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北京
更多应用 |
官方:微博/微信
| 车展 | 专题 | 车商通 | 商用车

凤凰网汽车

凤凰网汽车>全媒体>正文

车内异味触动消费者神经 强制标准势在必行

2019年12月23日 09:01:02
分享到:
来源:车质网

汽车作为最主要的出行交通工具之一,车内环境的好坏直接关乎人们的健康。然而,近年来网络上不断有车主集体维权事件爆发,矛头直指车内空气污染,体现出各个汽车厂商对车内空气质量的控制水平参差不齐,也反映出由于缺少相关法律法规的约束,导致处于弱势的消费者往往陷入被动。

消费者谈味色变,车内异味已成投诉重灾区

从2010年至2019年,“车内异味”逐渐成为汽车质量的热点问题之一。根据车质网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12月17日,有关车内异味的累计投诉量高达10059宗,位列车质网故障问题排行榜的第十一位。

从数据来看,这十年间“车内异味”的投诉基本呈逐年递增的趋势,虽然在2016年至2018年有过小幅的回落,但2019年又出现了明显的上升势头,说明近年来消费者对于车内异味的敏感度始终维持在较高水平,几乎到了“谈味色变”的程度。

相关部门加大监管、企业严格自律是关键

持续增长的投诉数据显示出消费者对车内空气质量愈发重视,至于为什么会有如此高的关注度,想必与消费者在车内的时间越来越长密切相关。一组来自高德地图的研究数据显示,国内人均通勤时间为174个小时,在北上广深等发达地区的通勤时间则更长。抛开公共交通出行的占比,随着共享出行和私家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多,停留在车内的时间以及停留在车内的人数,都在逐年增加,因此车内环境将直接影响到消费者的健康。

面对消费者的投诉抱怨,相关部门加大监管力度是关键,有行业专家认为,应从国六车型生产一致性方面、企业信息公开、明确车辆检测时间及限值要求、环保一致性检验要求、环保召回管理及进口车辆管理要求等方面着手实施。也有专家表示,监管部门正在通过检验检测机构管理的高效化,为车内空气质量的检测和提升提供保障。

在消费者对车内异味爆发出强烈不满的同时,整车生产企业也在着手进行改革,很多汽车品牌都升级了自己的制造标准。沃尔沃几年前成立了“气味测试小组”,由8位经过专门选择的具有“标准鼻子”的人士组成,他们为设计人员提供选择材料与生产工艺的指导,特别是对于汽车内饰材料,最后通过严格的检测确保为车主提供健康、环保的一流车内环境。一汽-大众也是国内较早推出车内空气质保的主机厂,不仅拥有国内最高水准的整车气味舱,国内最先进的分析设备——液相色谱仪和气质联用仪,还拥有与德国奥迪同一标准的“金鼻子团队”主观评价体系,通过对所有零件材料、零件整体和车辆整体的气味和散发性能的多项实验,确保每一辆车型都符合国家标准。

解决车内空气污染,“强制标准”出台势在必行

当前,出于对汽车安全的重视,国内汽车企业的主要精力都集中在如何打造更加坚固耐撞的车身,从而获得优异的外部被动安全性能,而车内的安全尤其是空气质量的好坏却很容易被忽视。由于没有相关的强制性的标准作为监督依据,内饰选材的不规范几乎已经是行业普遍现象,也成为了一些汽车企业削减控制成本的突破口。

令人欣慰的是,随着人们对车内空气质量的关注度逐年提升,车内空气污染问题已经引起了政府、行业的高度重视。不过,国内现阶段强制标准的缺失仍然是导致车内污染难以得到有效控制的重要因素。这方面,德、美、日、韩四大汽车生产国无疑要做的更好。日本汽车工业协会早在2005年便制定了《汽车室内VOC(挥发性有机污染物)改善自主行动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纲要》中明确规定,所有的汽车室内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的含量,都必须符合日本厚生劳动省制定的国家室内居住环境标准。而在德国,汽车生产则由德国汽车工业协会(VDA)中的质量管理中心(QMC)来进行严格的监管,根据德国环保署与德国汽车制造学会联合制定的《德国汽车车内环境标准》来执行,该标准不仅规定了有害物质的含量限值,还要求汽车销售前必须经过有毒空气释放期。

相比之下,国内目前仅有《GB/T 27630-2011 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和《HJT 400-2007 车内挥发性有机物和醛酮类物质采样测定方法》两大权威检测标准和方法。前者中虽然规定了苯、甲苯、二甲苯、乙苯、苯乙烯、甲醛、乙醛和丙烯醛8种检测物质及其限值,但是作为推荐标准,并不能强制要求所有企业提供符合标准的汽车产品,而2012年出台的《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征求意见稿)》被认为是最接近于强制标准的要求,但升级为强制标准并实施的时间表目前还未可知。

基于上述现状,由国家生态环保部中华环保联合会批准,国家室内车内环境及环保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组建的“中华环保联合会车内环保专业委员会” (以下称专委会)于近日成立。专委会的成立,标志着车内环境治理进入到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强制标准”的制定,不仅需要相关机构、行业专家以及媒体群策群力,更需要权衡整车生产企业、供应商以及消费者三方的利益,发达汽车生产国的做法是否可以借鉴?国内现行的相关标准和方法如何修改完善?都是留给标准制定者考虑的问题。也只有尽快推动“强制标准”出台,才能从根本上降低车内空气污染,还消费者一个安全健康舒适的车内环境。

  • 凤凰网汽车公众号

    搜索:autoifeng

  •  官方微博

    @ 凤凰网汽车

  •  报价小程序

    搜索:风车价

网友评论
0人点赞
|
评论0
加载中...

大家都在看

趣图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