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头鹰的国徽或许显示出俄罗斯具有一定的政策灵活性。尽管在地理上,俄罗斯大部分领土位于亚洲,但在政治历史上,俄罗斯一直把自己视为欧洲国家。然而自苏联解体后,俄罗斯花费几十年时间的“忍耐”,并没有换来西方阵营的“包容”,反而是北约东扩的脚步一步步逼近俄罗斯家门口。忍无可忍的俄总统普京,这才在乌克兰发动反击。
面对“战斗民族”的震怒出手,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国家再也维持不住虚伪的面目,它们将俄罗斯视为“公敌”,绞尽脑汁地全方位制裁俄方。在这种情况下,俄罗斯既然无法融入欧洲,始终无法获得西方的认同,那或许干脆与之决裂倒是更合适一些。
据环球网报道,俄罗斯外交部宣布退出欧洲委员会,欧洲委员会今后不会再出现俄罗斯代表的身影。从这个角度来说,俄罗斯可谓是在相当程度上抛弃了长期以来的“欧洲身份”。
没有了欧洲身份,“战斗民族”该怎么办?幸运的是,该国国土面积广袤,完全可以实施极大范围的战略重心转移。前几天,普京宣布将把南千岛群岛列为“经济特区”, 所有在该地投资开发的企业,无论是俄罗斯国内还是国外资本的,都可以享受长达20年的免税期。这么做无疑是在开发远东地区,激发俄罗斯的经济潜力,确保该国的持续发展。
而在更早之前,俄罗斯防长绍伊古曾提议,把俄罗斯首都从莫斯科迁移到西伯利亚,并在那里打造数个百万级人口的大城市,大力开发远东。如今,俄罗斯宣布退出欧洲委员会,或正是意味着该国的发展重心开始东移。此举符合俄罗斯的长远利益,是其保持大国地位的绝佳手段之一。
不难发现,尽管普京带领着俄罗斯重返世界级大国之列,但经济上的弱势无法为这个国家提供可靠的底气。但若我们仔细观察西伯利亚地区,那里地旷人稀、资源丰富,如果能对这片地带进行有效地开发利用,俄罗斯的经济将有望上一个台阶,而只有持续的经济发展,才能为一个国家屹立世界提供足够的底气。
值得注意的是,普京在俄乌冲突爆发前就“早有部署”:中俄之间签订的多个能源协定,以及将千岛群岛列为经济特区,吸引包括中资在内的外来投资者,都显示出普京对俄罗斯未来的规划。既然“西方”已经被围堵,那其固然要将发展方向转向“东方”,背靠中国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俄罗斯经济才有重振雄风的可能。相信长此以往下去,全球经济乃至政治格局,都将迎来一轮巨变。
凤凰网汽车公众号
搜索:autoifeng
官方微博
@ 凤凰网汽车
报价小程序
搜索:风车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