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初,阿维塔科技董事长兼CEO谭本宏提出“2022年将是智能电动化元年,基于全新平台架构,拥有高算力、高补能效率的下一代智能电动车将正式落地。”如今,市场发展趋势确实如其所说,阿维塔11、小鹏G9等新车已经率先进入市场,明年更会有一大波产品将要陆续上市。毋庸置疑,智能电动化是汽车未来发展的方向,但目前用户感知到的,更多是各家车企在算力、感知系统硬件数量、屏幕尺寸等产品参数上的“内卷”。究竟谁能带给用户真正领先的智能化体验?智驾实测,阿维塔11不输老司机汽车智能化主要分为智能驾驶和智能座舱两大板块。其中,高阶智能驾驶是区隔传统汽车和智能汽车的关键分水岭——只有基于全新的中央集中式电子电气架构,具备高算力、高感知能力,才能实现更智能、更安全的驾驶辅助。近日,水滴汽车参加了针对阿维塔11的实测挑战,测试全程包括公开高速路,模拟事故、施工占道路段的试验场地,以及最终需要停车的断头路。整场挑战非常贴合用户真实的用车场景。
出发前,只需用语音开启车机导航,设置好目的地,然后向下拨动两次挡杆,就能开启智驾功能。
通过实际体验,我们发现阿维塔11在应对日常驾驶中几个最常见同时也最具安全隐患的场景时,不仅能够做到正确处置,还能像老司机一样灵活恰当。
比如,在高速路上长时间驾驶很容易感到疲惫,阿维塔11智驾系统从上高速起到出匝道驶离高速前,都能实现自主行驶。并且,车辆还会自动判断每条车道的行驶速度,从而自主选择最优车道。同时它也会兼顾你的导航路线,在即将出匝道或转弯前,减少不必要的变道超车动作。
道路上突然出现的障碍物不仅是新手发憷的场景,也是对智能驾驶系统的高难考验。及时发现果断处置是应对的关键,但出于天气、光线,以及人的注意力和反应速度等各种原因,即使是老司机也难免疏忽。阿维塔11智驾系统能够自动检测到车辆行驶路线上的桩桶、水马等静态障碍物,以及车辆、行人等动态物体,并完成减速、避让或变道、刹停等动作,有效降低事故发生的几率。
在此次测试过程中,有一个场景让笔者记忆深刻。现场模拟了进隧道后不久有事故车占道的场景,由于光线存在明暗差,肉眼需要一两秒钟的时间去适应,这就造成了巨大的安全隐患。阿维塔11就是在我们没有看到“事故车”时,提前监测到了隧道内的情况,并且由于发现及时距离足够远,车辆自动温和减速,最终停在“事故车”后五六米的地方,这一过程中,系统会发出警报并提醒司机接管车辆。
在到达目的地后,停车也可以由阿维塔11自主完成。此次实测专门提升了难度,设置了地库中常见的断头路车位,可操作空间非常小,周围还会有人和车经过。阿维塔11在礼让行人的同时,利用有限的空间辗转腾挪,最终选择了一个非常规但最合理的方式成功将车入库。
总体来看,阿维塔11的智驾系统在做动作时并不突兀,非常流畅,对车速的控制、打方向的幅度和速度拿捏得恰到好处。很多时候它不会一根筋地追求平稳合规,而是在遵守交规保证安全的大原则下,精细化操作,提升出行效率和乘坐舒适度。
同时需要指出的是,阿维塔的智驾系统虽然已能够实现高阶智能驾驶,但它鼓励的是人机共驾,而非司机全程大撒把。厂家表示,基于法律法规以及技术的发展程度,智驾系统现在的主要作用是减轻司机负担,为行车安全上一个双保险。随着后续技术OTA,阿维塔11的智能驾驶能力还将继续升级。
相信很多人会发现,开车风风火火的往往是那些刚上路一两年的新手,所谓无知者无畏,而经验丰富的老司机反倒小心谨慎,这一现象就很像如今汽车行业对待智驾的态度。半路出家的新势力常常冒进,根基深厚的大厂则理性克制。
水滴汽车认为,毕竟智能电动车的发展才刚起步,像阿维塔这样在智驾技术上追求老司机的灵活精准,在心态上保持老司机的清醒理智,才是对用户真正负责。
除了智能驾驶系统,阿维塔11在智能座舱方面,也不是一味求新求炫,而是融入了很多人情味。比如该车支持远程一键备车,在出发之前可以提前设定好车内空调的温度,上车时还会有智能迎宾功能;在开车过程中,我们完全可以通过语音操作车机,阿维塔11不仅支持“可见即可说”,还能分区识别并执行车内不同位置乘员的指令,让出行省心更安全。
