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北京
更多应用 |
官方:微博/微信
| 车展 | 专题 | 车商通 | 商用车

凤凰网汽车

凤凰网汽车>全媒体>正文

碰撞测试不能反映实际安全性能? 这些测试标准到底是怎么来的?

2020年01月03日 22:11:07
分享到:
来源:懂车

最近,“中保研”这个名字在车迷圈子里可算是火了,人送绰号“打脸专业户”,把车企的脸打得啪啪响。

中保研,就是中国保险公司联合成立的汽车技术研究机构,旗下有一个碰撞测试,叫C-IASI(保险汽车安全指数)。很多被吹上天的热销车型,在C-IASI测试中原形毕露,测试结果堪称惨不忍睹。

尤其是所谓的25%偏置碰撞项目,一票大牌热门车型就栽在了这上面,差生最明显的表现就是,A柱大幅度变形,甚至出现弯折,驾驶舱被入侵。

后来网上就流传着一份某车企4S店销售人员的对应话术,说是要告诉顾客,碰撞测试其实都是蓄意抹黑车企的阴谋,项目是乱设置的,测试标准也是瞎定的,成绩根本不能代表车辆的实际安全性能,就算在测试中A柱弯折了又如何?

虽然不知道这份话术到底是真是假,但可以肯定的是,目前有很多消费者,对于碰撞测试的项目和标准根本不了解,所以对成绩也是抱着半信半疑的态度。

那咱们今天就来聊聊,碰撞测试是如何诞生的,如此多的项目又是咋来的。

最早的一批汽车,本质上就是不用马儿牵的马车,结构相当简陋,它们的基本的设计要求就是——能动起来,至于安全性考量,不好意思,基本上是没有的。所幸当时的汽车跑的不快,还是低速碰撞比较多,不然车祸伤亡人数肯定惊天。

到了上世纪初,汽车的速度已经越来越强,但安全性能完全没有跟上,人们惊讶地发现,在一些车祸中,发动机直接被撞得侵入了成员舱;还有翻车事故,整个顶棚被压扁的……惨痛的教训都足够写本《公路上的一万种死法》。

直到1934年,通用汽车才进行了史上第一次汽车碰撞测试,与此同时,美国一些大学也开始进行安全性研究。这时候的碰撞测试,其实就是很死板的正面撞墙测试而已,众所周知,车祸的可能性是多种多样的,光测撞墙的并不能说明问题。

到了50年代,奔驰率先开始了多样化测试,不仅有正面碰撞,还有其他车祸场景的模拟。

包括侧面碰撞,用于模拟十字路口车祸;翻滚测试,模拟车辆侧翻打滚的车祸;后部碰撞测试,模拟追尾车祸,这些项目都为今天的碰撞测试奠定了基础。与此同时,他们还采用了假人来模拟乘客,记录乘客在车祸中受到的冲击。

值得注意的是,奔驰的测试中,包括了“正面偏置碰撞”,就是只撞一部分。因为工程师发现,现实车祸中,很少有驾驶员会直直对着障碍物刚上去,通常会打一把方向尝试挽救,最终只有一部分车头撞到障碍物,类似的情况还出现经常在对向来车的时候,可能司机不注意,半边车身进了对面的车道,然后就撞上了。

我们在物理课上都学过,同样的力道,受力面积越小,能够造成的破坏就越大,在汽车碰撞中也是这样的。当时奔驰测的时50%偏置碰撞,也就是撞半边车头,对整个车身结构的破坏都已经非常大了。

早期的汽车碰撞测试,都是车企自己进行的,自己出卷子考自己,那肯定容易,就算真的砸了,也可以不对外公布,报喜不报忧嘛。所以从90年代开始,世界上涌现了一大批独立的碰撞测试机构,更为客观公正也更为严格。

尤其是“保险系”,即保险公司联合搞的碰撞测试,他们的根本目的,就是筛选出更为安全的车型,然后公布出来推荐消费者购买,这样出了车祸就可以少点伤亡,保险公司自然可以少赔钱,跟自己的钱包息息相关,自然要认真公正地测,像美国IIHS和中国的C-IASI,都属于“保险系”,也同样以严苛出名。

当初奔驰那个50%偏置碰撞,到他们这改成了40%,还要以64.4Km/h的时速撞,更难拿到好成绩。

侧面碰撞测试,得到了保留,碰撞时速定为50Km/h。

之前的翻滚测试被取消了,毕竟把车扔来扔去有点太麻烦了,改为“车顶强度测试”,用压力机直接压车顶,测试效果是一样的。

根据实际经验,他们又加了所谓的“鞭打测试”,试的是车辆座椅的安全性,因为在追尾等情况下,乘客会因为冲击力前俯后仰,如果座椅设计不合理的话,脖子很容易受伤。

“保险系”还搞出了,对于车企来说堪称丧心病狂的25%偏置碰撞,同样的速度,只让1/4个车头承受冲击力,乘员舱还不能有变形,假人不能受到硬物撞击,你说难不难?对车身结构设计、车身材料强度都要求极高。2012年这个项目第一次开测,几轮下来,就没有哪家的车能拿到好成绩,让车企们委屈得不行。

然而“保险系”碰撞测试人员,内心毫无波动还有点想笑,毕竟25%偏置碰撞的情况,在现实中很可能会发生,为了顾客的安全,也为了少理赔,测是一定要测的,测完还要给全世界都知道。

在碰撞测试的逼迫下,车企们无奈地开始花血本提升安全性,在近几年的测试中,已经有越来越多的车型能够在25%偏置碰撞中拿到高分。

当然,客观地说,在碰撞测试中成绩好,并不等于车辆就很安全,以为这些测试机构的测试标准都是公开的,车企在设计之初就可以按着“应试”的思路走,比如说25%偏置碰撞是撞驾驶员一侧,我只要加强左车身就能拿高分……

这并不是什么玩笑,美国IIHS曾经玩过一次抽查,换成右侧25%碰撞,结果令人大跌眼镜,右侧的成绩竟然远远不如左侧。

而且碰撞测试的项目,也无法模拟所有可能发生的车祸,就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如果小车被一辆载着钢筋钢管的货车追尾,钢筋可能刺入车内,如果在座椅背后设置钢板作为保护,就能减小伤害。因为碰撞测试没这个项目,所以车企们基本上是自由发挥,很多车型都没有座椅钢板。

但我们反过来说,相比起现实中的车祸,碰撞测试已经算很简单了,考题还全部公开,在测试中拿到极差成绩的车企,肯定是连一点“应试”工作都不想做,或者说舍不得花钱,怎么好意思面对消费者?

碰撞测试其实就像高考,你得高分,也不能说明你是个好人才,但是你得低分的话,绝对是不学无术。

  • 凤凰网汽车公众号

    搜索:autoifeng

  •  官方微博

    @ 凤凰网汽车

  •  报价小程序

    搜索:风车价

网友评论
0人点赞
|
评论0
加载中...

大家都在看

趣图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