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北京
更多应用 |
官方:微博/微信
| 车展 | 专题 | 车商通 | 商用车

凤凰网汽车

凤凰网汽车>全媒体>正文

高管频繁离职 成立新公司救得了博郡吗?

2020年06月17日 13:01:01
分享到:
来源:车质网

自从造车新势力陷入融资窘境之后,似乎降薪裁员就成了每个造车新势力企业都会面临的事情,其中博郡应该算是“风头正盛”的一家企业。

进入6月,博郡汽车拖欠工资的新闻再次闯入车圈,不过与一般拖欠工资的新闻不太相同,博郡似乎跟拖欠工资这样的关键词早已捆绑在一起了,新闻爆出来,除了唏嘘,倒也不足为奇。

新车推迟,博郡放弃造车?

为了平息这场欠薪风波,博郡汽车创始人黄希鸣特意写了一封公开信,在这封公开信中,黄希鸣坦言:“博郡汽车目前遭遇到了严重的经营困难,给员工、股东、供应商、地方政府以及合作伙伴的发展造成了实际损失和不良影响,我作为公司的总经理,首先表达深深的歉意和自责,同时也决心继续通过主动作为,控制和挽回给各方造成的实际损失和不良影响”。

对于博郡正在经历着的这场经营危机,或许早就埋下了伏笔。

同样是赶上了新能源的政策红利,博郡汽车在2016年应运而生,赶上资本市场的热闹,博郡汽车相继在底特律、上海、南京、北京设立研发中心。

为了把造车这件事认真做下去,博郡汽车投资100亿元在南京建设纯电动整车制造基地,投资50亿元将旗下投资公司思迅新能源落户淮安新区,投资35亿元在临港产业区建博郡汽车新生产基地,用现在的眼光回溯当时的战略布局,不禁感慨,那时的博郡汽车是真不缺钱。

众所周知,对于造车新势力来说,除了可持续的大量资金流,更重要的还在于生产资质,而想要获得生产资格,要么层层审批、等待建厂,要么靠拢传统车企或者收购传统车企的生产资质,同样的问题依旧摆在博郡汽车身上。

为了获得生产资质,博郡汽车开始了与一汽夏利之间的纠葛,2019年9月,博郡汽车与一汽夏利联手成立合资公司,听起来似乎一切尽在掌握中,但面对博郡汽车的却是巨额债务,除了一汽夏利超过4亿元的相关债务,博郡汽车还要为合资公司出资20.34亿元现金,这对于已经出现经营窘境的博郡来说,无疑是极其困难的一件事。

图片来源:天眼查截图

根据约定,博郡汽车应于合资公司成立取得营业执照之日起30天内,以货币方式向合资公司缴付首期出资的10亿元,但尴尬的是,南京博郡仅以货币方式向天津博郡缴付出资1410万元,这之间的差值的确过于悬殊了,足以见博郡汽车的经营困难有多严重。

外部融资一筹莫展、生产资质又心有余而力不足,博郡团队很快就陷入了危机。事实上,在与一汽夏利成立合资公司之前的去年5月份,博郡汽车就已经因为欠薪、拖欠年终奖被员工起诉,而原计划去年年底上市的首款量产车型也因为资金问题面临交付延期。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本来新车上马已经拖到了2020年,可年初的这场疫情又再次对全行业造成了严重的打压,各种下滑数据都在证明着这场疫情的威力,博郡汽车也同样不出意外地再次被爆出拖欠工资的新闻。

当然,创始人黄希鸣的公开信如果只是承认公司经营瓶颈,那也并不意外,但公开信中的另一句话似乎却另有深意。“博郡汽车现已决定重新定位公司的商业模式”,肯定的背后隐藏着巨大的改变,而这个改变究竟是要放弃造车这条路以寻求新的盈利模式,还是说在原有基础上寻求新的盈利模式以便更好地造车,两件事情的先后顺序直接影响了博郡汽车是否会成为第一个放弃造车的造车新势力企业,而答案具体是怎样的?只能靠时间来给出答案。

高管频出走

除了资金和经营上的障碍,人员上的流动或者说高管层面的变动对于博郡汽车也构成致命一击。

2020年初,首个离职博郡的高管便是市场营销和销售副总裁陈曦,作为车坛老将,陈曦曾在东风雷诺和神龙汽车缔造过不少“高光时刻”,正是带着这样的光环,陈曦在18年底加入了博郡汽车,然而,在仅仅一年左右的时间后,陈曦就选择了果断离职,而这一离职似乎是在对整个造车新势力说拜拜。

陈曦走后,立刻加入“出走”队伍的便是从领克跳槽至博郡汽车的市场传播总裁张震,“公司连去年12月份的工资到现在还没有发”,张震的话道出了博郡汽车的尴尬。

进入六月,博郡汽车“被放弃”这样的新闻层出不穷,负面的来源除了欠薪新闻,还有首席财务官易晓川的6月10日的离职,本来就融资困难,再加上首席财务官的后撤,博郡似乎陷入了更深的泥潭。

没过几天,博郡的人力资源总监张畅也同样离职,而离职的原因则是为了推进成立新公司低价收购老公司(博郡和思致)的规划。

姑且不说这个规划是否需要人力总监离职,但根据外界传言,在张畅离职之前,曾在办公室门口与一位前来讨薪的采购部门员工发生冲突,并有警方介入,足以证明博郡内部已然人心涣散。

事实上,张畅的离职不仅仅点破了博郡的内部矛盾,甚至还扯出了博郡汽车一系列不合理用人的黑幕。有消息称,黄希鸣的妻子、儿子都在博郡美国分公司挂职,每个月领取薪水。黄希鸣的外甥女在入职博郡三年后,工资并未随公司经营状况改变,反而一路飙升,从1万涨到之后的7万多。

不仅如此,前员工曾爆料黄希鸣是一位“亲自下场捞钱”的老板,所有和钱相关的事务,都由他决策……前员工的话为公众描绘了一个内部极其混乱的博郡汽车,不过毕竟这也是一种传闻,并没有证据辨别真假。

但随着市场营销、公关传播、财务、人力等部门的高管相继离任,再加上诸多负面消息,博郡汽车恐怕不是穷途末路,也是在走向穷途末路的路上。

新公司会是救命稻草吗?

峰回路转,眼下的博郡似乎找到了一条新的生路,成立新公司。根据已有消息,新公司主要业务为咨询业务,有更多资金进来后会继续进行整车开发。

为了留住老公司的无形资产,新公司将以低价收购的方式买入老公司资产,老公司有资金进来后会优先偿还员工工资欠款。新公司目前已与四家投资公司商谈,首轮融资约为1个亿,商谈成功率预计八成。

听起来似乎事情有了转机,但是除了买走老公司的无形资产,剩下的新公司就与老公司没什么关系了,而涉及到员工切身利益的工资也只能等到老公司有资金以后,然而这样的博郡汽车还能有人砸钱吗?这是不是意味着员工的工资只能拖着了?

残存的老问题,博郡没有给出答案,新公司就已经着手开展了,之前的一堆烂摊子是不是会影响新公司的发展暂时不得而知,新公司能不能“救”得了博郡,这个问题的背后有一个前提就是得有人主观上想“救”博郡,但从新老公司完全切割的这种态度上看,放弃博郡的恐怕不是别人,正是黄希鸣自己。

  • 凤凰网汽车公众号

    搜索:autoifeng

  •  官方微博

    @ 凤凰网汽车

  •  报价小程序

    搜索:风车价

网友评论
0人点赞
|
评论0
加载中...

大家都在看

趣图推荐