强者联合,华为智能化技术“满配上车”
作为长安汽车、华为和宁德时代共同打造的高端品牌,阿维塔在智能化领域之所以拥有超越对手的出色表现,得益于华为的强力赋能。
一方面,阿维塔11诞生于三方共研的全新一代智能电动车技术平台CHN平台,配备了基于华为ADS的AVATRANS智能领航系统,从硬件到软件算法都来自于华为全栈自研。
据企业介绍,阿维塔11全系标配的AVATRUST超感系统,包括阿维塔和华为联合定义开发的3颗激光雷达,6颗毫米波雷达、12颗超声波雷达、13颗高清摄像头共计34颗各类型智驾传感器;AVATRUTH超算系统则包括高性能计算平台、融合感知算法、VRU交互与博弈算法、数据仿真训练,提供360度全覆盖的融合感知能力、高效算力和拟人化算法,更适应中国复杂的道路交通场景。
硬件与算法皆出自华为的优势在于高度匹配,能够实现最优性能。并且,对于智驾系统来说,大数据的积累和学习直接决定着长期竞争力。AVATRANS智能领航系统的后台,具有超高质量的数据湖进行千万级公里开放道路测试,大量的数据、仿真训练,以大数据为基础,驱动算法和场景的持续优化,让每辆阿维塔11都能享受到大数据的学习成果,越开越聪明。
另一方面,也是非常重要却易被忽视的:与其他Huawei inside的合作伙伴不同,华为在阿维塔11之上首次将自己的HarmonyOS智能座舱车机操作系统、华为AOS智能驾驶操作系统与VOS智能车控系统统统上车,并且是全系标配。
HarmonyOS上车之后,成为链接沟通触控屏、语音交互等应用功能与智能座舱处理器的神经网,其优势在于提供了标准一致的接口,具备可扩展性、可移植性,以及高度灵活性和可靠性。
AOS操作系统是华为整套智能驾驶系统软件后段的支持,能同时满足智能驾驶软件开发、车规数据驱动开发等核心要求,目前已经通过了ASIL-D等安全认证。VOS智能车控系统则可以视为用于开发管理运行ECU控制程序的平台,能把传统汽车几百个ECU的功能集中在一个架构下进行管理。
这三个系统同时出现在阿维塔11之上,使得智能底层三系统首次完成实装,也是华为相关技术实力的首次百分百输出。背后的意义其实不难理解,汽车智能化绝不是硬件和功能的简单堆砌。就如同万丈高楼之下必须要有坚实的地基,用户看不见的底层系统,不仅决定了智能汽车当下的体验感,更关乎其未来能否持续迭代升级。由此可见,阿维塔在智能化上的领先,并非一时冒头,而是具有持久后劲的。
抢占定义权,以体系能力打赢智能汽车持久战
当前,智能电动化时代刚刚开启,智能电动车带给我们的全新世界仅展现出了一点雏形,未来拓展空间无限。这也意味着,在行业还未完全找对路子,仍在卷配置时,谁能率先以真实体验占领用户心智,抢占智能汽车定义权,谁就能杀出重围,成为领军者。
同时需要指出的是,智能汽车是一场持久战,既要比拼智能科技的持续创新和迭代能力,也不能丢弃汽车工业的初心与底蕴。在目前的所有入局者中,阿维塔无疑是种子选手。
首先,它既融合了长安汽车、华为和宁德时代在汽车、ICT和能源领域的头部优势,在领先的软硬件之外,还具备全栈贯通的顶层设计能力,以及全生态延展能力。
其次,阿维塔拥有灵活多元的组织架构,在重庆、上海、慕尼黑这两国三地,搭建了全球化团队,汇集各界精英;同时,与专业的人一起做专业的事,凝聚更多合作伙伴的力量,建立更多维度的合作。
最后,也是非常关键的一点,“要回归本质,坚持长期主义,做难而正确的事情”。正如谭本宏对水滴汽车所说,“无论何时,造车都是一场马拉松,顶尖的选手往往不是发令枪响时跑得最早的那一个。一个品牌能否在未来赢得成功,取决于背后的品牌定位、技术底层能力、用户感知等诸多因素,这每一步都需要踏踏实实的走出去。”
随着电动汽车的竞争进入“深水区”,靠单一长板搏出位的做法已经失效,行业正在回归木桶定律。这意味着,最终能打赢智能汽车这场持久战的,一定是具备强大的体系能力的品牌。
凤凰网汽车公众号
搜索:autoifeng
官方微博
@ 凤凰网汽车
报价小程序
搜索:风车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