的配置,都是肉眼可见的。比如多连杆独立悬架、19寸轮毂、前雷达、全景天窗、电动后备箱、自适应大灯、车内氛围灯、后视镜自动折叠、车载净化器等等 。但凡不是七座刚需,同样的预算,完全没理由选择宋MAX DM-i。

不仅如此,还有不少人拿宋PRO DM-i来做比较,最后得出的结论是,你把他当真爱,他把你当韭菜。原来很多人觉得宋PRO DM-i定价高,可是跟宋MAX DM-i一比较,瞬间就香了。虽然说宋PRO DM-i在车身长度和轴距上略小于宋MAX DM-i,但也仅仅是60-70mm上下的差距。

可是15.98万的宋PRO DM-i对比16.38万的宋MAX DM-i,结果是宋PRO DM-i在配置上多出了:独立悬架、19寸轮毂(MAX是17寸)、电动后备箱,15.6英寸屏幕(MAX是12.8英寸),8.8英寸全仪表(MAX是5英寸),后视镜折叠,座椅加热,前雷达,车侧预警,氛围灯,可开启全景天窗,空气净化器,陡坡缓降,座椅四向调节,9个喇叭(MAX是6个),并线辅助,阅读灯等等。不仅如此,比亚迪目前DM-i系列都没有优惠,指导价就是成交价,宋PRO DM-i在多出这么多配置的前提下,还比宋MAX DM-i便宜4000块钱。

当然,这是预售价,后期肯定还会下调几千块钱。但是,关注宋MAX DM-i的客户,对这个预售价整体还是非常失望的。要知道,比亚迪宋PRO燃油版定价10.78-12.78万,宋MAX燃油版定价10.48-12.48万(去掉手动挡配置),宋MAX燃油版比宋PRO燃油版定价还要便宜3000元。

所以一开始很多消费者想当然的以为,宋MAX DM-i定价也应该比宋PRO DM-i便宜3000元左右。宋PRO DM-i售价13.48-15.98万,再回头看宋MAX DM-i预售价14.68-17.38万。这比很多人预估的售价,高出了1万多,无论正式上市降几千元,都注定它是一款没有性价比的车型。

那有人可能要问,比亚迪定这个价,肯定有他自己的原因吧。的确,比亚迪目前DM-i系列几乎是上市一款,就热销一款。交不出货,这是幸福的烦恼。宋MAX DM-i的上市,完全没理由走性价比路线,而是要看看同级产品里对手的定价,不能自降身价。这其中吉利嘉际PHEV是最适合对标的产品。同样是插混,同样绿牌免购置税,长宽高、轴距也都差不多。嘉际PHEV售价14.58-16.88万,只有三个配置且都是六座。比亚迪肯定会想,我一点也不比吉利嘉际差,凭什么要卖的比它便宜呢?

就拿顶配17.38万的宋MAX DM-i来说吧,也不知道比亚迪哪个领导拍脑袋想出来的,给弄了个升舱顶,模仿房车的设计,说是可以提升车内的头部空间。也对,这么小个MPV,拉长是不太可能了,那就升高吧。可能是宣传不到位,我竟然看到有网友留言问,宋MAX DM-i车顶上的行李箱容积是多少,能装多少东西?比亚迪要好好反思,自己市场投放的费用到底花到哪里去了,到现在还有不少人不明白啥叫升舱顶,这玩意到底好处在哪里?比亚迪其实就是想用升舱顶这个特点,来与竞品差异化竞争。

大家注意,只有55km和105km续航的六座顶配才配有升舱顶。而吉利嘉际PHEV只有六座车型。我能否推测,这一招就是往吉利嘉际PHEV脸上招呼过去的。至于打的吉利嘉际疼不疼,暂时还不好说。因为宋MAX DM-i 17.38万的预售价,比起嘉际PHEV 16.88万的定价,还是贵了5000元。所以我猜想,大概率宋MAX DM-i会下调5-6千元,落在与嘉际PHEV同样的价格区间。

实际上,我并不看好紧凑级MPV市场,特别是以普通轿车的思路设计出来的紧凑级MPV。4米7左右的车长,2米8左右的轴距,就这么大一台车,偏要折腾出六座或者七座。就好比七八十平米的房子,你偏要整个四室一厅,结果不仅每个房间都很憋屈,你的卫生间、厨房和客厅也都会受到影响。还不如就老老实实两室一厅,或者三室一厅。大多数的一家三口,其实也就足够住了。

而如果真的要把紧凑级MPV造好,那就应该完全按照MPV的思路来设计。15-20万预算买紧凑级MPV的用户,他们不是不想要更大一号的MPV,而是觉得20-40万区间中大型MPV有些贵。这部分客户要么是家庭人口多,要么是公司业务多,但都有一个共性,就是预算少。能用最少的成本,解决最多的问题,那就是台好车。

但是,买宋MAX DM-i的客户,一定还会用15-20万预算对比很多同级轿车和SUV。只要他们反应过来,6、7座根本不是刚需,DM-i动力也不咋地,省油真的有那么重要吗?他们自然也会犹豫是否要买这车。再稍微了解一下宋MAX的背景,可能更是慌。

之前中保研碰撞成绩一塌糊涂,也有车主反映车身生锈、冷却系统故障,变速箱顿挫、异响、无法换挡等问题。无论是口碑还是售后服务,并没有得到老车主的好评。所以,我不知道只是换了套动力系统,外观内饰并没多大变化的宋MAX DM-i哪儿来的那么大自信,敢定这么个价格。

总之,我对宋MAX DM-i的评价就是,买卖自由,不必强求,定价太贵,可以劝退。我也知道网络上迪粉特别多,每次评价比亚迪,都会有一群人说我讲话夹枪带棒,阴阳怪气。说实话,我也希望比亚迪好,老王手上真的有技术,完全可以带领华系车走上新高度。

可是大家都希望比亚迪是小米,性能超群,但是价格亲民。可从现实的情况来看,比亚迪不像是小米,倒越来越像是vivo和oppo。我觉得比亚迪真得好好与客户沟通沟通,看看什么样的产品才是老百姓真正需要的。比亚迪的领导们,千万别被网上水军冲昏了头脑,一定要走到车主家里,了解了解比亚迪到底俘获了哪些人的心。

  • 凤凰网汽车公众号

    搜索:autoifeng

  •  官方微博

    @ 凤凰网汽车

  •  报价小程序

    搜索:风车价

网友评论
0人点赞
|
评论0
加载中...

大家都在看

趣图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